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城陽仲村,東有太乙庵,西有遊真關,南有虹子河,北有舵船山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歡迎關注

城陽仲村,東有太乙庵,西有遊真關,南有虹子河,北有舵船山

村莊概述

仲村東鄰前旺疃和西旺疃,西臨青威公路(今靖城路)和青銀高速公路,南連後田村和江家莊,北接即墨市前東城村。全村土地3200畝,總面積4.1092平方公里。

從歷史看,“東有太乙庵,西有遊真關,南有虹子河和白雲山,北有舵船山,月牙橋村中建,即(即墨城)青(青島)古道中心穿”,也是仲村處地和區位的真實反映。

村莊來歷

據《王氏族譜》載:明永樂二年(1404年),王氏從雲南阿迷州烏撒衛大槐樹村千里迢迢北遷時,看好即墨南鄉舵船山與白雲山間、遊真觀之東一方寶地,便在鐘鼓樓附近定居下來,取村名鐘鼓村,後演化成為仲村。王氏定居後,黃氏也由山東益都、李氏由雲南、梁氏由即墨馬山前村、劉氏由夏莊劉家營和即墨張家西城先後遷來。有33個姓氏,主要姓氏為紀、黃、李、梁、劉、王、江,其中紀姓人口最多。

建置沿革

仲村明清時期屬即墨縣仁化鄉溫良社。民國初年,屬即墨縣仁化區溫良鄉。1929年屬即墨縣第五區溫良鄉。抗日戰爭時期,沿用戰前區劃。1945年抗戰勝利後屬即墨縣仲村區溫良鄉。1950年11月,改屬即墨縣第七區。1951年4月,屬即墨縣第七區仲村鄉。1955年10月,第七區改設仲村區後屬仲村區仲村鄉。1956年3月,城陽鎮與仲村區合併為城陽區,同年11月仲村區所屬的田村、旺疃、仲村、周村4鄉合組仲村鄉後,屬即墨縣城陽區仲村鄉。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後屬即墨縣城陽人民公社。1961年3月屬嶗山郊區城陽人民公社,同年10月屬嶗山縣城陽人民公社。1984年6月,撤公社設鎮後屬嶗山縣城陽鎮。1988年11月,屬嶗山區城陽鎮。1994年6月,新城陽區設立後,屬城陽區城陽鎮。2001年6月,城陽區撤鎮設街道,改屬城陽街道。2004年8月,仲村村委會改為仲村社區居委會。

風景名勝

遊真觀,佔地15畝(老畝),位於仲村西頭。建有前後兩殿,前殿供奉王母娘娘,院中有石獅、石鳥,後殿供天神,院中有石蟾、石羊等。據傳遊真觀建於唐代,觀中栽植銀杏4棵,樹齡上千年,還栽有大毛白楊1棵。解放戰爭期間觀毀樹被殺。

城陽仲村,東有太乙庵,西有遊真關,南有虹子河,北有舵船山

圖文無關

太乙庵,位於村東舵船山角下。庵雖不大,卻很靈氣。據傳,太乙庵為唐代時建,當時庵前栽植的大白楊長的有20多米高,枝葉繁茂,粗得3人合抱,晴天時在膠州城也能隱約看到,庵中所栽的麥粒松,懷中長出1棵小槐樹,松槐枝葉交錯,相依生存,成為該庵奇觀。

城陽仲村,東有太乙庵,西有遊真關,南有虹子河,北有舵船山

圖文無關

白雲山,位於仲村村南,海拔高度61.3米。山雖不高,但過去每到嶗山雲彩戴帽時,白雲山頂也被白雲籠罩,風吹雲散時,白雲似條條白龍騰空而起,山的名稱由此而來。相傳古時有一道人路過白雲山,見山頂奇雲變幻、祥光四射,連稱寶地、寶地。當他轉到白雲山東南發現有一山泉透綠泉水不斷湧出,便大喊龍泉、是龍喝水的地方。後人聞聽白雲山上有龍泉,便在龍泉處蓋了李三姑廟,定正月二十一日為廟會日。從此,方園民眾趕廟會裝龍泉水成為廟會的最亮點,龍泉水能治心口痛(胃病)風傳百里,引來萬千裝水民眾。

舵船山,位於仲村東北。相傳很久以前,這裡是一片汪洋大海,舵船山為海中一大暗礁,過往船隻經常發生觸礁事故。在山的東南方還有1條海溝(現虹子河水庫內),船隻怕觸礁走到這裡皆燒香紙祈求平安。若干年後,由於地殼變勸,海水退卻,暗礁露出,因以前暗礁經常托起船來,故定名託(舵)船山。舵船山前較平坦,夏天是人們乘涼的好地方,東北角有一奇石,似一隻老虎頭伸向東北方向在吼叫,名為虎頭石。因常年採石,舵船山前和山東部已被採平,現只能見到山的西面部分山形。

歷史名人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即墨塔元頭江氏遷入仲村後,其四子江明經商有成,不幾年成為仲村第一富戶,在仲村建磚木結構起脊平房200餘間,成為當地的大宅門第。次子江恭先,字敬齊,號蓮峰,系清道光四年(1834年)順天舉人,咸豐三年(1853年)大挑一等,歷任直隸由(今河北省)臨城縣、柏鄉縣知縣和安州知州等職。享譽山西的好縣長紀家壇(1868—1945年),1868年生於仲村,1909年科舉中乙酉科優貢第二名,從1913年起先後任山西省蒲縣、汾縣、代縣、朔縣縣長,山西省綏察禁菸善後總局局長,山西省行政監察委員會委員等職。在任期間,勤政愛民、倡導新風尚、振興教育、不以權謀私,贏得山西廣大民眾擁戴。還鄉之日,山西汾城民眾在20華里沿途置酒設宴為其送行,情誼感人肺腑。

文化教育

仲村人歷來重視教育,群眾性文化活動常興不衰。清代,仲村盛行跑香會。建國初期,成立青年俱樂部排演了話劇《白毛女》、《小二黑結婚》,戲劇《龍鳳面》獲“最佳表演獎”,多次代表嶗山縣參加青島市“蘿蔔會”等重大文藝演出,屢獲獎勵。1999年,仲村投資6萬餘元成立了由50人組成的軍樂隊,參加城陽區舉辦的民間藝術節,獲得“最佳表演獎”。1986年以來,投資300餘萬元建成了達市類標準的幼兒園、達部頒標準的仲村小學和中學。投資20餘萬元建立全國第一所村級老年學校。

城陽仲村,東有太乙庵,西有遊真關,南有虹子河,北有舵船山

社會保障

自1990年開始,仲村便對年滿60歲以上的村民發放生活補貼,分年齡段發放數額不等的生活費。對百歲老人一次性發放萬元補助。逢年過節,給全體村民發放節日物品。

你知道這個社區嗎?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