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窮人就是要折騰,折騰對了,就變成富人;折騰不對,大不了還是窮人”,這句話對嗎?

戰神1960721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沒有絕對的對錯,不過我們大多數人還是窮,窮的一場病可以摧毀一個家庭,窮的兩代四家才能買一套房,還得供半輩子,窮的不敢結婚不敢生孩子,窮的天天加班才能維持體面的生活……


但最怕你拼命折騰,卻連生存都難。



01 窮是一種很難治癒的病,這種病叫管窺


世界各地,文化不同,窮病相似。有專門研究貧窮的學者在全球範圍做了一項窮人大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


你對自己孩子的期望是什麼?


答案令人震驚,卻又合乎情理。無論哪個國家,窮人家庭對自己孩子最普遍的期望是:孩子能夠長大成材,做公務員。


窮人們並不期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職業經理人,成為科學家,更不期望成為企業家。比如在馬達加斯加,他們調研了640所學校的學生家長們,70%的家長認為,孩子畢業後得到一份政府工作是最好的。


這樣的答案細想又是合情合理,全世界的窮人對“公務員”工作的渴望,本質是對“穩定生活”的憧憬,這也是長期以來,大家對公務員工作的心智認知。


其實,清醒且靠譜的認知是:公務員工作竟是最不適合窮人的工作,窮人在那個系統裡,往大了說,改變命運很難,往小了說,改變家庭貧窮現狀的難度很大。


一個家庭,傾盡財力,培養一個大學生、研究生,畢業後進入體制,大概率是從不穩定的窮,進入一個穩定的窮。


公務員工作,理性的說,更適合有錢人家的孩子。但這個理論,我回家給農村的父母是解釋不通的。貧窮是一種病,且是一種很難治癒的病。這種病是什麼呢?


暢銷書《稀缺》的作者之一,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埃爾德·沙菲爾把這種病稱為“管窺”。


何為管窺?


窮人因為窮導致的種種限制,目光不光不遠,還看得窄,如同從管子裡看待世界,他們只能看到的很小的一個點,而且因為太過於專注於那一個點,對周圍的所有機會都漠不關心。


我想這也是那本書叫《稀缺》的原因吧,你缺什麼,就會一直盯著什麼看。比如,經常捱餓的窮人,從他的管子裡看到的都是食物。因此,我們大多數人要擺脫窮,就要去放棄很多窮人都盯著看的那些東西,反而多去折騰大多數窮人不敢做和不想做的事。




02 所謂的折騰,要避免沒有價值的“窮忙”


第一,比起賺快錢的折騰,耐心投資自己更重要


我理解的賺快錢,不是短時間能賺很多錢,而是投入產出的路徑短。所有產出路徑長的投入,窮人都不喜歡。


窮,可以腐蝕人的耐心,比如:

教育產出太漫長,於是讓孩子高中畢業趕緊去打工賺錢。
學一項技能產出太漫長,於是就先多幹著“搬磚型”的工作。
改變的產出太漫長,於是我們選擇不改變,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


健康的收益短期看不到,我透支身體先多賺點錢,寫到這裡心疼我爸,當年為了多賺一點錢,寧願上夜班,不要上白班。

經濟學家加里·貝克說:擁有財富可以激勵人們投入時間,變得更有耐心。

窮人要改變窮,就不能窮忙去賺快錢,應該反著理解:我要先變得更有耐心,然後就能一步一步擁有財富。耐心和財富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兩者相加,是一條增強迴路。


第二,折騰過後,不要那麼容易滿足


阻礙普通人成就更高的,往往是小富即安。


不少人年輕時很窮,為了改變現狀,拼命努力,充滿幹勁,每一年都成長很快,你甚至感覺,他這樣下去,將來一定成大器。但抱歉,大多數人不會一直這樣。從月薪5000幹到了月入三萬五萬,很多人就沾沾自喜,失去了當初的拼勁,覺得這樣就挺好了。


記得之前看到個話題,為什麼年薪50萬是很多人的上限?原因不少,但小富即安這個點一定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人向上的力量在於那一口大氣不散,那口氣散了,整個人就蔫了,鬥志全無。知足者常樂,但也不能太容易知足,做人還是要有點追求嘛。只關注眼前之苟且,活著就和動物沒區別。


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社交層次,也是讓自己保持向上的動力源。與虎狼同行者,不會軟綿綿如羊。



第三,要避免讓自己越忙越窮


有人用一萬小時定律讓自己越來越富,有人用一萬小時定律讓自己越忙越窮。


富人思來年,窮人顧眼前。只要行業沒死,公司沒倒,他才不管什麼未來。其實不論你管不管未來,未來都已來,只是它還沒弄死你。


時代發展不光在加速,加速度也在加速,每一個10年的變化量級都在增加。我們看古裝劇,有個詞叫百年霸業,現在別說百年了,你能領風騷兩個十年就很牛逼了。


麼馬化騰也會焦慮。下一個10年,20年,會怎麼樣,會突破大多數人想象的邊界。一個巨無霸企業尚且如此,我們脆弱的個體更應該積極的擁抱變化。


很多人每天只在日復一日重複著,卻幻想著自己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未來,沒有比這再扯的事情了。

歡迎關注@彪悍貓先生,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彪悍貓先生


不知道這話對不對?

去年初的時候我的小家生活很美滿,有將近20W的存款,每月收入大概在1.5W的樣子,不過也有車貸房貸總共在8000左右。在二線城市日子相當不錯的,想買點東西不算太貴的直接就買了。

年中的時候想折騰了,存款加借款再信用卡刷了一大筆一共籌集60萬做食品貿易,開始虧了一點也不要緊,在春節前用所有的餘款還借了點錢壓貨,現在疫情有一個多月了,貨放了三個月了(出廠半年的貨要掉價,保質期一年),現在一件貨沒有賣,快要崩潰了。


窩菜


對!對極了!

以我為例,我結婚在窮鄉僻壤,又超生了,分的幾畝貧瘠的土地,一年做下來也沒有多少收入,再看看身邊的老人,我不想象他們一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老去,也不想我的孩子做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一言難盡,就說說我做過的工作吧:

1.餵過老母豬(後來小豬仔賣過幾元錢一頭)

2.餵過大群‘來航雞’(雞蛋賣五角錢一個,因為喂得人太多,在農村集市上,根本就賣不出去)

3.進過包裝袋廠,縫紉袋子(沒有休息日,按天計算,滿勤月薪35元)

4.自己學著做豆腐賣,(老百姓沒錢買東西,都是用小麥交換,為得是豆腐剩下的豆腐渣可以餵豬)

5.開過小店,風裡來雨裡去,到山東臨沂市,到浙江義烏市,購買日用百貨商品(可是在小村頭巷尾,也賣不出多少,後來也跟著別人倒騰過服裝都不了了之)

6.好在我能吃苦,又不愛賺便宜,有一位熟人說他們有個遠房親戚,在縣城做天然水晶眼鏡,賺很多錢,我讓他帶我去見見那位親戚,從此,我成了他們家工廠的一名員工!

一年以後,我自己當了廠長(說是廠長,也就是家庭小工廠)三年以後,我們在縣城有了自己的房子,我的孩子們都走進了當地最好的校園!

多年後我的兩個孩子都出國讀了碩士!

我想說的是:沒有折騰,就沒有進步!無論你做什麼事情,都會有同行,千萬別賺小便宜,要有個好人緣,人緣好,機會就多,總有一個機會,會讓你翻身的!

那位熟人,我一直記得,後來我們幫助他家很多很多,再後來,我大兒子牽線,讓他的小兒子出國打工,在我大兒子工作的公司,時時在關照著,至今還在那裡工作!


優雅中帶自信


我四年前就告訴我老公,中國有句話叫窮折騰,因為窮才要折騰,折騰有兩個後果,一個是折騰折騰就富了,另一個是,大不了還是窮,我老公聽了我的,前半年賠了8萬,半年後我們還清,又過了一年半,我們兩套房,一臺車,還厚微波存狂


奔跑的高跟兒鞋


理論上真的很對,折騰好像就是不斷的嘗試,一戰成名的也是有的。應該說不幹肯定不能成就事業,但是幹了也不一定成。我有個朋友就是真能折騰;第一次出國打工掙了50萬,回來後就來了個酒場,2年50萬賠了乾淨。後來又做生意,有積累了300萬,就投資開了個食品廠,結果5年有把這300萬打了水漂。你說他是折騰好,還是不折騰好?


大愛無恨劉成軍


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

1、乍一看的確很有道理。很多窮人走投無路,敢於一拼,結果成功了。其實深層次地看,

很多成功的人並不是因為窮才成功,而是因為知識積累到一定的程度,由量變變為質變,加上敢於拼搏,最後的成功僅是水到渠成而已;

2、其實創業風險是很大的,過程是艱辛的。你看到的只是極少數獲得成功的人,而絕大部分創業者一生默默無聞,有的生活倒退,連累家人,極少數甚至死都沒地方埋;

3、創業者的精神壓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沒有平時的積累,僅靠"敢幹″,那麼你的一生,將生活在焦慮和恐懼當中,以至於抑鬱症甚至於自殺,我並非危言聳聽;

4、這個觀點會對青少年有很大的負面作用。這個觀點忽略了要人要厚積薄發,沒有知識的積累, 你再怎麼折騰,也不會成功。當然,萬事都有例外,但是概率會非常的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計。僅強調折騰,而忽略知識的作用,以篇概全,對青少年是非常有毒害作用的;

5、所謂的折騰,我覺得更多的是指敢於奮鬥,青年人要敢於奮鬥,要鼓勵青年人奮鬥,這是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但一定要建立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失去了這個前提,奮鬥就變成了瞎折騰。


窗戶紙那邊的你


這句話對不對,要靠實踐來檢驗,凡事沒有絕對,但就普通人的能力和運氣來講,還是輕易不要折騰,老老實實找個班上最好,這是因為:

1.窮和富的界限很難弄清楚。什麼是窮,什麼是富,誰給你定的標準?我國現在已經進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月均一萬元是個標準,看看你能否達到這個標準,再說折騰的事吧。還有一個標準就是領低保的叫窮人,剩下的算什麼人就千奇百怪了,大衣哥沒出名時一年收入不到5000塊,但也不是村裡的窮人,出名後捐出一兩百萬了,但他的身價和三線明星比都不入流,你說他是窮人還是富人呢?基本標準都定不準的話能信嗎?

2.大部分窮人都抗不起折騰。

窮人基本上沒有什麼資本來折騰,能有份按月開工資的工作就很不錯了,想創業基本就是賣房抵押四處借錢,但又沒人脈資源和內部消息,折騰一歸招,大部分人都是被資本割韭菜的命。這次疫情之中,多少創業的商家沉舟折戟,連一個月都挺不過去,有個朋友辭職跑到海南花60萬盤個小店賣奶茶,從春節到現在只賣出一隻茶葉蛋,半生積蓄全沒了,搞不懂這類人折騰個什麼勁兒,好好上班不行嗎?

3.窮人的折騰叫瞎折騰,折騰光了連窮人都做不起。種菜的改養豬,賣服裝的改賣皮鞋這種算不上創業層面的折騰,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是從擺地攤做起就能脫貧致富了,得開奔馳賣襪子才有搞頭。窮人折騰不對,會賠得血本無歸,原來的一點積蓄一點立足的資本都沒有了,你想當窮人,能夠低保條件嗎?靠折騰能致富,這個有點扯,還不如一招鮮,吃遍天,能在一行裡牟住勁幹成專家級的人物,才有可能改變命運。一家三代攤煎餅炸油條,搞出個百年老鋪,沒有不發財的。

關注梨酥情感 為您答疑解惑


梨酥情感


沒有辦法簡單的評論這句話的對與不對,只能說把這句話用在具體某個人身上來驗證得與失。

首先折騰是好的,折騰的目標雖然是一致的,但結果肯定有好有壞,折騰的目的是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讓自己生活的更好。國家都有折騰何況個人呢,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就是探索式的折騰,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然後再看折騰的成本,還是要具體到一個人的智力與能力上,更應該有年齡觀念!窮人的生活叫生存,應該折騰!再次還是窮人,但是要有目標!也就是有計劃的折騰,否則真成了瞎折騰了,前蘇聯就是榜樣!

折騰之前首先要考慮的是一個行業對個人犯錯的容忍度,也就是犯錯成本!不能一次折騰錯了回到解放前,還是要了解考察探索試探,慢慢積累。然後再看自己有什麼,能承受的最壞結果是什麼。最後再結合自己的能力決定要不要折騰。

本人有幸折騰成了窮光蛋,就是沒有考慮到行業的犯錯成本!所以咱窮人還得繼續折騰,目前過的不太好,欠款房貸窟窿也不少,不折騰指望打工驢年馬月是個頭啊!


小豬說水晶


對,也不對。

對是因為折騰是一種奮鬥的進取精神,不對是這樣就把富人給屏蔽了。

其實,應該是這樣 ,窮人手裡資源少,信息少,人脈少,能力不高,所以用折騰一詞有一種剽悍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但對於手裡有資源,有信息的富人來說,他們自然也要折騰,不過他們折騰的風險比窮人高,所以他們一般較冷靜,是用手裡的資源和信息,做規劃和預測。

本質上來說,大家其實都差不多,都是在不斷前進,只不過不能確定未來,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這句話下半句說窮人折騰不對,大不了還是窮人,那可曾聽過一句話,從身無分文,到負債累累?

不是所有人都是身無分文,到白手起家,那些負債累累的很多都沒有了以後,所以才聽不見消息,富人折騰的最大風險是變窮,窮人折騰的最大風險是自己的後半生打工還債。

其實風險都是不小的,可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切都是很短暫的,我還是覺得,我們更好的道路還是奮鬥。

讓唐僧成為唐僧的,不是他取的經,而是他走過的路,讓千里馬成為千里馬的,不是它健壯的身姿,而是它跑過的千里。


成年人的悟道地


錯。

窮人之所以窮是思想還沒有改變,所以有句話叫“會賺錢的都是用腦力賺錢,不會賺錢的用苦力”。

窮人需要學習!這裡的折騰是多學習,多看,多實踐來找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你如果總是一味的嚇折騰,那結果也真還是那樣“窮”。你要學會變通,從而舉一反三,那樣才會進步,所以人要活到老學到老。世界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你不能以不變應萬變,那樣你會跟不上時代,思想一落後你註定還是窮人。

窮人需要堅持!富人之所以能富,很多的就是多堅持一下。當我們在看著一山還比一山高時,富人就安安心心踏踏實實在做實事。當我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時,富人已經賺了第一桶金了。當我們怨天尤人,己人憂天時,富人已呼風喚雨而高枕無憂了,當我們丟了西瓜來撿芝麻時,富人已是富可抵國了……

窮人需要感恩!人窮志不窮,為什麼有窮,窮不過三代呢?為什麼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呢?這裡是告訴我們窮人,只要你學會在挫折中能站起來,多總結失敗的經驗,你一定會成功的!當然,我們要多懷感恩之心,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感謝你人生中最支持你的人,感謝自己沒有放棄。

中國古往今來那些有成就的人,小的時候都是窮人,我們只要努力都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