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高新技術企業高大上,誤解也是一籮筐

企業申請上市、掛牌新三板,總希望利潤高,所得稅少,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實現: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稅收優惠。企業應該加強知識管理,增加研發投入,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但諮詢服務中,發現很多企業對高新企業不瞭解,誤解很多,常見包括:

高新技術企業高大上,誤解也是一籮筐


1.等達到條件再申請

很多企業還在默默地努力,打算等到一旦條件具備了,立刻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的竟爭對手現在也不夠條件,可惜的是,但別人申請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獎勵,在政府的扶持下,企業研發費用投入力度明顯加大,技術研發進度加快,結果是別人比你先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申請高新,請從申請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企業開始,先接受政府的孵化,申請高新就會快很多,別再傻傻等待。

2.只有製造企業才可以申請

一想到高新技術企業,大家自然會認為都是製造型企業,工業企業。當得知某服務企業也屬於高新技術企業時,很多人不理解:這種沒有生產過程,只有服務性收入的企業怎麼也能申請為高新企業呢?因為人家也有很多專利,研發投入也很大。

3.只有工程技術才能申請專利

申請高新要看專利,一想到專利,很多人就認為一定是工程技術方面的專利,其實專利也可以是服務業務過程中的技術。例如:某公司從事人力資源測評業務,申請的專利包括“人力資源測評方法",這是一種服務方法,也可以申請專利。

4.沒有專利不能申請高企

申請高新,首先得有專利。如果企業有軟件著作權、生物新品種,這些也可以作為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依據。因此,凡是產品基於某些軟件系統,而系統又屬於目行開發的,或者企業是基於系統平臺對外服務,系統有著作權的企業都可以申請高新技術企業。

5.研發費用比例難以達到

很多企業被研發費用比例要求攔在了高新之外。首先,高新認定的研發費用範圍比較廣,包括直接研發發生的支出,也包括了間接支持研發發生的費用,企業不要混淆了認定高新和研發費加計扣除的範圍。其次,從2016年起,新的認定規定研發費用比例降低了。

6、投入研發費用太多不划算

有一個奇談怪論:投入高額研發,申請了高新,降低了10%的企業所得稅,不划算。投入研發是一種資本支出,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技術儲備,提供企業未來的竟爭力,與日常的消耗支出完全不同。降低企業所得稅是切實減少現金支出,減少所得稅支出,增加淨利潤。如果研發開發成功,竟爭力提升,還可以降低所得稅,何樂不為?

以上就是高新技術企業的誤解的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聯繫知千秋客服電話:4000-962-540。知千秋專注:註冊商標、商標查詢智能服務化平臺,平臺網址:www.zhiqianqiu.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