12.11 慈母不一定“多败儿”,真正毁掉孩子的,是妈妈的这些行为

文|秘籍君

世界上对自己最重要的人是谁?恐怕“妈妈”这个词当选的可能性是最高的,毕竟这个人给了自己生命,承担起育儿的最大的责任,把孩子养大已经是很大的功劳,所以母亲理应得到孩子的爱戴。而对于母亲来说,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才能帮助他们成长?这也一直是妈妈们思考的问题。

而问题孩子的出现时,大多不是因为母亲太慈爱,而是因为别的方面原因才给孩子带来阴影的,妈妈如果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可能真会毁掉孩子。

慈母不一定“多败儿”,真正毁掉孩子的,是妈妈的这些行为

打着爱孩子的名义控制孩子

说起来妈妈,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打着爱孩子的旗号控制自己的孩子,孩子失去选择的权力,就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一旦离开妈妈的控制,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走好脚下的路。

曾经看到一个小故事,30多岁的男子没有对象,全家一起跟别人一起出去玩时,即使是晚上几点睡觉也要受妈妈控制,生活中任何事情妈妈都处理得很好,但还是隐隐担忧,30多岁的“大宝宝”很难找到对象,以后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的很难想象。

慈母不一定“多败儿”,真正毁掉孩子的,是妈妈的这些行为

把对男人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除了控制性的妈妈,喜欢发脾气的妈妈对孩子的伤害也很深。特别是婚姻不幸福的妈妈,如果把自己对另一半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也会让孩子的性格很压抑,长大想摆脱很难。

一位同学,从小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就经常吵架、打架,妈妈生气之后就对着她发一顿脾气,责备她为什么是女孩,所以让她在家里的地位也很低。所以她在家里多是战战兢兢的情绪,后来性格也很敏感多疑,因为这个原因,身边的朋友少之又少。

慈母不一定“多败儿”,真正毁掉孩子的,是妈妈的这些行为

教育孩子采取暴力或冷暴力的手段

小时候受到暴力或者是冷暴力太多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会带着伤痛的,如果这些伤痛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解不了,也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而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也提到过这样的观点,那些后来误入歧途的孩子,也不全是孩子自身的劣性,多跟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在孩子幼小时,没有感受过关爱,而妈妈也用暴力的手段对待他,孩子内心只有冷漠,所以就很容易做出无法挽回的暴力犯罪。

虽然溺爱孩子的确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但作为母亲多关爱自己的孩子本身是没有任何错的。孩子在年幼时体会到家长对自己的关爱,而对这个社会充满善意,在想问题和办事情时也多是积极的态度,对孩子自己和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事情,真正毁掉孩子的反而是妈妈以上的三种行为。

-----------------------

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疫苗接种、疾病护理、成长发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给您定期奉上实用育儿生活小常识,让你用科学的方式轻松带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