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2019年稻穀的價格走勢將會如何發展?

葉芳鑾


現在是2019年1月11日,目前正處於2018年粳稻以及中晚秈稻上市的最後時期,至於說2019年水稻還沒有進行播種,可即便是如此,今年我國水稻市場價格的走勢已經大概確定了下來,整體來說,預計2019年全年,我國稻穀市場將會呈現出以下兩大趨勢:

首先,供應壓力將增大,主要來自臨儲稻穀庫存與進口

其次,價格走勢弱於上年同期已經是必然。

具體而言,秈稻市場價格依舊會是低於粳稻,不過好在今年的秈稻市場行情或將比粳稻更加佔優勢。分時間段來看,2019年上半年,我國稻穀市場整體將處於低迷的態勢,而到了下半年新稻上市後,這種情況將會得到一定的改善,市場化收購將更為活躍,託市收購的影響力將變得有限,而且市場收購價格也將有很大概率呈現出低開高走的態勢。

2019年,我國稻穀市場價格將整體下滑

雖然距離最早上市的早秈稻真正入市還有將近半年左右的時間,可是從馬上就要公佈的2019年稻穀託市收購政策以及這些年我國早秈稻市場行情走勢來看,2019年我國早秈稻市場價格整體下滑已經必然,這種下滑體現在託市收購與市場化收購這兩大領域。

除此之外,中晚秈稻與粳稻的市場行情走勢也會跟隨早秈稻的軌跡,畢竟,2019年將會是我國稻穀託市收購“攻堅克難”的一年,讓稻穀市場價格迴歸市場,讓市場來反促進種植結構調整優化,沒有任何一個稻穀品種能夠倖免。

2019年,我國稻穀價格“優糧優價”

總而言之,2019年我國的稻穀市場總體供應壓力還是較大,受此影響,幾大稻穀品種市場價格走勢仍將較弱,不過,“優糧優價”的態勢將會變現的倍加明顯,2019年,優質稻與普通稻的價差將會繼續拉大。

而這種態勢早在此前就已經表現的比較明顯,以東北地區為例,2018年普通的粳稻市場價格只有區區1.4元每斤,託市收購價格也只是在1.3元每斤左右,可是優質的稻花香或者長粒香大米的市場收購價格最高達到了2.元每斤以上,極大的提高了農民的種植效益與積極性。

所以,大家不妨順應一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適當進行稻穀種植結構的優化升級,也讓自己的收益儘可能穩定一些。


鍾情三農


一句話來形容2019年我國稻穀市場價格走勢的話,“低開高走”這個詞再合適不過了。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的稻穀託市收購價格將比去年再降低一些,而後期市場化購銷將會佔據主角,收購價格也將有所回暖。可即便是如此,今年的稻穀市場價格整體不及去年同期水平已經是一個必然,想要達到甚至超過前幾年的歷史最高值更是沒有任何希望可言。

如果不採取積極應對措施的話,2019年種稻收益,我看懸了!

2019年,國內稻穀市場價格“低開高走”

“低開”具體表現為,2019年稻穀開秤價格將低於2018年同期,不管是收儲價格還是市場化收購價格,都是如此。

熟悉我國稻穀市場的朋友都應該知道,2018年我國調低了稻穀託市收購價格標準,最終導致國內三大稻穀品種市場價格整體低於往年。而在今年,我國再度下調稻穀託市收購政策已經是定局,受此影響,稻穀市場價格全面走低也是必然結果。

“高走”的具體變現在2019年稻穀市場上市後,受到市場化購銷的影響進一步加深,後期價格將會受市場需求的影響而出現走高。

這一點和2018年稻穀購銷狀況基本一致,去年在我國稻穀最低收購價整體喜愛套以後,雖然早秈稻、中晚秈稻及粳稻集中上市初期的市場收購價立馬較上年同期下跌200~400元/噸,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設定的最低收購價已不再是普通稻市場價格的“天花板”,不少稻穀主產區的稻穀市場化收購價已高於託市價,這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估計看到這裡,很多小夥伴要驚呆了,因為這已經相當於對今年的稻穀價格上漲判了“死刑”,也確實如此,不要指望2019年我國稻穀市場能夠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度上漲,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按照目前的態勢,2019年我國稻穀市場價格在去年原本就處於地位的基礎上再度走低才是一種常態。

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家積極應對,比如說減少一些普通稻穀品種的種植面積,適當增加一些優質稻穀品種的種植面積,我一直都在說“優糧優價”這句話,而它在2019年的糧食生產中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糧油市場報


2019年稻穀的價格走勢將會如何發展。個人認為價格總體可能還是呈下滑趨勢的,但幅度不會大。

一,國家一定程度上釋放了降價信息。國家從去年開始不僅下調了水稻最低保護價格,而且對早秈稻停止了保護價收購政策,但是最終總體糧食市場影響和反應個人認為不大,雖然今年水稻最低保護價還沒有出臺宣佈,但個人認為國家今年可能還會延續去年政策,以期通過調結構,深化供給側改革來達到保增收,促經濟目的。

二,水稻總產不斷增加,國家庫存大。近年我國糧食產量逐年提升,總產量連年新高,國家也是積極託底收購進行儲備,所以當前水稻儲備充足,由於糧食儲備有一定保質期,因此每隔2-3年週期就要想法進行消化庫存,並儲備新糧。加之當前農業生產規模化小,通過消耗庫存,稻穀價格下調,將嚴重影響農民種植的積極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土地流轉的加快,使種植向規模化,現代化發展。

三,稻穀需求可能不容樂觀。隨當前生活水平提高,曾經需求旺盛的日常口糧,在城鎮人口增加的今天,也越來越多人開始逐漸減少精米白麵需求,水果蔬菜及其它粗糧等需求明顯增加,加之我國水稻國際競爭力弱,水稻深加工能力不強,總體水稻需求預計可能會有所下滑。

因此,綜合考慮,今年水稻總體價格行情預計不容樂觀,可能會呈下滑趨勢,但總體趨勢不會大。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2019年稻穀的價格走勢將會如何發展?



對於2019年稻穀的價格走勢,需要根據2018年的稻穀的價格來分析,當然發改委對稻穀的政策,也影響了稻穀價格的走勢。比如說2019年對早秈稻不再進行託市收購,這直接影響早秈稻的價格走勢,早秈稻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國家臨儲稻穀總量這幾種年逐年增加,對於2019年稻穀進行拍賣量也將逐漸增加。至少能增加50萬噸的稻穀的儲存量,這直接影響了2019年稻穀的價格上漲,而且2018年的稻穀託市收購達到了800多萬噸。國家為了減少稻穀的儲存量將會增加稻穀的拍賣,這也使得稻穀價格大幅度上漲不可能的。



稻穀也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人們的主食,其消費量也是很大的,特別對於南方稻穀的消費量更大,所以稻穀的價格走勢不會出現大幅度上漲,畢竟稻穀的價格國計民生,也是人類生存的一個保障。

由於稻穀的其他的主要作用是很少的,一般都是深加工成大米,作為人類的主食,這也使得稻穀的用途特別少,稻穀的價格上漲的幅度也就小了。畢竟稻穀作為人類的主食,有很多的替代品,比如小麥紅薯,玉米,大豆等食品都可以作為稻穀的替代品。



總之,對於2019年稻穀的價格,從總體上來說是還會出現小幅度的上漲,最多每斤稻穀上漲在0.05元左右,但對於經濟學家來說,這就是一個上漲幅度很大的比例,對於農民來說微不足道。稻穀的價格都是穩中上揚,上揚的幅度不會太大,畢竟稻穀是人類的主要糧食之一。


三農一姐


2019年稻穀的價格走勢將會如何發展?

今天是1月10日,國內稻穀行情沒有明顯趨勢方向,以區間振盪為主,那麼後續價格走勢會如何呢,根據目前瞭解的情況分析認為,2019年普通水稻仍以區間波動行情為主,走勢偏弱,長粒水稻行情要好於普通水稻,粳稻價格要強於秈稻價格。總的來說並不樂觀,但由於水稻是口糧作物,仍有託市收購價格,也不會有大跌的風險。



一、從當前的稻穀行情看,受節前消費增加的影響,走勢比較穩健,尤其是東北優質品種粳稻價格趨高,特別是長粒香、稻花香等品種價格較高。截止目前,黑龍地區普通稻穀價格為每年1.3-1.35元,長粒水稻價格每斤在1.56-1.70元左右;山東濟陽地區普通出米率68%的粳稻價格1.3元左右,安徽蕪湖粳稻1.32元左右,湖北仙桃地區黃花佔稻穀1.33元每斤,江西吉安地區晚秈稻每斤1.2元。總體看水稻價格還是比較穩定的。



二、2019年水稻價格不樂觀的原因很多,概括起來說主要有:一是水稻託市價格還有下調的可能性,雖然目前國家還沒有公佈託市價格,但是不排除下調的可能,如果下調,預計下調幅度不會太大,應該在每斤分錢左右。二是目前水稻庫存量較大,據瞭解目前水稻庫存大約在1億噸左右,去庫存的任務還很重,在去庫存的過程中也會對現貨水稻價格產生不利影響。三是從目前購銷情況看,今年水稻下游購銷不購活躍,部分水稻產區託市收購陸續結束,也不利於水稻行情。



三、從目前水稻市場情況看,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優質優價比較明顯,優質品種粳稻能賣到1.7元一斤,甚至有的達到2元以上,而普通粳稻只有1.3元左右,相差很多。所以大家在今年的生產中,要注重優質水稻生產,以此提升水稻種植收益。同時,對於一些新改的水田,如果種植效率低,可以重新改回旱田。



總的來講,2019年水稻行情還是相對謹慎的,大家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生產,提高種植效益。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2019年稻穀的價格走勢將會如何發展?

這兩年稻穀價格持續走低,再加上種植成本提高,以及部分地區產量受損,農民種植稻穀的收益總體上也在逐年下降。目前,已經進入2019年,國內稻穀價格走勢較為平穩,部分主產省的託市收購仍在繼續進行,且隨著春節的臨近,大米走貨有所好轉。

目前,黑龍江東部地區普通圓粒粳稻收購價保持在2600元/噸左右;江蘇南京地區粳稻收購價2760元/噸,比本週初下跌20元/噸;江西南昌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2520元/噸,上漲20元/噸;廣西南寧中晚秈稻收購價2720元/噸,保持穩定;湖南長沙地區普通早秈稻收購價格2160元/噸,江西南昌2340元/噸,保持穩定。

從2019年稻穀價格走勢來看,糧小咖認為,一旦2019年產稻穀收購價格確定,再加上託市陳稻穀拍賣底價和拍賣節奏也確定的話,稻穀市場價格將圍繞這兩個底價水平以穩中偏弱運行為主。

一、稻穀是我國最主要的口糧品種,60%以上的人口是以大米為主食的,再加上近年來外賣行業等發展迅速,大米的口糧消費剛性增加,是支持稻穀價格穩定的主要支撐力。

二、稻穀價格自2004年來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但從2013年來由於託市收購每年都會啟動,受到託市主導的特徵越來越明顯。進入2019年,儘管國家在推動稻穀收購由政策性收儲為主向市場化為主轉變,但短期內仍擺脫不了託市收購和託市糧拍賣的主導。

這其中,需要關注的是:一方面,2019年產稻穀最低收購價格水平是否會繼續下調,下調的幅度有多大。另一方面,2019年國家對託市陳稻穀的拍賣策略怎麼制定,龐大的陳稻穀庫存如何消化。

在糧小咖看來,按照往常會在春節前後出臺的2019年產稻穀最低收購價格水平仍會繼續下調,但相比2018年的大幅下調,預計調整的幅度會比較小,每斤5分錢左右的可能性比較大。

三、農民種植稻穀的積極性在減弱,預計2019年主產區稻穀播種面積會繼續減少。無論是國家推進的供給側改革,調減非優勢產區稻穀的面積,還是農民因為種植收益下降而“自發”的減少播種稻穀面積,進而會影響到新稻穀的供應水平。


糧小咖


我只能這麼說,我們的農產品的價格你就不要想太高,今天去趕集,蘿蔔八分錢一斤,大蔥7塊錢一大捆,我們這裡的豬肉你知道什麼價格嗎,我說了你不信,我們豬肉價格不到6元,五花肉5.7元/斤,排骨才9塊,今天趕集的時候的,我們這裡不種水稻,但是你要說問水稻價格,我只能說好不到哪裡去,肯定不會漲。

今年行情

我們是如果看去年的行情,去年減產了不少,但是減產了價格卻也沒真的提上來,只有主產區種植大戶的一些水稻補貼,當時也是隻有單季種植100畝以上的才有,主要是為了彌補損失。而今年的行情是最撲朔迷離的,很難預測,為什麼真麼說呢。

①進口因素:大家都知道我們最近和米國就大豆的關稅問題進行磋商,而且我們還有可能首次進口稻米來緩解彼此之間的緊張氣氛,如果真的有這種方式來換取,那隻能看進口多少了,如果進口多,肯定會影響國內的價格。另外下面一張圖。

為什麼讓大家看這張圖呢?是因為這張圖是2019年1月1日起以後實施的新的進口關稅稅率,大家也看到了其中很多的稻米的互補產品,互補產品進口同樣也會造成稻米價格下跌,而且這只是暫時的,以後7,8月份還有暫商定的關稅實施情況,是有利於進出口商品的,有可能會進口稻米。

②情況穩定:如果我們的情況基本上穩定到了目前的狀況,也就是水稻的種植面積不會發生特別大的變動,我們的水稻的價格基本上是和今年的水稻價格是差不多的,畢竟需求量和供應量不會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


因此我們可以這麼預測,今年的水稻價格如果不下跌就是不幸中的萬幸了,所以大家應該心裡有一個準備就行了,就看進口多少了,看他們是如何商定的,就在這兩天就會出結果,同時有可能也關乎著到底是否進口稻米。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2019年的糧食價格比去年狂降每百斤二十元左右,保護價起動,但致今糧站不收,米廠糧販壓價,可能又會有很多種田大戶跑路。


種田老農


我簡單一點告訴你吧!普通水稻 價格不會太高繼續掉價那是一定的!去掉販子的到你那1.2元/斤好像就是挺好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