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带兵打仗都是挂主帅姓氏旗,为什么不挂朝庭旗帜或者统一旗帜呢?

陈府小谛


氏族部落时期,部落战争会挂着带有图腾的旗帜标识自己一方;随着由部落到封建社会过渡,中央王朝对外扩张的时候,奉行的是打着天子的旗帜,上面会印着国号;再后来将军们通过不断的军事战斗经验,积累自己军中的威望,因此打上帅旗的军队无形中会对敌方形成威慑震撼。

古代军旗,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军队行动,很多需要军旗指挥。名将戚继光曾说:凡欲动止进退,自有旗帜金鼓。若旗帜金鼓不动,就是主将口说要如何,也不许依从。军旗图案多种,有的可以是图案,有的是国别,有的是姓氏,有的是官职,各不相同。如:上写“宋”,就是宋朝军队。“张”就是姓张的将军。在旗上绣图案,来源于古代图腾,象征着一种战斗精神,也祈望神灵的保佑。“熊虎为旗,军将所建,象其如猛虎。”久之,就演化出各种图形。

具体说来,古代中国军旗大致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一.联络旗:在行军时用于前军与后军的联系。

二.号旗:当军队冲锋时,号旗在哪里,士兵们就冲向哪里。由于号旗可以大量携带,以此来显得己方兵多将广,所以挥舞起来气势如虹,能鼓舞士气。

三.阵旗:古人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军布阵的方法。受天文星象启迪,结合五行,发明了“五行军阵”: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军前宜捷,前用朱雀;军后宜殿,后用玄武;军左为阳,左用青龙;军右为阴,右用白虎。

四.将旗:在战场上,军队分为五大营,即前营,中营,后营,左营,右营。将旗则代表各营将领,将领就在将旗之下,一般情况下,将领不会放弃指挥冲锋杀敌,否则会发生混乱。只要将领挥动己方阵营的旗帜,士兵就会立刻准备迎战。

五.牙旗:牙旗不论是尺寸还是重要性都是军队中最大的,古代出征祭旗就是祭的牙旗。打仗时,牙旗在哪里,表示主帅就在哪里,一旦牙旗被毁,就代表主帅阵亡,将全军崩溃。

今天我们谈论的就是牙旗,牙旗一般绣着主帅的名字,而不是国家的统一旗帜,这是为什么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将军的威信号召士兵作战

我们熟知的杨家将,岳家军,戚家军等,必是因主将取得了大量的军事战争成就,形成了自己的威望,士兵也愿意依附于其之下,为之卖命。杨家将中,自杨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为什么会有旗帜鲜明的杨家将,这是几代人的积淀,是信任,是托付,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也,任何想保家卫国的军人,不会不想着自己能成为岳飞、戚继光手下的兵士,因为他们知道跟着这样的大忠臣、大名将,可以保家卫国,可以建功立业,可以打出自己的天地。因此,岳家军旗一挥,戚家军旗一指,军士们自然是满腔热血,一心为国,勇往直前的了。

震慑敌军的作用

一个牛逼的将领对于一个军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根本就不需要打仗,敌军光是听说对方将帅的声望就有可能避而退之。但是如果挂上国家的统一旗帜,就不知道这支军队实力到底怎样。因为一个国家有英雄也有狗熊,狗熊不但不能打胜仗,连自己人都会不服比如,魏胜在海洲抗金之时,金人见到写有“山东魏胜”的旗帜就会“避之”。当然这种作用是有前提的,主将必须有足够的威望,不然也不会有用。

但是也不是不是所有的旗都能写主帅的姓氏。一是旗帜使用有严格规定。俗话说:军令如山。军队容不得马虎。旗帜是军队关键要素,更不会随便使用和更改。

一般情况下,只有主将后面的旗,才可以写姓。二是旗帜的本质是信号。因为旗帜比较鲜艳,容易辨认。但是,如果主将没有什么名声,把姓氏写上去,不容易辨认,就起不到作用了。比如:上面写个“关”,都能猜出来是关羽;写个“闯”,就是李闯王。您要写个“王”,嘿嘿,不知道了吧。三是旗帜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助威。吓唬敌人,鼓舞士气。如果主帅非常有名,把姓名往帅旗上一亮,己方士兵肯定备受鼓励,跟着名将打胜仗啊;对方士兵一看,打不过跑吧。但有时,由于战斗策略,也会偃旗息鼓,故意不打出旗号来。这就因地制宜了。


笔墨诗书


在古代,旗帜的主要作用,在于区别与指挥,而在这两个作用之下,明显的挂将帅旗要比挂国家或者统一旗帜更好。当然古代也不是完全不打代表势力的旗帜,只是相对要少得多。

区别作用

在古代的话,一般大军交战,侦查的途径主要就是斥候,也就是侦察兵,探马一类的,而大多数时候,双方的军队都存在比较显著的区别。比如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就是中原各个国家之间的军队也会有一些区别,这些区别来自比如军装,武器,习惯等等方面。对于有经验的斥候,这个是很好分别的。

而旗帜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反而不大,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你想想,要想假冒成千上万人的军装武器,这个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但一个万人军队也可能就几十面旗帜,要想伪造就容易得多了。如果以此来作为主要判别标准很容易出错,而如果不以它作为主要判别标准,反正都要检查其他的,那么它是否有就不重要了。

指挥

恐怕看古代小说都有看到这样的情节,只见中军帅旗一挥,大军向哪个方向出击。这里的旗帜就有指挥的作用。而在一个大的战场上,可能存在众多的将帅,前军统帅,中军统帅,后军统帅等等。

一旦大战真的爆发,阵势变动,那么士兵看谁的指挥了。很可能出现前军部分士兵所在的位置,隔中军帅旗比前军帅旗更近,这个时候,如果前军帅旗命令后撤,中军帅旗命令顶上,一旦看错,那不就一塌糊涂,所以帅旗一定要有区分,哪怕是同姓的统帅都会有比如相伴的飞虎,飞豹一类不同的旗帜区分。

而通过姓名旗,主帅也可以比较容易的判别战场上某一区域是谁在,通过帅旗的移动判断出局势如何。如果都是国家旗,一旦场面打成混战,主帅看着一片国家旗在晃,谁知道哪个是手下哪个将军的。那时候可以没有手机,一个电话就解决了,这不就耽误事,耽误指挥了吗?


叶飘刀


中国古代的军队建设是私募国征,在没有国家征用前,他们是以私人形式存在的,旗帜上自然是自家将帅的姓氏。

国家征战一般组成集团军,主旗一定是国号,副旗还会延用私家军的名号。

这种体制的好处是国家负担相对较小,但在联合作战时难免为保存实力而不能同心协力,并产生矛盾。

比如我们熟知历史上的"杨家将"和"潘家军",还有那位大将霍去病在和舅舅卫青的"卫字军“在协作过程中也无法回避这种缺陷。


骊山瓦人


朝廷旗是皇上御驾亲征才挂的,一般都是龙旗


葉落風塵


国家队和俱乐部的区别……


一丁千木


将在外,从将不从君!故而用将军姓氏旗,以树立将军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