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移民之後,原本在國內的社保怎麼辦?

許多中國中產階級在經濟和文化水平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他們更多的會選擇進行移民,取得其他國家的國籍。而這些移民者中其中已經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國內購買了一定年數的社保。關於社保問題也有很多的相關人士來諮詢小編,比如:移民後國內的社保可以繼續交嗎?社保是要中斷還是繼續交呢?國內社保將何去何從呢?關於這些問題相信不少人都非常的關心吧!

其實我們平時說的社保通常指的是“五險一金”,是用人單位給予我們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關於移民之後的社保處理我們可以把情況大致分為三種,小編今天為大家一一詳細解讀。


移民之後,原本在國內的社保怎麼辦?


01、國內繳費未滿15年

按照國內相關法律規定,參保人退休前出境定居,個人賬戶儲存額退還給被保險人,同時終結養老保險關係。但是,也可以不退保繼續保留賬戶。

小編的建議是最好不要退。有些人出國後又考慮回來,繼續在國內就業,最後在國內養老。一旦退保的話,繳費年限又要重新累計。

舉個例子,假如今年你的社保已經交了13年,而現在你要全家舉家搬遷到國外居住,這種情況下,最好不要退保,找一家委託公司繼續繳納2年社保,滿足15年社保,到達退休年齡即可領取養老金。同時享有海外福利和國內退休金,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建議大家如果不是特別急需用錢的話,建議還是不要退保。


移民之後,原本在國內的社保怎麼辦?


02、在國內繳費已滿15年

按照目前的政策,社保繳費滿15年後就可以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到了退休年齡,即使擁有別國國籍,但仍然可以回國申請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政策在養老金待遇方面,並沒有對國籍作出限制。

而且在國外居住,領取國內養老金並不困難,並不需要回國領取。據悉,辦理退休後,退休人員在國外可委託他人領取,定期向養老保險關係所在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健在確認表即可。

辦理健在證明,只需申請人持本人有效護照、居留證和離退休證到中國駐德國使館或領館申辦並填《出境定居離退休人員健在確認表》辦理即可。

不過,入外籍後中國戶口被取消,領取養金遇到養老金行卡丟失、更換銀行等變更如何提供身份證件續辦,須諮詢養老保險關係所在地的社會保險、金融等部門,辦理個人信息變史經記。


移民之後,原本在國內的社保怎麼辦?


03.真的想退保,該怎樣辦理?

如果已加入別國國籍,那麼你需要:

第一步是醫療保:醫療保險裡面的錢是可以一次性取出來的。

第二步是養老保險:這需要到養老保險中心打印出個人帳號繳費明細。

然後去原單位的人事部,讓負責的人開一張《社保基金專用收據》並加蓋單位公章,再把所有材料拿到養老保險中心審核。養老保險中心會把你帳號裡的錢一次性打入原單位帳號,你再去原單位領錢。

第三步處理“一金”:對於住房公積金只用銷戶處理就可以了。帶著規定的證件去銷戶,在公積金管理中心最終審核通過後,他們會辦理銷戶,並將帳戶裡的所有公積金取出來給你。

退保時,只有公積金是可以全部退還給個人的,養老金只能退個人交的部分。


移民之後,原本在國內的社保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