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南泥灣:“陝北好江南”迎水稻豐收

南泥灣:“陝北好江南”迎水稻豐收

農民操作收割機在南泥灣稻田裡收割海水稻。新華社記者劉瀟攝

新華社西安11月29日電(記者梁娟、姚友明、李華)北大荒集團寶泉嶺管理局綏濱農場的臧曉兵這兩天心裡美滋滋的,正跟集團商量如何處置今年在中國革命聖地延安南泥灣豐收的200餘噸稻米。

“花籃裡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再不是舊模樣,是陝北的好江南”,一首在中國廣泛傳唱的《南泥灣》,讓南泥灣以“陝北好江南”聞名全國。

這裡曾是1941年八路軍120師三五九旅轟轟烈烈開展“大生產運動”的主戰場。如今,這片沃土正以準水稻種植示範園的“身份”再出發。

南泥灣地處黃土高原核心區,距離延安市區近50公里,早年自然生態條件脆弱。抗日戰爭時期,邊區糧食和生活用品十分匱乏。因為地下水位較高,土地相對肥沃,所以三五九旅官兵們當年從南方背來種子,讓水稻成為“好江南”的重要元素。不過新中國成立後由於生產方式落後、品種較為傳統,原有的7000多畝水稻曾一度銳減到300多畝。

去年開始,南泥灣成為耐鹽鹼水稻(海水稻)插秧試種地區之一。數據顯示,中國大約有15億畝鹽鹼地,其中有3億畝左右具備改造成農田的潛力。

南泥湾:“陕北好江南”迎水稻丰收

陝西延安南泥灣海水稻田。新華社記者劉瀟攝

據“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測算,如果中國能發展1億畝鹽鹼地種植水稻,按照最低畝產300公斤計算,可增產糧食300億公斤,相當於湖南省全年糧食總產量,能多養活8000萬人口。

在南泥灣,一期種植的海水稻面積達400畝。今年,當地調整了海水稻的種植面積,負責海水稻種植的袁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四維改良法將土地平均PH值穩定在7.8左右,基本能滿足正常水稻生長的需要。綜合作用下,南泥灣地區海水稻的畝產預計能達到300公斤左右。

“南泥灣水稻的生長期比東北地區要長半個月左右,再加上鹽鹼地其實比熟地富含更多的微量元素,所以海水稻的口感還是挺不錯的。”袁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策劃部工作人員李煒說。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上,袁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袁米海水稻稻米累計成交221萬斤。

現在在南泥灣試種的不僅只有海水稻。今年延安市與北大荒集團達成合作協議,邀請對方來到南泥灣種植東北水稻。“我們帶來了龍稻18、龍粳31兩個成熟品種的水稻,累計種植了480畝,今年的畝產量初步估算達到500公斤左右,和在東北相差不大。”臧曉兵說。

南泥湾:“陕北好江南”迎水稻丰收

農民操作收割機在南泥灣稻田裡收割海水稻。新華社記者劉瀟攝

在北大荒集團收割水稻的時候,很多當地農民都在稻田裡撿穗,他們都說這是他們在南泥灣見過的最好一批水稻。

“南泥灣這裡的地高低不平落差大,水資源也不足,不過今年我們集團投入150萬元,購置了大馬力整地車、打漿機和插秧機等設備。”臧曉兵說,“現代農機運用與我們優秀的田間管理經驗結合在一起,南泥灣水稻獲得了豐收。”

“第一年是打基礎,我覺得明年我們種植水稻的品質和產量都會再上一個新臺階。”臧曉兵說。

延安南泥灣開發區發展(集團)萬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目前負責南泥灣農業方面的佈局和開發。公司負責人張峰表示,希望全國各地的水稻來南泥灣試種,公司計劃通過兩到三年時間,從中選出適合南泥灣當地土壤氣候的品種。

“不僅是豐產的水稻,我們還要找一些水稻產業公司做彩色水稻,還要開發一些功能水稻,爭取把南泥灣建成水稻種植示範園,不僅可以觀光,還可以進行農業科普宣傳。”張峰說。

“南泥灣正在探索一種適合自身發展的農旅結合模式。山林、荷塘、稻田勾勒出黃土高原上的‘好江南’,怎能不讓人驚歎!”臧曉兵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