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那些想创业的大学生,最想听的是什么

在高校不缺的是激情和荷尔蒙,年轻人要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自由的工作方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考虑创业。在创业圈中流传着这样的话“创业都是九死一生”,足以说明创业是件艰难的事。对于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来说,那些“过来人”的经验,应该是他们创业前最渴望听的一课。

“随着宠物数量的激增和宠物消费的爆发,宠物经济在中国迅速崛起,作为宠物细分市场的新型板块,宠物培训尚在蓝海……”在冬日寒冷的一个下午,5位在校大学生在腾讯众创·菁英计划毕业典礼上,正热情洋溢地分享着他们的商业计划书。

那些想创业的大学生,最想听的是什么


那些想创业的大学生,最想听的是什么


商业计划书冠军组“小狗乖乖”商业计划书部分内容。

从市场背景到用户研究、从运营模式到盈利模式及财务预测,这份20页的“小狗乖乖”一站式宠物培训机构的商业计划PPT,吸引了台下在座者的目光。作为商业计划书冠军小组,五位成员分别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经过3个月的创业教育,带来的这份商业机会书颇有看点。

创业教育或是创业前不可缺的一课

在离毕业还有半年的时间,你会做些什么?是拼命刷公务员题海,还是已踏入工作实习的门槛。当然,还有一群在校生像前面那五位同学,已加入了职场训练营,为自己日后的职业方向做规划。

在这场为期3个月的“创业职场训练营”中,30位来自复旦、交大、同济、上财等15所海内外知名高校的在校学生,分别加入腾讯众创空间不同赛道的8家入驻企业,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进行2个月的实习。与此同时,每周会进行课程培训,包括导师创业分享;金融、咨询、快消等领域行业专家讲解行业通识;及腾讯内部的经理级导师进行产品、运营、市场等维度的职能分享。最后一周学员还会分组开启商业计划书培训,有资深投资人导师进行指点。五组学员的商业计划书还会进行路演,投资人评分后选出冠军组。

在为期2个月的初创企业实习、22门系列培训课程及商业计划书集训,最终25名学员通过考核。在结业大会上不少学员表示,通过培训对职场和创业都有了初步地认识,未来有可能会投入到创业中。

“实操,让我对创业有了立体的认识”

想听腾讯员工讲授职能课程,是上海交通大学研一在读生苑兆涵加入本次培训的初衷。在加入前,苑兆涵并没有创业的想法,学习管理咨询及互联网产品方向的他,希望通过培训课程,能多了解些互联网产品设计方面的工作内容,为日后进入职场做准备。

产品、运营、市场和销售等理论内容的积累,是苑兆涵这次培训中最大的收获。此次培训实习上,苑兆涵是在一家留学平台公司做产品设计的工作,或许因为时间太短,从中吸取的经验他感觉并不是很明显。“在学校是硬技能的探索,而实践是对软技能的探索。”不同于在校老师授课学生吸取知识的模式,工作中更多的是主动尝试完成,这是苑兆涵培训期间感触最深的一点。

对于复旦大学的蔡晨元来说,在这样的“创业职场训练营”中,随着课程培训同时也建立起了一个初步的创业框架。在为期3个月的培训中, 22门培训课程及商业计划书的集训打开了蔡晨元对职场的新认识。在此期间,他首次接触了商业的十大关系,也越来越清楚什么叫获客渠道,及如何摸清一个市场的营销模式。

在初创公司8周的实践,及每周五晚上导师的创业分享,让蔡晨元明白,如果真的要创业,从0到1考虑的东西有很多。在最后的商业计划书上,蔡晨元和他的团队选定了消费品(云南乳扇食品零售)领域。他希望让这个项目多参加些比赛,接受更多人的检验,说不定未来会有家云南乳扇食品店开在云南的某个街道上。

“在创者”给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创业拼谁熬得住

乡村笔记创始人汪星宇是这次培训计划的导师之一,汪星宇和学生们交流的时间较少,他一个月基本有26天都在各个乡村跑。2017年留学归来的他,同朋友一同创立了“乡村笔记”,为中国学生提供“乡村游学”,想帮孩子们补上乡村一课,同时也希望能给老乡们带来一点改变。

创业的这两年时间,汪星宇带着30多个城市的300多个孩子去过乡村。学员章璟作为实习生感受过他们的工作状态。“创业公司的实习不是螺丝钉的工作,我们告诉同学在做什么,同学自行匹配能做的工作。”

汪星宇自嘲是复旦国政系中“混得最差的”。“如果想挣钱的话,我应该安安静静的当个网红。”汪星宇认为创业不光鲜,拼谁熬得下去。他还建议同学,要创业就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只有热爱才能做久。另外,团队是创业的另一重要因素。

“创业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东西,需要拼资源,拼运气。”汪星宇说,大学生离开象牙塔时,很容易把创业想象成“我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事”。“其实不是,就像比尔盖茨说的,创业是给人感觉特别不公平的事。”

最好有两年创业公司工作经历

在蒙面的猫创始人沈英豪眼中,创业不分早晚,分心态。沈英豪就是“半路出家”,《鹿晗COS日本人气动漫角色,炸了评论区》、《这些动漫人物参考高考,清华北大那都不是事》蒙面的猫自2017年成立来,出了很多爆款文章。

成功没有偶然,在文章后,是沈英豪对95后粉丝的深入调查,包括去了解他们的爱好、家庭背景、和朋友的关系,以及心理状况等深层次的东西。在创业前,沈英豪做着和文创没有任何关系的外企工作,很多同事都不知道曾经自己身边就坐着一个百万加的博主。

后来沈英豪出来创业,爱好也变成了他的事业。在这次训练上,他希望那些在自己公司实习的学员,不要只会做基础工作,真正能学有所获。为此他抽出四天时间做培训,把一些核心及对学员将来职业发展有意义的东西告诉他们,重要的是教授创业的思维方式。

对于大学生创业,沈英豪建议每个同学在创业前有两年创业公司工作的经历。创业需要积累,这样成功的概率会更高。创业是个全方位的事,要求每个人不仅能当领导、还要会运营、人事、财务等等。

他建议,在迈出创业第一步前,要有个完整的思维框架。在进入市场上,要找蓝海,找各维度都能成为增量的市场,去把握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如果不懂市场,就要去学习,要成为行业内的半个专家。他提醒想创业者,切忌不是很清楚就贸然进入一个市场,这样失败的概率会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