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末代皇帝”溥儀是怎樣離開紫禁城的?這位馮將軍功不可沒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的末代皇帝、我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也於次年二月被迫宣佈退位(隆裕太后代表小皇帝溥儀宣佈的退位),封建王朝自此結束,我國開始進入共和政體的中華民國時期。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革命黨人雖然發動暴動,結束了封建帝制,中華民國卻又進入了袁世凱的獨裁統治。

當初袁世凱一面利用革命黨人發動的“武昌起義”逼迫清室答應退位,一面又利用清室和革命黨人談判,獲取了最大的利益:讓孫中山先生同意自己解除臨時總統,並推薦袁世凱擔任民國首任大總統。

“末代皇帝”溥儀是怎樣離開紫禁城的?這位馮將軍功不可沒

袁世凱為了讓清室順利地宣佈退位,提出了優待清室的條件,根據這個條件,清帝退位後仍能保持一定的尊榮,其大致內容包括:

清帝退位後仍然保持皇帝的尊號,民國政府待以外國君主之禮;清帝仍暫居皇宮,日後移居頤和園;民國政府每年付給清帝400萬元;原有禁衛軍餉額照舊,王公世爵依舊,皇族公權與國民相等;皇族私產一律受到保護。

在袁世凱獨裁的日子裡,始終承認優待清室的條款,並且還聲明“永不變更其效力”。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稱帝。這時,皇室最擔心的就是優待條款的變化了,但袁世凱回答說,政體雖然變了,但優待條款不會變。

“末代皇帝”溥儀是怎樣離開紫禁城的?這位馮將軍功不可沒

但是,皇室也意識到,由於袁世凱已經稱帝,他們離開紫禁城的最後期限也快到了。

然而,在皇室離開紫禁城之前,袁世凱的稱帝計劃卻在一片反對聲中破產了。1916年3月,袁世凱急忙又下令恢復共和,之後不到三個月,袁世凱就病逝了。

袁世凱的去世,使皇室失去了最大的保護傘。但是,袁世凱的繼任者黎元洪,以及馮國璋、徐世昌等人,卻仍默許這皇室繼續待在紫禁城裡。

1917年6月,張勳利用大總統黎元洪和內閣總理段祺瑞“府院之爭”的矛盾,藉口進京調停,率領10營5000“辮子軍”進京,結果他進京後,卻乘機搞了一出復辟鬧劇。7月1日,張勳把已經退位了5年的溥儀搬出來復辟。

“末代皇帝”溥儀是怎樣離開紫禁城的?這位馮將軍功不可沒

只可惜,張勳復辟只持續了短短的12天,但是,這場鬧劇卻把溥儀捲了進去,於是,很多人又強烈要求取消清室優待條款。

在張勳復辟過程中,那些被張勳流放到天津的60名國會議員提出了9項改革措施,其中有一條就是要求取消清帝退位協議。

議員們認為,優待條件是民國政府對清朝皇帝的格外開恩,歷史上沒有其他被趕下臺的皇帝還能享受如此優待。既然已經退位的皇帝又支持復辟,反對民國政府,這些優待條件就應該取消;如果還繼續保留,就等同於是獎勵叛亂者。

但是,那些民國政府裡的手握實權者,卻仍沒有廢止清室優待條款的意思,因為他們原本就是大清的封建舊臣,而優待清室的條件本來也是他們制定的,所以,皇室繼續居住在紫禁城裡。

“末代皇帝”溥儀是怎樣離開紫禁城的?這位馮將軍功不可沒

1922年12月1日,溥儀還在紫禁城裡舉行了大婚典禮,當天,溥儀迎皇后婉容入宮,並在民國大批的軍警護衛和軍樂伴奏之下,由紫禁城浩浩蕩蕩地向宮邸進發,這位末代皇帝的大婚也是當時北京城的一大景觀。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10月22日,直軍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突然倒戈回京,軟禁了賄選總統曹錕,這直接導致了在前線正與奉系張作霖作戰的吳佩孚大敗。

7年前,在張勳復辟被粉碎後,馮玉祥就曾率領一群北方將領,強烈要求撤銷優待清室條款,除去溥儀的帝位,降為平民。

如今,馮玉祥率領手下部隊控制了北京城,自然就要實現當年的理想了。

11月5日,馮玉祥派手下鹿鍾麟帶兵強行闖入紫禁城,向溥儀下達了最後的通牒,要求他在3小時內離開紫禁城。

“末代皇帝”溥儀是怎樣離開紫禁城的?這位馮將軍功不可沒

馮玉祥還把一套經過修訂後的優待條款強加給溥儀,修訂後的條例要求“宣統皇帝”永遠放棄皇帝頭銜,並把津貼從400萬元減少到50萬元。

別無選擇的溥儀只得離開紫禁城,溥儀先是搬進了北府(其父載灃的居處),繼而於11月29日又逃進日本駐華公使館。次日,日本公使芳澤謙吉對外界宣佈“容留”溥儀。歷史上稱這次事變為“北京政變”。

溥儀被驅逐出紫禁城,標誌著中華民國對清朝皇室的優待條件宣告結束,清室的滿族貴族正式離開了我國曆史舞臺。

本文參考自:《看歷史》、《民國時期戰爭大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