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哲學家鄧曉芒帶我們深挖死亡真相悟出人生真諦

人和動物最重要的區別之一是他知道自己必死的

。鄧曉芒說其實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想:每個人暗地裡都相信,哪怕凡人皆有死,但唯獨自己是不死的。他甚至不相信這一點。就連設想自己死後的情況時也是在用自己活著的眼光去想象,他“看到”親人的哭泣,“感到”人家把他放入陰冷的墓穴。哪怕是個無神論都也在用自己心靈的眼注視著他死後的大地、山川、太陽和永恆的星空。

哲學家鄧曉芒帶我們深挖死亡真相悟出人生真諦

並不是人首先知道自己是要死的,然後才去構想出地獄天堂來安慰自己,相反正是對死後生活的想象才使“死”的概念第一次建立起來,人們想象的死是另一種生,不是在“陽世”生,而是到了另一個世界“陰間”的生。即使現代文明人,也很難給“死”來一個確切的定義。如果說“死是一種虛無”,那“虛無”又是什麼?誰見過“虛無”?鄧曉芒說能說出來的就不是“虛無”了。當然生理學已經對死有了明確客觀的定義:肢體麻木,心臟停止跳動,瞳孔放大,腦壞死,等等。也可以用心理學說明:意識活動永久喪失。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人在知道一切生理學和心理學之前就已經知道了死,並且就已經在害怕死。那麼他害怕什麼呢?

哲學家鄧曉芒帶我們深挖死亡真相悟出人生真諦

鄧曉芒說肯定不是害怕“肢體麻木”等生理上的無能狀態,這種害怕不涉及根本,也不是害怕“意識活動的喪失”,如果“我”還在,我的意識活動的喪失甚至會被看成一種幸福,如佛都的“涅槃”那樣。那麼到底害怕什麼呢?其實是害怕“我不在”,更確切的說,一個“非存在”。

哲學家鄧曉芒帶我們深挖死亡真相悟出人生真諦

鄧曉芒說他第一次知道“人皆有死”這一真理,是媽媽告訴他的,那會兒他才六歲,那會他覺得很不可思議,怎麼自己就沒有了,這是什麼意思,這怎麼可能,怎麼可能哪都沒有他。當得知媽媽也會死掉,即使醫生也救不了時,

他感到了一種絕望,在死麵前誰也幫助不了他不死即使是媽媽也不能,他知道註定了必須自己去死!他彷彿覺得自己已經死去,因為,既然註定了總得要死,現在就死和將來某個時候死又有什麼區別呢?為此他哭過好幾回,並持續了兩三年之久。後來逐漸恢復過來,雖然帶著心的創傷,但終歸有了生的勇氣,因為死畢竟還沒有來,儘量把死推得遠遠的。在生與死之間還有很多有趣的事,還有很多很美的風光。

哲學家鄧曉芒帶我們深挖死亡真相悟出人生真諦

後來偶爾會想到死,他也會一種自欺的辦法:將來我一定做科學家發明不死的藥,然後第一個給自己吃。這樣才算度過心理上的恐懼,通過這種“自欺”的方式讓自己成為一個心理“健康”和“正常”孩子。越到後來越不會去想到“死”了。鄧曉芒說然而至今為至,我的一切努力,不管做什麼事的那股勁頭,細究起來都可以歸結對死的恐懼。如果不把這恐懼及時轉化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不死的自信,它很可能使我的精神崩潰。所以人生本來是一場“自欺”的過程,為了掩蓋對死的恐懼人們終生不懈的努力,創造生活的動力,雖然明知擺脫不了那一“死”,可至少“死”不會那麼快到來,至少在“生”的時候可以“自欺”可長命百歲,當“死”真的來的時候連“自欺”都不會再有了,如果連“生”都是因為“自欺”那人所謂的真誠還存在嗎?

哲學家鄧曉芒帶我們深挖死亡真相悟出人生真諦

真正的哲學問題可能永遠沒有最終的答案,而哲學的存在的意義不只是為了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只要能引起人類的思考,這比任何答案都來的有意義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