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孫光將軍與紅色歌謠《紅軍來鎮安》

孫光將軍與紅色歌謠《紅軍來鎮安》

孫光少將

孫光將軍與紅色歌謠《紅軍來鎮安》

紅軍來鎮安

      □ 張宛君
  在一次慶祝打勝仗的聯歡大會上,一位70多歲的客家人上臺激動地說:“感謝紅軍救了我們老百姓。”說著說著竟唱了起來,他唱的是當地客家人的湖南小調,臺下的老百姓也跟著唱,一時這首《紅軍來鎮安》的歌聲響徹在大山之中。後來,這首歌謠便在鎮安、旬陽廣為流傳。
  1935年1月8日,紅二十五軍攻佔鎮安縣,發佈了《中國工農紅軍二十五軍為佔領鎮安縣告群眾書》,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司令部、政治部頒佈《關於商業政策問題》的佈告。與此同時,中共鄂豫陝省委決定紅軍排長孫光任第五路遊擊師師長。孫光隨即帶領第五路遊擊師在鎮安縣木王、塔雲山和旬陽縣青龍嶺一帶開展宣傳,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在一次慶祝打勝仗的聯歡大會上,一位70多歲的客家人上臺激動地說:“感謝紅軍救了我們老百姓。”說著說著竟唱了起來,他唱的是當地客家人的湖南小調,臺下的老百姓也跟著唱,一時這首《紅軍來鎮安》的歌聲響徹在大山之中。當場,就有30多名群眾參加了紅軍。之後,這首歌謠便在鎮安、旬陽廣為流傳。


  孫光師長十分喜愛這首歌謠,他叫衛生員把曲譜和詞都記下來,走到哪裡唱到哪裡。1950年,已擔任商洛軍分區司令員的孫光,組織了文工隊,他親自教文工隊的隊員們唱歌,教的第一首歌就是《紅軍來鎮安》,並把他珍藏的中原軍區十五旅四十三團軍旗授給了文工隊,要求文工隊傳唱紅軍的歌,教育部隊永遠保持紅軍的本色。當時因這面軍旗上有個槍眼,還找了個女同志補上了。
  1950年10月,在慶祝商洛解放一週年聯歡大會上,孫光巧遇鎮安縣塔雲山原蘇維埃政府幹部宗蛋蛋的兒子宗立民。宗立民在臺上唱了《紅軍來鎮安》等幾首紅軍時期的歌謠。孫光十分高興,當即批准宗立民參軍,給部隊教唱紅軍歌曲。
  孫光,原名壽山,湖北省大悟縣人,1930年16歲參加紅軍。1934年,他隨紅二十五軍來到商洛,從此孫光與商洛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生三次到商洛。第一次是1934年12月8日,任排長的孫光隨紅二十五軍長征到達商洛。1937年8月,隨紅七十四師奉命撤出根據地時,任紅七十四師五團團長。第二次是1946年6月26日中原突圍時,任中原軍區十五旅四十三團團長的孫光,擔負開路先鋒,率部挺進陝南進入商洛。第三次是1947年8月,任三十八軍五十五師副師長的孫光進入商洛,任陝南軍區第二分區司令員,率部解放了商洛全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孫光先後任陝西、青海等省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1955年授少將軍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