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新闻上看到一些人买了保险,出了事后保险公司就以各种理由拒绝赔付,这里面有什么猫腻呢?

小孩儿别跑2


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并不会故意刁难客户,故意拒赔。而题主所说的猫腻,就让海保君来为你一一解答。

真相一: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该项规定并非是保险公司的霸王条款,而是法律上切实规定的——

同时,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是保险在理赔纠纷上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健康告知时,一定要如实告知。只要我们如实告知,即便我们有健康告知上列明的既往病史,保险公司也不一定会拒保。一定要记住,如实告知能为我们未来的正常理赔提供保障。

真相二:除外责任

有一点必须要明确,在购买保险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该保险的合同条款。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那便是“责任免除”,其中具体例举了该产品的免赔范围。常见的除外责任规定包括吸毒、酒驾、蓄意骗保等违规违法行为导致的保险事故,或者遗传性疾病、感染艾滋、发生战争等导致的保险事故。当然,不同类型保险产品对除外责任的规定会有差异。

真相三:等待期内出险

保险等待期是指保险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受益人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这段时期称为等待期。等待期的存在意义是为了防止投保人在明知事故即将发生而为了牟取保费的投机行为的发生。通常情况下,除意外险之外,其余险种均有等待期限制。况且不同的险种等待期时长也不同,即便是相同的险种等待期也会取决于不同保险公司的规定。所以相同条件下,优先选择等待期较短的保险。

真相四:事故不在保障范围内

例如某人购买了一份意外险,却不幸突发阑尾炎,那么有关于阑尾炎的所有费用都不在该保险的保障范围内,若去申请赔偿必然会被拒赔。因此,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生,购买以及申请理赔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内“保险责任”一栏,搞清楚具体的保障范围,否则浪费人力,浪费时间,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结语

以上四点为较为常见被拒赔的原因,其他还有例如发生事故后未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未及时缴纳保费致使保单效力中止、前期理赔资料提供不全等情况都会影响正常理赔。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买了保险不等于100%可以得到理赔。拒赔案件的发生也并非是黑心保险公司的内部猫腻所致。不然多冤那!记住,只有在符合理赔条件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得到赔付。大家在投保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避免后续理赔发生纠纷。


青橙保


其实保险也不全都是骗人的。主要看推销保险的人靠不靠谱,有的保险推销员为了快速拿到提成,连哄带骗给客户,免赔范围的也不给客户说清楚,导致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买保险的时候,说的这也赔,那也赔。真正出了事情,保险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我老公长期出差在外,人才20几岁,也比较胖,恰好我们朋友做保险的,让我给我老公买保险,她推荐一年交5000左右。险种:见图,我也不是专业人士,背不完那么多哈。

她也给我讲了哪些不赔的,说自费药少于一万的自己给,高于一万的,多出部分保险公司全赔。其他的住院费用,农村医疗保险赔了的,剩下的保险公司全赔。

买了保险第二个年头,老公查出胆结石,在医院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医生让签字一些用的医药器材时,也给我说清楚了都是自费药。出院后,一共用了11000多元(自费药3000多)农村医疗保险赔了1200多,保险公司这边赔了6600多。(还有每天50的床位补贴啥的,住院8天)除了自费药3000多我们自己给的(自费药没有到1万,需要我们自己给,买保险当时也说清楚了的)对这个赔付,还是比较满意。

我给我公公婆婆也在他那里买了一年3000多的保险,上次公公粘鼠板上逮老鼠,结果让老鼠反咬一口,就去打了狂犬疫苗。打完几针后,相关资料准备好,保险的朋友自己过来拿材料,2天时间赔付款就到账了。

所以,有需要买保险的朋友,一定要问清推销员,你买的险种,哪些不赔哪些要赔,免得到时候有不愉快。



张小宝186


不是错别字,这个赔是理赔的赔。

信美人寿在中国保险业首次启动一桩争议理赔案件的“赔审团”机制。

5000余名“赔审员”就一名7岁白血病患童家长申请理赔被拒案件进行评议。76%的人投票选择“不予理赔”,主要原因是“已知晓病情但仍投保”。

我之前说过,互联网暂时还没办法在销售环节取代我们这些卖保险的。这次的赔审团倒是让我看到了互联网改善保险业形象的希望。

理赔纠纷归根到底还是信息不对称,以往这样的案例可能通融赔付,保险公司赔了钱,客户还不满,社会影响还不好。这个案件虽然没赔付,却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保险业形象越来越好,我们卖保险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过。

整篇报道我放在下面,希望看到这样的机制早日广泛推广。

中国保险业首启“赔审团”机制 理赔与否保民说了算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 “投保容易理赔难”是保险消费者长期以来的困扰,这一老问题在中国有了新办法。中国保险业近日首次启动“赔审团”机制,5000多位保民参与解决了一桩理赔争议案件。

所谓“赔审团”机制,即在保险案件核赔中,当理赔申请人就案件初步理赔意见与机构不能达成一致时,申请人可在线请求赔审人员共同对案件进行评议,并以此作为最终结论。目前,上述机制仅在以支付宝为平台、由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承保的一项儿童重疾保险项目“宝贝守护计划”中试行。

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裁助理方勇4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介绍说,参与“宝贝守护计划”的用户自主报名,并通过在线基础知识考试筛选后,即可获得“赔审员”资格。目前共有120万保民参与报名,已筛选出2万余名“赔审员”。

据当日公布的信息,“赔审团”机制于3月29日首次启动,5000余名“赔审员”就一名7岁白血病患童家长申请理赔被拒案件进行评议。在阅读病历、血液检查报告、投保说明书等相关材料后,76%的人投票选择“不予理赔”,主要原因是“已知晓病情但仍投保”。理赔结果判定后,相关方面联合公益组织对该儿童启动了爱心救助行动。

尽管上述案例以不予赔付告终,但“赔审团”机制因其开创了解决保险理赔争议的新方法,仍受到业界关注。

此前,因保险机构理赔标准不统一、理赔渠道不完善、保险销售人员不作为等原因,理赔难一度成为保险业“痛点”,亦极大影响行业声誉。信美相互副总经理曾卓对此指出,“赔审团”机制的价值便是为公众建立起与保险机构更加平等开放、公正透明的沟通机制。

方勇则表示,希望通过“赔审团”机制改变保险公司说了算的理赔现状,让保险消费者获得更为平等的话语权。他还透露,待该机制成熟后,蚂蚁保险将与相关机构合作将其推广到更多保险业务之中。


人呆


保险公司巴不得多赔几个客户,比打广告宣传还好,再说保险公司真的不是靠不赔钱来赚钱,看今年的理赔数据了吗,2018年,平安人寿赔了280亿,理赔率97.3%记不大清楚了。泰康理赔了190亿,理赔率记不到了,太平洋理赔了130亿,理赔率99%以上。还有其他保险公司的理赔金都在亿元以上,其实赔不到的占极少数,现在监管单位也很严格,力度很强,希望大家能正确的看待保险和了解保险,我自己的一个亲戚在2017年买了一个防癌险和百万医疗险,18年11月查出得了直肠癌,一共花了10.7万,医保报销3万,保险公司赔付加保险一共16万多。还剩余几万给自己做营养费,介绍我也去买了。


用户8706450059708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保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之前在保险公司待过一段时间,关于保险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有些保险产品是不死不残不赔,也就是说除非你死了,全残了,保险就赔!

然后就是另外一部分不赔付的问题,保险是分很多种的,不赔付的情况有如下几种:

1,没有购买对相应的险种,比方说你买的重疾险,一般的门急诊是不报销的。

2,提供的材料被保险公司认为不具备理赔条件,所以拒赔。

3,未如实告知,这里指的是知道自己有病,结果购买保险时故意隐瞒了病情,一旦入院,保险公司在审核材料时也会拒赔。

关于买保险的个人建议:

1,找专业的人买保险,特别注意很多保险代理人是不专业的,可能给你胡乱购买了一堆保险都是没用的,一定要辨别清楚。

2,买对保险,重疾险,意外险,门急诊保险等等,要弄清楚!别只听代理人说,自己要看清楚亲条款,不同的险种针对不同。

3,熟读条款,买医疗保险不要买成理财型保险。

综上,个人的几点愚见!希望对你有帮助!


来凤新鲜事


其实一张保单到底能不能得到理赔,我们没办法一概而论。因为,理赔虽然是发生在事故出现之后,但决定能否顺利理赔的因素,却在一开始选择保险产品时就已经存在了。

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到底哪些因素决定了是否能够顺利理赔。

1、保险条款:这点其实是老生常谈了,条款里有的不一定能赔,条款里没有的是一定不能赔的。好吧,我知道你们心里已经开始骂娘了~~~

那么,条款里有的保险责任,是不是能够获得理赔就要看下面这点了:

2、健康告知的如实告知:这点说实话比较复杂。没有如实告知的未必不能赔,做了如实告知的也未必能赔。

先说为什么没做如实告知反而有可能会获得理赔呢?

因为,保险公司在考量理赔因素的时候通常会参考缴费年限、保额大小、以及未告知项是否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因素等进行综合考量。

那么做了如实告知一定能赔吗?我们可以说大概率是一定可以获赔的。但是由于中国保险产品的健康告知是询问式告知,问到的就告知,没问到的可以不做告知。但是,因为每个理赔人员都是独立个体,拿多年前的病症做文章也是有可能的。不过,一般保险公司不会在这里冒险,而且,消费者申诉后基本都会获赔。

其实以上这两点提醒我们:

1、在选购产品是一定要找专业人士帮你评比各家产品,多询问、谨慎购买。不要被各种促销信息所迷惑,不要为了一辆电动车就选择一份你完全不了解的保险产品。

2、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告诉医生你有商保,医生都了解商保的用处,他们会第一时间做出利于你的诊断证明。

另外,我们要知道保险公司的理赔核赔人员是要具备医学、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的,而一般的客户并不具备这些专业知识。因此就专业对专业来说,消费者是处于弱势群体的。所以,在事故发生后也可以找专业的理赔服务机构代为理赔,提高理赔概率。


保险解密局


保险公司要真正的以法整顿治理!追责取缔铲除违法乱纪的保险公司合人员!确保健康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用户张茂青


保险公司一般小钱还是赔的。如果赔偿款超过了一定额度,就算能赔保险公司也不赔。第一保险业务员没有赔偿大额的权利,第二保险公司柜台办事员和区域经理也没这个权利,所以他们保险公司找很多理由拒赔,最后让你去法院起诉,要等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应该赔,保险公司才会把钱赔给你。这样子保险公司里的所有人都不会为大额赔偿承担责任。明白了吗?你赔几百几千保险公司一下就能赔给你,但你要赔几十万,几百万他保险公司就不赔,然后给你找条款,给你说那那那条免赔,你要老实信了,它就不赔了。你要是闹事它也许会跟你协商少赔点,如果你不怕麻烦告它,它就可能全部赔给你。所以你如果是安份守已又不喜欢闹事的主,你最好不要买赔偿几十万几百万的大额保险,想买保险就买赔钱额在100至1万之间的保险。


随心而动150887283


保险拒赔的常见原因:1、出险事故不属于购买险种的保险责任。比如你买的是意外险,但你是感冒发烧、胃炎等疾病住院,不属于意外险责任范畴所以没法理赔。所以购买保险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购买的保险保的是什么,保险责任是什么。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责任的我相信所有保险公司不敢不赔的。2.不在保险期间内,重大疾病保险和疾病医疗保险一般都是有观察期的,重疾一般是合同签订之日起九十天,这期间发生重疾无法赔偿重大疾病保险金,终止合同退还所交保费。疾病医疗一般观察期是30-60天。3.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带病投保,倒签单(生病、发生意外之后再购买保险)等属于骗保行为,无法获得赔偿。保险是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保险公司会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责任,保险公司是受国家部门监督管理的,不是骗人的。买保险呢,首先要了解保险,自己去了解或者找专业的保险工作人员,根据个人家庭及健康情况,合理配置保险,让保险更好的发挥保障功能,保险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良马狐裘美酒


我是野猪,我来回答。

一般而言,保险公司拒绝赔付是不会有什么猫腻存在的。

题主这个问题,体现了普通人看到保险纠纷,喜欢以弱者心态代入的现象。似乎保险公司拒赔就一定是保险公司有问题。其实真的搞错了。

第一、保险纠纷容易给保险公司带来极高的运营成本付出

在保险行业有句话叫做:保险都是赔出来的!保险公司最想的事情其实真的是理赔款能够顺利的赔给客户——即扩大了知名度,又提升了美誉度,何乐而不为呢?何况做广告本身就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如果保险公司故意找出各种理由拒赔,省下那点理赔的钱可能还不够做个户外广告的钱。但是从此负面消息满天飞,公司倒是出名了,不过出的都是臭名,对自己未来的业务发展极其不利。何况保险公司不可能吃饱了撑的,就针对你一个人玩猫腻,无论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抑或是品牌经营的成本都不允许保险公司这样做。

所以,若非真的出了问题,保险公司一般不会轻易拒赔。

第二、保险纠纷容易引起保险监管部门的不满,对系统内服务品质打分不利。

保险系统内都有服务质量打分评级的要求。如果保险纠纷过多会引起保监部门的不满。我就亲眼见过,保险公司为了追求所谓零投诉或者是低投诉率,对一些明显存在恶意骗保的客户,忍痛赔付的情况出现。

现在保险公司竞争主体增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想留住客户不容易啊,赔本赚吆喝的事情,总还是要做的。总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啊!

所以,不是到了实在说不过去,保险公司一般不会轻易拒赔。

第三、合法合规是保监部门的要求

对于明显的恶意骗保都不拒赔,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情况,只要提出理赔申请,我就赔。那么保险公司离倒闭就不远了。大家都把这里当成自家的钱库,没钱了就去买保险,然后申请赔钱,这多爽啊——这样还会有保险公司存在吗?

保监部门会定期对保险公司的所有赔案进行核查,看看里面是否存在违规理赔的现象,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真的涉及到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当事人是要坐牢的。

保监部门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保证保险公司不会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因为不是一个人在你公司买了保险,而是全国千千万万人在你公司买了保险,你要倒闭了,剩下那些买了保险的人怎么办?

所以,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拒赔实在是无奈之举,不会存在什么猫腻!

我是野猪,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