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四十年前,上海牌是中國普通公務車的主力車型


四十年前,上海牌是中國普通公務車的主力車型


汽勢Auto-First|石頁

在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同一年裡,一汽製造出了第一輛轎車東風金龍CA71和第一輛量產車紅旗CA72之後,上海造出的第一輛轎車鳳凰。對於普通大眾而言,紅旗一直是高層領導的用車,而相對更接近老百姓的轎車則是上海牌轎車。

而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中國人能夠造出這樣的轎車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上汽和一汽的建廠時間非常接近,1958年9月,上汽生產的第一輛鳳凰牌汽車正式駛下生產線並於第二年在中南海接受周恩來總理檢閱。

德國車的性能和美國車的流行趨勢影響著鳳凰牌汽車的設計構思,並在研發初期專門研究奔馳220S的構造,而外觀設計上參考了美國普利茅斯Savoy汽車,而底盤則參考了波蘭的華沙汽車(當時中國進口的主要車型)。

四十年前,上海牌是中國普通公務車的主力車型


當時幾十個上海最有實力的工業企業都參與了分解這輛奔馳車的過程。這種生產方式叫大聯合,每個企業都會領到一個相關部件的攻關生產任務。就連車門鎖也被相關的廠家拿去研究了。 任務瓜分後完成的結果是:上海汽車底盤配件廠用7個月完成了懸架、轉向器、前減振器、傳動軸、制動器等18個總成。1959年9月28日,上海內燃機配件廠試製出發動機;上海鄭興泰汽車機件製造廠試製出變速器和螺旋傘齒輪,上海汽車裝配廠用5個月完成了車身製造和整車組裝。然而,三年自然災害的到來卻推遲了上海牌的出生。

鳳凰牌汽車定位中高級轎車,最高時速可以達105公里/小時。

1958年9月28日,上海汽車裝配廠試製成功了第一輛鳳凰牌中高級轎車,其最高時速達105公里;到1960年底共生產了“鳳凰牌”中高級轎車18輛。隨後因三年國內經濟困難時期,“鳳凰牌”中高級轎車停產。

今天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鳳凰牌汽車的存在,由於歷史原因,鳳凰牌汽車設計之後只出了幾臺樣車,並沒有真正投產,隨後就慢慢消失了。直到1964年,上海汽車製造廠根據鳳凰牌汽車的構造推出了上海牌汽車SH760之後,上海汽車工業又開始慢慢復甦起來。

1963年,上海的轎車工業重新啟動,老牌技術員被重新請回了工廠,江南造船廠和上海重型機械廠等大型企業在技術上伸出了援助之手。在當時上海機電局長的支持下,上海工人硬是搞出了自己的六缸發動機。很快,第一輛車誕生了。

四十年前,上海牌是中國普通公務車的主力車型


重新煥發活力的上海汽車人,給重新下線的轎車取了個更為響亮的名字-上海牌。1963年,鳳凰牌小轎車改稱為“上海牌SH760型”轎車,使用上海汽車發動機廠生產的680Q型發動機,功率90馬力。上海多家企業協作,通過技術改造和攻關,使得生產工藝和裝配不斷完善,完成了成套的沖模製作,結束了車身依靠手工敲打的落後的生產方式,當年小批量生產50輛。

1965年,上海牌轎車通過國家一機部技術鑑定,批准定型。1975年上海牌轎車形成年產5000輛的生產能力,當時這種車型是各地市級領導及接待外賓的專用車輛。從“上海牌”轎車投產到20世紀80年代,上海是中國普通轎車的唯一生產基地,“上海牌”轎車也是中國普通公務車和國賓接待的主力車型。

1972年起,上海汽車廠又對車身進行了改型,並減輕了自重。1980年,上海汽車廠年產上海牌轎車突破5000輛。

1985年,已經開始與德國大眾公司合資的上海轎車廠與嘉定縣聯營,另行建廠繼續生產上海牌轎車,並繼續做了一些技術改進,一直生產到上世紀90年代初。

1991年11月25日下午2點30分,上海汽車廠總裝車間舉行了最後一輛上海牌轎車下線儀式。上海牌轎車問世33年來,共計生產了79525輛,成為我國公務用車和出租車的主要車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