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青山有幸埋忠骨----拜谒鄂州西山彭楚藩烈士墓

青山有幸埋忠骨----拜谒鄂州西山彭楚藩烈士墓

青山有幸埋忠骨----拜谒鄂州西山彭楚藩烈士墓

说起武昌的彭刘杨路,很多武汉人都知道,但能说清楚彭刘杨路来历的人并不多。在武昌的首义广场上矗立着三烈士的塑像,由于没有相应的文字介绍,很多年轻人到此产生疑惑:这三个人到底是谁?好在现在再去塑像前,有关方面已经安放了一个铜牌,上面简略地介绍了武昌首义和彭刘杨烈士的情况。

提起武昌首义,就不能不提彭刘杨三烈士之一的彭楚藩。彭楚藩是湖北鄂州华容镇人,早年接触进步思想,立志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他加入文学社和共进会,利用自己宪兵的特殊身份收集清军情报,并居中调解两会关系,在筹备起义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11年10月9日孙武在汉口实验炸药时引起爆炸,起义事泄,印信、旗帜、名册等都落入清人之手,全城大搜捕随即展开。还是彭楚藩,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武昌小朝街起义指挥部报信,与众人商议起义是否提前等事宜。夜半,清军骤至,彭身着宪兵服,本可乘机溜走,但他决意与战友共生死,主动申明自己是革命党人。在接下来的提审中,彭慷慨激昂,痛斥清政府的无能无耻,恼羞成怒的清人于10日晨于督署东辕门外将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斩首示众。烈士的鲜血,激起了革命军的复仇怒火,当晚旨在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枪声就回荡在武昌城......

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将烈士遗体存放在武昌紫阳路皇殿后(改为三烈士祠)供市民凭吊。南北议和后,三烈士遗骨被运回各自原籍。移柩仪式非常隆重,武汉军政府下令开吊三日,起灵当日武昌休市一天,市民沿路设置香案祭拜,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湖北都督黎元洪及武汉军政府要员齐聚码头送别烈士,后由20艘炮舰护送彭楚藩烈士灵柩回鄂州西山,安葬于灵泉寺大雄宝殿后。

其实我只是在两年多前才第一次知道以上史实,记住了鄂州西山,当时就有心前往瞻仰,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我打定主意一定要去实现这个愿望。4月4日是放假的第一天,雨一直下个不停,我独自坐上了去鄂州的长途汽车。

鄂州离武汉市区仅68公里,车行一个小时就到了西山脚下的鄂州汽车站,往前走不远就到了西山风景区的大门。西山最高峰170米,北临长江,与黄州赤壁相望,南濒洋澜湖,烟波浩渺。山上自然环境优美,苍松翠柏、溪流飞瀑、鸟语花香,更兼人文景观众多,主要有吴王避暑宫、武昌楼、松风阁、庞统读书处等,著名的历史人物孙权、苏轼、黄庭坚、岳飞、张之洞等都曾在山上留有遗迹。但这些都不是我来西山的主要原因,就像去西湖是因为岳飞墓在那里一样,来西山是因为这里有彭楚藩的墓。

青山有幸埋忠骨----拜谒鄂州西山彭楚藩烈士墓

但我注意了一下,沿途都有风景点的指示牌,唯独没有标明彭墓在哪个方位,好在我知道墓在灵泉寺后山上。进山门不远就看到闻名很久的古灵泉寺,寺庙古朴肃静,由于下雨几乎没见到香客。穿过大雄宝殿,来到背后的小山前,一条墓道展现在面前,两旁的神兽做工非常精细。沿着墓道向上大约二十多级台阶,看到了紧闭的铁栅栏门,透过这扇门看见了墓碑,上书:彭烈士楚藩之墓,墓碑很简陋,背后有一个大花圈,不知是谁在什么时候放上去的。看到这样的景象,我是有心理准备的,之前在网上就看到过相关报道。但彭墓位于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包上,墓地荒草丛生,墓门紧闭似乎不太欢迎有人前来凭吊,依然让我感叹不已。对比一下广州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其恢弘的气势是彭墓难以企及的。这样的待遇,与武昌首义和彭刘杨烈士的历史地位是十分不相称的。同样,在武昌伏虎山上的辛亥先贤墓也是位于寺庙的背后,要前往祭扫还必须穿过林科院,从一条不为人知的小路上去,其境况与彭墓何其相似乃尔!

雨一直在下着,我在烈士墓前伫立良久,深深三鞠躬后退出来了。既然到了西山,其他的景点还是要去看看的。这里风景的确很好,吴王避暑宫旁的秀园颇有江南林园的风范,山水、花草、亭台楼阁,布置错落有致。黄庭坚曾写过名帖《松风阁序》,西山上建了一个仿古的松风阁,但与吴王避暑宫一样,到底是人造的景观,没有什么更多的观赏价值。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这次鄂州之行还是有些许缺憾:没有去烈士的家乡华容镇凉亭村看看,也没有打听到烈士后代的下落。彭楚藩在起义前把妻女送回了老家,但现在好像没有其女及其后人的任何消息,也许下次人文寻访时可以弥补这些缺憾?刘复基、杨洪胜烈士分别是湖南常德、湖北谷城人,他们的遗体被运回了各自的家乡,他们的墓地情况怎么样?希望有机会也去实地看看。

离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典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作为首义之城的武汉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如重建首义广场等等,但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伏虎山、西山上辛亥先贤的墓是不是应该重修?两处墓地地处偏远,给市民凭吊带来了不便,能不能和相关部门协调一下,开辟一条新的上山通道?而最重要的是如何进一步宣传首义精神,让先贤们不畏强权、勇于牺牲、敢为人先的精神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我觉得,这才是纪念辛亥百年的意义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