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

捧紅過的動作巨星不計其數:

影壇大牌成龍、李連杰、甄子丹,

轉型導演拿下50億票房的吳京,

被手把手教成影后的楊紫瓊、章子怡,

還有烏瑪·瑟曼、基努·裡維斯……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黑客帝國》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臥虎藏龍》


他闖蕩影壇將近一個甲子,

見證華語功夫片的潮起潮落,

李安稱他為“救星”,

“每十年他就有一些新做法,

於是未來十年大家都效仿他。”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一代宗師》


他一生與武為伴,

卻為人謙和,全無殺氣,

和徐克、李安、王家衛、周星馳、馮小剛

全都合作一遍,

還沒有產生矛盾的,業內唯有他一人。

“其實我不喜歡武功,

好的武術指導也不是武功好的人,

而是腦筋好、有想法的人。”

撰文 石鳴 莫竣威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袁和平今年74歲了。他個子不高,頭髮有點白,背也有點彎了,但依然神采奕奕。講起話來,講到興奮的地方,就會手舞足蹈。

眼下並不是功夫片最好的時光。電影院裡最受歡迎的是國產喜劇和好萊塢大製作。但他還在孜孜不倦地幹他的老本行。三年前的《葉問3》,他是武術指導,這次《葉問外傳:張天志》他任導演。

影片上映第一週,口碑和票房雙逆襲,為同期國產電影最佳。這是“葉問”系列的番外篇,講的是葉問身邊的一個小角色張天志的個人成長故事。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葉問外傳:張天志》劇照,張晉飾演張天志


張天志是一個人力車伕,出身草根,在地下打黑拳,靠“詠春”賺錢。在《葉問3》裡,他曾經單挑葉問,和葉問爭誰的“詠春”拳才是正宗。

那場“詠春鬥詠春”的高潮戲,設計者正是袁和平。張天志差了一招輸給葉問,這個小人物反而在袁和平心裡生了根:“葉問生活富裕,過得很好。張天志比較底層,他要往上爬,想一直打上去,結果卻輸了。”

“他的性格是有仇必報。輸了以後,人生狀態會怎麼樣?他還做不做詠春?我覺得還可以發展出另外一個故事。”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於是《葉問3》裡的配角,變成了《葉問外傳》的主角。一開始,這個小人物彷彿真的收了心,要從此放下詠春,做一個平凡人。

但是這是一部動作片,當然是要開打的。而且打鬥的場面恰恰被評為這部電影最精彩的部分。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其實他輸了,心裡有壓力的,從此不打詠春。但是後來他再用詠春打,贏回來。”

袁和平概括這部《葉問外傳》的中心點是:人失敗一次不會永遠失敗,你只要能爬起來,就永遠有成功的機會。

“人要有自信心。沒有自信心是很難成功的。這部電影是在講自信心。”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年輕時的袁和平



袁和平1945年出生,1962年入行,到今天已經在電影圈裡沉浮57年了。

“天下第一武指”,原本是李連杰封給他的稱號。正是袁和平,帶給了李連杰演藝事業第二春。

1982年,一部《少林寺》,讓李連杰紅遍大江南北。自此,他被困在“少林小子”的定位裡不得翻身。接連拍的幾部功夫片,票房都不如預期。到1980年代後期,張藝謀拍出了《紅高粱》,陳凱歌拍出了《孩子王》,第五代導演的文藝片開始火爆,人們對武俠片漸漸失去熱情。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黃飛鴻2之男兒當自強》劇照


直到1992年,李連杰、徐克、袁和平聯手,在《黃飛鴻2之男兒當自強》中塑造了一個全新的黃飛鴻,重新引發了香港武俠片在九十年代的熱潮。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黃飛鴻(李連杰飾)與納蘭元述(甄子丹飾)對決


那時候,一部港片的拍攝時長也就20多天,然而徐克的這部黃飛鴻,拍了8個多月還沒殺青。期間換掉了11個攝影師,換了好幾個武術指導,就是拍不出徐克心目中的那個黃飛鴻,直到找來了袁和平。

多年以後,袁和平對蟬聯過5屆全國武術全能冠軍的李連杰的武術功底仍然讚不絕口。

“我合作那麼多動作演員,我覺得李連杰真的一流。因為他懂的武術太多了,你講什麼他都懂,好像一個功夫字典。他是一個難得的人才。”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袁和平給李連杰設計了制勝的三板斧:

第一、反其道而行之。一般而言,空間越侷限,越忌用長兵器,因為施展不開。然而袁和平讓李連杰在狹小的船艙內使長槍長棍對打,招招出其不意,帶給觀眾視覺上極大的新鮮感。

第二、大膽打破“南拳北腿”的成見,為黃飛鴻這樣一個南派角色設計了一招北派腿法——佛山無影腳。騰空後側身連續踢腳,其實是違背了物理學常識,後來卻成了黃飛鴻的招牌動作。

第三、拍出李連杰的幽默感。“少林小子”時代的李連杰,總是一臉國恨家仇。結果突然發現,原來大俠也能搞笑,一下子拉近了觀演距離。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太極張三丰》劇照



拍完“黃飛鴻”系列,李連杰奠定了香港武俠片一代宗師的地位。他與袁和平合作的《太極張三丰》,被美國《娛樂週刊》評為電影史上19部最偉大的功夫片之一。

一種功夫潮流的誕生

其實,把功夫拍出喜感,原本就是袁和平起家的路數。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蛇形刁手》劇照


1978年,袁和平、成龍合作的功夫喜劇《蛇形刁手》一炮而紅,自此開啟了喜劇動作片在香港、東南亞持續十年不衰的潮流。

《蛇形刁手》誕生之前,因為李小龍1973年早逝,功夫片出現了斷檔。香港導演王晶回憶說:“一時群雄並起,人人以為李小龍死了就是我叻哂,所有武館師父都成了主角,結果全部失敗。”

走“狠打”的暴力路線走不通了。觀眾心裡想的是:李小龍咁好打都死得咁化學,你地算老幾?(李小龍功夫這麼厲害都那麼容易死,你們算什麼?!)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蛇形刁手》片場,左起:袁和平、黃正利、成龍



《蛇形刁手》是袁和平的導演處女作。“當時我很想開闢另外一條功夫片路線。”

大家都知道,那是很流行張徹武俠片的時代,所有的功夫片都非常血腥、暴力。李小龍的打法很剛,很強,每一招的動作都非常狠。製片人就問我,能用什麼方法來突破他們,結果功夫喜劇就成功了。”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袁和平親自示範動作


《蛇形刁手》裡,成龍飾演的主角是一個出身卑微的武館打雜夥計。袁和平為他量身定製了幾套動作,裡面有幾場拳術,像蛇偷蛋一樣鬼馬精靈,製片人一看,直接被逗樂。上映後,不僅在香港大賣,東南亞各地票房也一路飈紅。

“在《蛇形刁手》的慶功宴上,大夥兒都喝得醉醺醺的,片方的人一時興起,打趣說:我們不如再拍套‘醉拳’吧。”袁和平回憶,“我聽到後覺得可以嘗試,應該很有喜感,所以不久後就做了。”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左起:袁和平、成龍、袁和平的父親袁小田



《醉拳》沿用原班人馬,推出後成為功夫片一代經典。成龍之前本來是“票房毒藥”,從此變成了香港最走紅的功夫巨星。

這兩部功夫喜劇以其輕鬆愉快的審美,擴展了功夫片的受眾,不是隻有直男愣頭青喜歡,“女人和孩子也覺得好看”。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袁和平也慢慢變成了“八爺”。關於這個稱號的來歷,有好幾個說法。一個說法是,他年少時曾與七位電影人結拜,他年紀最小排行第八,於是後來被叫做“八爺”。

另一個說法是,“八爺”來自廣東話裡的“伯爺”,也就是“大爺”的意思,表明袁和平的地位之高、受人尊敬。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甄子丹(右一)是袁和平的“乾兒子”



他一手捧紅的功夫巨星,不止成龍,李連杰兩位。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打星,都與他有過交集:甄子丹(《笑太極》)、楊紫瓊(《詠春》)、吳京(《太極宗師》)、趙文卓(《蘇乞兒》)。

可以說,上個世紀末香港功夫電影輝煌了二十年,袁和平是一手締造了這一盛景的最重要的幕後功臣之一。

走出香港,走向世界

九十年代後期,香港電影步入蕭條,徐克、林嶺東、吳宇森、周潤發等一大批香港電影人出走好萊塢。

去往好萊塢之前,袁和平先來了內地,擔任了98年央視版《水滸傳》的動作指導。這一版《水滸傳》,因而擁有了那個年代內地電視劇中最精彩的武打場面。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98版《水滸傳》的梁山好漢們


《水滸傳》之前,央視已經翻拍了《三國演義》,收視萬人空巷。

然而觀眾公認的是這部劇文戲拍得好,武戲拍得“粗笨簡陋”。這一方面受制於當年內地動作導演的技術水平,另一方面也受制於“武戲文唱”的總方針。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張紀中


到了《水滸傳》,劇組決心不再蹈“三國”的覆轍。《水滸傳》的總製片張紀中回憶說,為了保證武打場面好看,決定要去香港請袁和平,“他的風格非常實在,符合《水滸傳》的風格。”

沒想到這一請,就請了三次,袁和平才終於肯出山。

第一次去香港,壓根沒找到人。“第二次,我知道他在杭州拍戲,就趕到杭州,但他沒有答應。我說你不用著急答應,仔細思考思考,我再來。”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張紀中那時候剛出過一場車禍,拄著雙柺才能行走。第三次去找袁和平,還是在杭州。袁和平前一天晚上剛拍過夜戲,張紀中到的時候,他還在睡覺,沒起床。張紀中就拄著拐,搬了個椅子坐在賓館門口等,一直等到中午12點。

見到袁和平時,張紀中開了個玩笑:“你看我這樣了都來看你,古有劉玄德三顧茅廬,今有張紀中三下江南,你就答應我唄。”

袁和平哈哈大笑,說“張先生,我看你拄著拐這麼連來兩次,我答應了!”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袁和平在《水滸傳》拍攝現場


袁和平之前一直都在拍電影,從來沒有拍過電視劇。“他不想拍電視劇,電視劇要求和電影不同,時間又非常長。”

袁和平為《水滸傳》裡的每一位人物,都設計了一種能體現人物性格的武打風格:

林沖的槍,魯智深的禪杖,武松的雙刀,李逵的板斧,燕青的摔跤,花榮的射箭……每一個人的兵器不同,動作也不同。

“事實上,是為後來的中國大陸培養了一大批人。對於後來我們整個電視劇動作片的發展,起到了黃埔軍校的作用。”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香港“星光大道”上袁和平的手印



八爺闖蕩好萊塢

李連杰給袁和平“天下第一武指”的封號時,袁和平的第一反應是“算了吧”,都是在中國拍戲,怎麼談得到“天下”?

“後來去了好萊塢拍戲,就變成真的了。”他笑。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黑客帝國》劇照


1998年,《黑客帝國》的製片人找袁和平當武術指導。那時袁和平還不知道,《黑客帝國》的導演沃卓斯基兄弟看了他和李連杰合作的《精武英雄》後,成了他的鐵桿粉絲。

“我開始都沒有興趣做。我都不懂英語,去什麼啊?不去了。”那時袁和平片約不斷,手中還有一兩部戲在拍,對方請了一次兩次,他都拒絕了。

“後來邵氏的總製片來找我,說人家很有誠意,也出了機票,讓我去談談,談不攏就算了。那我就覺得好吧,去談談看。”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黑客帝國》最經典的“子彈時間”場面


打動袁和平的,是沃卓斯基兄弟的新想法,他們希望將好萊塢先進的電腦特效,融入到中國傳統的武術動作當中。

最終,片中基努·裡維斯閃身躲避子彈的慢鏡頭,成為了現代槍戰片的經典。這場戲,就是傳統的鐵板橋動作,加上特效和慢鏡頭處理而成。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拍《黑客帝國》時,袁和平帶了六位武師隨行,把港式功夫片裡的威亞技術傳入了好萊塢。《黑客帝國》中大量的動作戲,都是靠人力吊鋼絲完成。

“他們以往慣用機器把人拉高,但其實很危險,加上機器控制到的角度不多,遠沒有我們用人手控制來得靈活。”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黑客帝國》中大量應用了袁和平帶去的吊威亞技術



《黑客帝國》上映後,在全球引發轟動,票房高達四億六千萬美金,好萊塢自此興起了港式功夫片的熱潮。

《黑客帝國II、III》接連開拍,袁和平繼任動作指導,《黑客帝國》系列最終成為了好萊塢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幻系列電影之一。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臥虎藏龍》劇照


1999年,袁和平成為李安《臥虎藏龍》的武術指導。

因為李安的別出心裁,這部電影的武打戲拍攝起來相當困難,李安把袁和平稱為他的“救星”。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我上學時就看他的電影,他超級厲害,打造了成龍和李連杰。他每十年都會有一些新做法,於是未來十年大家都效仿他。”

據李安回憶,拍《臥虎藏龍》的時候,為了創新,袁和平的壓力大到每天吃兩顆安眠藥都睡不著。

用袁和平自己的話說,“一個人,兩隻胳膊兩隻手兩條腿,還能打得怎樣?整天想新招。”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臥虎藏龍》片場中的袁和平


“要和我們拍過的近百部香港武俠電影看起來不一樣,找到一套符合李安文藝風格的獨特的武俠審美,又要去適應美國的市場,讓美國人信服。”

李安想用輕功集中展現中國武術的飄逸美,又擔心美國人不吃這套,覺得輕功虛假。

袁和平想到了借力:“不要讓人永遠停留在空中,而是不停地借力。藉助屋簷、地面、竹林、甚至水面來完成動作,這更符合運動的原理。”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於是有了夜間楊紫瓊與章子怡的飛簷走壁,竹林周潤髮與章子怡的搖曳追逐。

竹林一場對打,堪稱經典。“這個場景是李安提出的,一開始我和他並沒有十足把握能完美完成,但考察過實地條件後,我就覺得有信心可以做得到,因為吊車可以開進去,把鋼絲架起來。最後出來的效果還是很好。”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臥虎藏龍》上映後,取得了與《黑客帝國》同樣巨大的商業成功,全球票房累計數億美金。獲四項奧斯卡獎,李安也因此成為了首位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人導演。

“我其實不喜歡武功”

袁和平出生於一個廣州的武術世家。他的父親袁小田,是京劇武生出身,也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武術指導(那時候還沒有武術指導這個稱呼)。

“拍《黃飛鴻》系列時,爸爸和關德興、石堅一起度招,我自小在片場玩大,十歲開始做點散工,有時演些神怪打鬥片的仙童之類的角色。”

袁和平有十個兄弟姐妹。窮人家的孩子,大都子承父業,袁小田的兒子們都從小習武。袁和平是長男,父親對他寄予厚望。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小時候的袁和平



“其實我不喜歡武功。我比較喜歡靜,不喜歡動,所以我是喜歡看書,靜靜的想東西。”

“父親讓我練功,我就練了。他在的時候,叫我怎麼練我就怎麼練,父親不在的時候,我就坐著發呆。”

父親的徒弟看不過去,刺激他說,你這麼懶,以後一定做乞丐。“我就想,會不會啊?”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我有五個弟弟,最不喜歡練武的是我,被父親罵的最多的也是我。”他十八歲前不敢在爸爸面前抽菸,只敢在片場偷空抽一兩口。

沒想到,後來做武術指導,最先嶄露頭角的,也是袁和平。弟弟們功夫都比他好,於是上場打,他閒著沒事,就在旁邊想怎麼拍,怎麼套招。

他後來總結:好的武術指導不一定是功夫好的,最重要的是怎麼設計,怎麼用腦筋想動作。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拳拳到肉,腳腳到心

從小練下的童子功,讓袁和平的功底非常紮實。“一個演員夠不夠力,招數對不對,一眼可以看出來。”

擔任《黑客帝國》武術指導時,他讓外國演員示範動作。“一拳打出來不像,兩拳打出來還是不像。怎麼搞的?很簡單的都不懂。我就開始要求他們訓練了。“

”不訓練不行,從基本功開始練,要紮實一點兒才好套招兒。”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寫實是袁和平武打動作最鮮明的風格之一。他對動作的要求是“快、準、狠”,打起來善始善終,主要人物一交手,常常是長時間的惡戰。

李安說,動作片中,為了保證觀眾的注意力,一次開打的持續時間不宜超過4分鐘。

然而,袁和平和李連杰合作的《精武英雄》裡,霍元甲墳場一戰,打了7分10秒,在日本領事館,李連杰和周比利交手,一打就是將近10分鐘。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精武英雄》劇照



從交手前的“蓄勢”到打完,整個過程專注於連續的動作本身,甚至沒有任何打鬥之外的畫面進入。

“我很少用特技,我就不習慣,功夫片就應該用真實一點的功夫打,特效只是很少一點來幫忙。”

昆汀·塔倫蒂諾對《精武英雄》的每一個鏡頭都能倒背如流。他找袁和平來當《殺死比爾》的動作指導,也是看中了後者“拳拳到肉、腳腳到心”的紮實功夫。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葉問外傳:張天志》中袁和平堅持實打實的動作效果



據出演過《殺死比爾》系列一、二的香港武打演員劉家輝回憶,“導演不要那種表演的方式,他需要一種真實的打鬥”,“完全的實打實拍,跟武俠片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拍完《殺死比爾》,袁和平又應邀回到國內,接連為周星馳的《功夫》、李連杰的《霍元甲》、馮小剛的《夜宴》擔任動作指導。

那個時候,港式動作片達到了自己的巔峰,同時也隱含了衰退的跡象。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此前,香港動作片也好幾次陷入危機,但每次都依靠創新,安然度過危機,甚至比之前更加火爆。

然而,2010年以來,大家公認的是,中國功夫片沒落了,想要再掀起從前的“全民武俠熱”,恐怕很難了。

原因很多,演員變了,觀眾的口味變了。最致命的是,曾經被視為我們看家之寶的中國功夫,在國際上沒那麼吃香了。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賽德克·巴萊》劇照



2011年,《賽德克·巴萊》這樣的本土電影,動作指導請的卻是韓國人了。2016年,吳京拍《戰狼II》,請的是《美國隊長3》的動作指導、來自好萊塢的薩姆·哈格里夫。

徐皓峰把中國功夫片看作一個“已經死掉的類型”,它的內涵,已經被好萊塢吸收之後消化殆盡。

如今,“在好萊塢,任何類型的電影,超級英雄電影、007電影、神話電影等,都在用香港武行設計武打動作。”

但是卻不需要再找香港武行的師父們了。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但是袁和平還在堅持拍自己的電影。“我拍了很多片子,我是這個風格,就還是這樣拍。很難定義什麼是港產片的風格,什麼是合拍片的風格,這個要大家接觸、做事才知道。”

甚至他年過70,依舊生龍活虎。2014年,拍《臥虎藏龍2》時,他留給美國製片人一個最深的印象是他會“飛”。

“有一次和袁導一起去看景,面前有一個圍欄,我們都是扶著圍欄邁過去,只有袁導是‘飛’過去的!關鍵是他當時手裡還拿著一支菸,躍過圍欄後,煙還是在手上!”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葉問外傳:張天志》武打場面


《葉問外傳:張天志》,仍是一部硬橋硬馬的功夫片。他張口就是詠春的“八腳”:“詠春不光是手,腳踢出來也蠻好看的,觀眾也更加新鮮。”

拍片時,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他一直在現場,一個多月下來,恨不得天天通宵,“很多戲都是晚班通宵拍的”,有時候一拍就是連續20個小時。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對袁和平來說,這並沒什麼大不了的。“當年香港電影的拍攝強度要大得多,全香港一年200多部,每個人都要拍兩三部。”

“其實我的生活沒有什麼太多花俏,都很平淡的。平時喜歡看看電影、看看書,找朋友喝茶聊天,有時候打打麻將,沒有什麼大的嗜好。”


他是李安的救星,一個讓美國人服氣的中國人

片場中的袁和平


他的手上還有兩三部新片在操作,工作計劃已經排到了2020年。

“我還沒有想過退休。退休就是享福吧?享福好像就是沒有什麼貢獻。我還能做得動,為什麼不做呢?有機會的話,我想再拍幾部好的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