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如果還沒搞懂這些術語,你要做的不是立即購買保險,而是馬上腦補

有一次,小編和朋友一起聊天的時候,無意中聊到了購買保險這件事情上。朋友說出了自己在購買保險的苦惱,有一次朋友身邊的保險代理人給他只做了一份計劃書,朋友拿過來一看除了數字之外,剩餘的幾乎全部都是保險的專業術語,由於這類術語表述的比較正規和嚴謹,因此朋友看起來煞費腦筋,最後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暫時擱置了購買保險的計劃。其實不光是小編的朋友,絕大多數的人面對這些名詞或者術語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此小編只能說如果還沒搞懂這些術語,你要做的是不立即購買保險,而是馬上腦補。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腦補哪些保險合同中常見的保險術語和名詞。

如果還沒搞懂這些術語,你要做的不是立即購買保險,而是馬上腦補

第一責任免除。通俗一點講就是哪些情況是保險公司不能保的,保險公司設置責任免除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第一方面是提高客戶的自律能力,另外一方面規範客戶的理賠行為。其中主要包括因故意(自殺等),或者高危行為(如酒駕),以及非可抗因素(如戰爭)引起的事故,保險公司可能不予賠償。

第二免賠額。顧名思義就是不會賠償的額度,這種情況下保險公司在某個費用區間內,不予賠付。一般來說醫療類的保險會有這種的條款。比如常見的醫療險會規定,1萬以內的醫療費用由被保險人承擔,超過部分才由保險公司承擔。

如果還沒搞懂這些術語,你要做的不是立即購買保險,而是馬上腦補

第三猶豫期。又稱為反悔期,顧名思義就是這段時間內,客戶可以選擇退保。一般保險公司規定在10~15天左右。這段時間如果你不想投保了,只需要扣除10元左右的工本費以後,就能無條件拿到投保時所有保費。若一旦超過猶豫期,保險公司則要扣除保障成本,指生返還剩餘的現金價值。

第四等待期。指在保險合同生效的指定時間內,即便是投保人發生了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被保險人也不能獲得保險公司食物賠償。絕大多數的重疾險都有等待期,一般規定早合同簽訂後,需要等到90天-180天后才可以正式生效。若多次賠付,賠付間隔需在半年到一年不等。設立等待期的目的一方面在於防止別有用心的人故意騙保,另一方面也在於降低保險公司賠付壓力。對被保險人來講,等待期越短越好。

如果還沒搞懂這些術語,你要做的不是立即購買保險,而是馬上腦補

第五保單現金價值。是指客戶繳納的保費,在扣除投保成本後剩下的錢,一般會有利息收益。這裡所謂的成本主要是指保險公司的保障成本,以及僱傭推銷員發放的佣金等,或者你也可以理解為扣除手續費後存在保險公司的錢。現金價值的多少取決於投保週期和保險產品自身。

第六職業要求。按被保險人所從事職業的危險程度,來決定能否投保。目前,國內職業按危險程度由低到高分為1~5類,以及最高的拒保類。因此大家在投保前,一定要跟保險公司確定好自己的職業類型。如果選擇了與職業類型不符的產品,或者職業類別填寫錯誤,一旦發生了理賠,保險公司有理由拒保。

如果還沒搞懂這些術語,你要做的不是立即購買保險,而是馬上腦補

第七保費豁免。是指當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具備某種保險公司約定的情況時,保險公司允許投保人可以不用再交剩下的保費。比如很多重疾險都會在條款中註明哪些情況下可以豁免後期的保費。舉個例子某款重疾險合同約定,一旦被保險人在保障期內身患輕症,在完成賠付後若合同繼續有效,則豁免投保人剩下的保費。這對剛交保費沒多久,就觸發豁免條款的人很划算,可以省下不少筆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