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六大特徵

廖明中、吳燕妮 中科產業化智庫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六大特徵


智庫聚集三千位“政產學研用”等領域知名專家,聚焦科技產業化政策、技術、市場及資本等方面,聚力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業保駕護航!


提要:創新生態系統是在特定時空範圍內由各個創新主體、創新要素和創新環境之間組成的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生態鏈和生態圈。在一個充滿活力、可持續的創新生態系統中,世界級創新企業與創新企業集群會不斷湧現,進而強化其所在城市或地區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地位,如此形成良性循環。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以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擁有豐富的創新資源、充滿活力的創新主體、高效的創新服務和政府治理、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在全球創新網絡中發揮樞紐節點功能和佔據領導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區。本文基於硅谷、波士頓、紐約、特拉維夫等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實踐經驗,分析梳理了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六大特徵。

  

一、科研院所云集

  科研院所云集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特徵。硅谷、波士頓等地的創新實踐經驗顯示,高校和科研機構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形成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例如,硅谷周邊聚集了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頂級的高校,以及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SLAC)、帕洛阿託研究中心(PARC)等全球知名的研究機構,為硅谷產業界源源不斷地輸送著領先技術。值得一提的是,斯坦福大學在硅谷的發展過程中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據統計,斯坦福大學的師生和校友創辦的企業產值佔硅谷產值的50%-60%。又如,波士頓地區擁有超過100所大學,比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塔夫茨大學、波士頓學院、波士頓大學等,其中全美高校排名前50的有7所,是名副其實的美國高等教育核心區。據調查,麻省理工學院在本地的關聯企業超過1000家,全球銷售額為530億美元,直接創造當地就業12.5萬個,還間接帶動就業12.5萬個。正是在這些強大科研機構的支撐下,波士頓自20世紀90年代起成功轉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創新中心之一。

  二、人才高度集聚

  人才高度聚集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基本特徵。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都將人才視為“第一資源”。例如,以色列的特拉維夫是一個依靠人才推動創新的典型城市。這座面積只有51.8平方公里、人口約有40.3萬的城市,聚集了以色列近四分之一的高科技企業,還有近800家“種子期”公司。特拉維夫每平方公里就有19家創業公司,每431人中就有1人在創業,是全球人均創業者最多的城市;三分之一人口是18歲到35歲的年輕人。根據創業基因公司(Startup Genome)發佈的《2019全球創業生態報告》,特拉維夫排名全球第6位。再如,波士頓同樣是一座因人才而興的城市。17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波士頓經歷三次大的發展危機,但都因其雄厚的人力資源優勢使城市化危為機。波士頓發達的高等教育為該地區建立了豐厚的人力資本,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和公司集聚于波士頓也對人才形成了巨大的吸引。據統計,2010-2014年波士頓就職於高新科技領域的僱員每年以4.6%-6%的增速逐年增加。2016年,通用電氣 (GE)決定把公司總部遷至波士頓,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波士頓能夠比較容易地吸引多元化科技人才。

  三、風險投資充裕

  風險投資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創新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資金提供者和資源連接者的角色。硅谷、波士頓、特拉維夫等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風險投資機構都非常發達。風險投資機構根植於硅谷和波士頓。據《2018硅谷指數》(Silicon Valley Index)和《全美風險投資協會2018年報》(NVCA)發佈的數據,2017年硅谷、舊金山風險投資額分別達140億美元和109億美元,兩者合計佔全美38.9%,整個加州佔全美51.03%。波士頓所在的馬薩諸塞州是美國另一個風險投資集聚地。近10年馬薩諸塞州佔全美的風險投資資金的比重大致維持在9%-12%之間。事實上,全球第一家現代風險投資機構——美國研究開發公司(ARD)就誕生於波士頓(1946年),該公司曾成功孵化DEC等一批創新型企業。目前,波士頓集聚了北橋(North Bridge)、北極星(Polaris Partners)等一批優秀風險投資機構。特拉維夫也是世界上風險投資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大多數進入以色列的國際銀行和風險投資公司都將總部設在特拉維夫。1993年,以色列政府推出風險基金“Yozma”計劃,該計劃提供保險給投資者,當創新目標失敗時,由保險去承受80%的風險損失,極大地促進了以色列的風險投資。可以說,風險投資的興起改變了硅谷、波士頓和特拉維夫的創新路徑,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催化劑”。

四、創新中介發達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普遍都有非常完善的創新中介服務網絡,其中最突出的領域包括律師事務和技術轉移等。硅谷、波士頓都受益於美國頂級律師事務所提供的專業服務。例如,硅谷擁有威爾遜(WSGR)、科律(Cooley)、歐華(DLA)等一批全球知名律師事務所。這些律師事務所甚至願意為初創公司提供新公司註冊、起草投資條件書等無償的服務。律師事務所通過這種方式廉價地獲取客戶,因為這些初創公司可能變成明天的谷歌或臉書。又如,波士頓地區共計擁有30 多家技術轉移中介機構,極大促進了本地區大學研發的新產品、新技術轉讓給當地企業。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許可辦公室是全美開展大學專利使用轉讓最活躍的機構之一,與產業界、風險投資市場和企業家保持著長期且密切的合作關係。據不完全統計,過去10多年經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許可辦公室專利轉讓催生了數百家高新技術公司,涵蓋生物、信息、納米等產業領域。再如,以色列的大學從1959年就開始成立自己的技術轉移公司。特拉維夫大學於1973年設立了拉莫特技術轉移公司,專門負責推動大學研究成果的商業化。拉莫特技術轉移公司與企業和投資者的合作方式包括:技術許可、研究合同、創辦新興企業、研究聯合體等,通過這些方式拉莫特技術轉移公司成功地與以色列的大多數企業、甚至國際方面的企業建立了協作關係。

  五、企業家精神活躍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普遍都是企業家精神極為活躍的社會。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指出,創新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而創新的推手就是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但熊彼特所定義的是英雄式企業家精神,強調破壞性及革命性的大變革,這種企業家精神在發展中國家並不常見。硅谷是英雄式企業家精神極其活躍的地區,這與硅谷的嬉皮士文化及移民文化息息相關。“硅谷人”勇於冒險、熱愛挑戰,創業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或是生活方式,寬容失敗甚至是背叛的文化特質使得人們對創業失敗的容忍度很高,硅谷文化中把失敗作為寶貴的財富,激發了人們大膽嘗試、勇於探索的創新熱情,因此也成為科技創業公司的棲息地,企業家精神所特有的英雄主義情結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硅谷科技創業公司發展的主體是大批覆合型的企業家群體(科技企業家為主)和創業團隊。同時,硅谷很多企業家都有連續創業經歷,這就提高了創業公司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例如,著名的企業家吉姆·克拉克(Jim Clark),先後創辦了網景(Netscape)等7家公司。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先後創辦了貝寶(PayPal)、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特斯拉等數家公司。很大程度上,英雄式企業家精神推動了硅谷的持續創新和繁榮。與英雄式企業家精神相對應的另一個概念是適應性企業家精神。奧地利學派的柯茲納 (Israel M.Kirzner)認為模仿創新、或者只是小幅改良創新,能靈敏覺察出市場上微薄的獲利機會,都是企業家精神的體現,這種企業家精神可稱為適應性企業家精神。在實踐中,適應性企業家精神在東亞地區推動創新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六、創新企業集群發展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標誌性特徵是擁有一批世界級企業和強大的創新企業集群。從歐盟發佈的《2017全球研發支出2500強企業榜單》可以看到世界級科技企業的全球分佈情況。例如,倫敦擁有以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巴克萊銀行、聯合利華、勞埃德銀行、勵訊集團等為代表的57家世界級企業。而美國舊金山-硅谷地區更是擁有英特爾、蘋果、甲骨文、思科、臉書、博通等多達165家世界級企業。紐約擁有輝瑞製藥、IBM、百時美施貴寶、百事公司、再生元製藥、康寧公司、高露潔-棕欖、萬事達為代表的58家世界級企業。波士頓擁有通用電氣、生化基因、福泰製藥、雷神、德事隆集團、亞德諾、泰瑞達、阿卡邁技術、孩之寶為代表的87家世界級企業。東京擁有本田、索尼、日立、佳能、東芝、三菱電機、富士通、住友化學、三菱化工、日本電氣、三菱重工等多達超過200家世界級企業。當然,世界級企業絕不是孤零零的少數幾棵大樹,而是需要在特定的創新生態系統中運行。一般認為,創新生態系統是在特定時空範圍內由各個創新主體、創新要素和創新環境之間組成的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生態鏈和生態圈。在一個充滿活力、可持續的創新生態系統中,世界級創新企業與創新企業集群會不斷湧現,進而強化其所在城市或地區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地位,如此形成良性循環。(作者:廖明中/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吳燕妮/深圳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來源:深圳特區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