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華西能源:轉型成功40億大單在握 莫畏浮雲遮望眼

華西能源:轉型成功40億大單在握 莫畏浮雲遮望眼

4月2日晚間,華西能源(002630.SZ)發佈2018年度財務報告,業績未達預期。對此,公司方面表示,業績虧損一方面由於市場競爭加劇、訂單價格下降、原材料與人工等成本增加造成;另一方面歸於英國PGE垃圾發電項目、塞內加爾清潔電廠項目等國外大額訂單未能按預期收到預付款、貨款回收未達到年度目標等。

公告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48億元,淨利潤虧損1.42億元,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7488.96萬元,同比增長85.38%。受累於2018年整體宏觀經濟形勢走弱與行業競爭加劇、訂單未如期回款等外在因素,公司雖通過積極轉型、加碼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投資建設運營PPP項目等多方努力,仍未挽回虧損局面。這也是華西能源自2011年11月上市以來的首個年度虧損。

華西能源一直專注於各類大中型電站鍋爐以及世界先進動力技術的研發、設計和製造,公司具有國內領先水平,近幾年公司潛心方案解決”嘗試發展轉型之路,更將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不斷開發並持續推行更高效節能、更潔淨環保的能源轉換技術,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潔淨動力。

能源結構發生變化 華西持續推動轉型升級

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和節能減排力度的加強,近年來我國能源結構正逐漸發生變化,水電、核電以及風電、光電、生物質發電等清潔能源、新能源裝機容量增加,火電佔總裝機容量的比例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公司未來將著力發展新一代生物質液體和氣體燃料,開發高性能生物質能源轉化系統解決方案,拓展生物能源應用空間,力爭在發電、供氣、供熱、燃油等領域實現全面規模化應用,生物能源利用技術和核心裝備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形成較成熟的商業化市場。

董事長黎仁超曾在採訪中表示,自上市以來,公司緊跟市場需求與變化,從傳統裝備製造向新能源環保設備轉型,從單一的設備製造商向工程總包轉型,從單一的實體企業向產融結合型企業轉型,從單一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轉型。

構建“產學研”轉化模式 加快關鍵技術突破

華西能源一直十分重視技術研發,除進行自主研發外,還積極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國電西安熱工研究院、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科研機構、高等學府和跨國公司加強技術合作,通過聯合開發實現產學研相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報告期內,公司與西安交大簽訂《新型煉鎂工藝聯合技術研發技術合同》,與浙江大學自貢創新中心和四川天法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生物質氣化鍋爐聯合研發中心合作協議》,與浙江大學簽訂了《燃煤煙氣汙染物超低排放技術合作協議》,為公司引進新技術及技術持續創新提供了保證。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生物質燃料鍋爐等9項發明專利和新型水冷爐排等204項實用新型專利。2018年,公司新取得專利共44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50MW級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研究及工程示範項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根據公告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2018年公司投入研發費用7980萬元,同比增長5.4%。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相較2017年,公司在營業成本、銷售費用以及財務費用方面的開支得到控制。

行業競爭優勢猶在 品牌形象享譽國內外

經過30多年的發展,華西能源先後已有多系列不同型號、不同系列的鍋爐產品投運於全國各地及數十個海外國家和地區,產品運行可靠、性能穩定,並創造了多個行業第一。

在鍋爐製造行業第二梯隊企業中,公司在高等級200MW~300MW熱電聯產煤粉鍋爐和循環流化床鍋爐領域位居前列。公司是第二梯隊企業中唯一具有多臺200MW等級循環流化床鍋爐和300MW煤粉鍋爐設計製造經驗的企業。特種鍋爐方面,多項產品上都位居行業前列或處於行業第一。近年來,公司基於傳統鍋爐製造業務,開始從事火電站、垃圾發電、生物質發電、餘熱發電站的工程總包和投資運營業務,同時投資自貢商業銀行形成金融配套平臺。

公司戰略定位致力於提供多元化的能源系統解決方案,開發並持續推行更高效節能、更潔淨環保的能源動力設備及技術系統集成方案。

積極佈局海外市場 靜待40億訂單開花

2018年9月13日,華西能源簽訂了澳洲630MW光伏儲能項目,該項目為全球最大光伏儲能項目。本次合作,華西能源、深圳萬兆能源與澳大利亞里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關於P19(或P19後續更新換代產品)系列光伏儲能產品供貨的《澳洲630MW光伏儲能項目採購框架協議》,協議總金額約人民幣17.12億元。光伏儲能系統,將推動電力體制改革與促進能源新業態發展,同時帶來更為可觀的收益。

報告期內,華西能源新簽訂各類生效訂單合同累計金額59億元,加上往年結餘合同、扣除已執行部分、預付款未到未啟動及暫停項目,報告期末,公司在手訂單餘額約40億元。

與此同時,隨著“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推進,公司在海外電力市場及國內節能環保、清潔能源、新能源細分市場有著較大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