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明朝有个清官,比包青天功绩更大,死前留下诗句,流传至今

明朝虽然不是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但也是个比较有特点的时代,令人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明朝的宦官们往往很受皇帝器重。说起太监,那都是无根的人,失去了男人的自尊以后,权力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寄托。明朝中有两个太监最初名,一个成为永载史册的人物,他就是明成祖时期的马三保,也就是七次率领大明舰队下西洋的郑和。另一个是遗臭万年的魏忠贤,此人权势熏天,把持朝中,排除异己,直到崇祯皇帝即位后将他一举铲除。

明朝有个清官,比包青天功绩更大,死前留下诗句,流传至今

当然,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个人并不是宦官,而是明朝时期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大清官。说到清官,宋朝的包拯算得上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此人一生刚正不阿、秉公执法,被誉为包青天。那么提起明朝的清官,很多人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海瑞。此人一生清廉,严惩贪官污吏,多次平反冤假错案,严禁贪污受贿,推行一条鞭法,在民间同样拥有“海青天”的美誉。然而,明朝其实还有一个清官,比上述两位能力更强,只可惜结局比较凄惨,此人就是于谦。

明朝有个清官,比包青天功绩更大,死前留下诗句,流传至今

于谦是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时期的朝廷命官,在明英宗时期曾经发生过一个非常耻辱的事件,那就是土木堡之变。当时,明英宗宠信太监王振,而且年轻气盛,想学自己的老祖宗一样干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他就听从王振的建议,御驾亲征,攻打北方的瓦剌。打仗可不是儿戏,明英宗此前从未有过战争经验,却不愿听从那些武将的建议,反而是放权让太监王振去指挥数十万大军。

明朝有个清官,比包青天功绩更大,死前留下诗句,流传至今

结果,数十万明军全军覆没,明英宗成了瓦剌的俘虏。皇帝被敌人活捉,大明王朝立刻没了主心骨,朝堂上顿时乱成一团。在这危急时刻,于谦挺身而出,主持大局,先让朱祁钰立刻登基成为明代宗,稳定局面,接着组织力量抵挡瓦剌的进攻。在于谦和石亨等文臣武将的精诚合作下,明军击退了瓦剌大军,并且迎回了太上皇朱祁镇。如果当时没有于谦的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想必明朝早已溃不成军,京城也会沦陷,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明朝有个清官,比包青天功绩更大,死前留下诗句,流传至今

所以说,于谦作为明朝的清官,所取得的功劳绝对要大于海瑞和包青天,只可惜于谦却落得个悲惨下场。明代宗死后,太上皇朱祁镇又重新夺权登上帝位,可他却宠信曹吉祥和石亨,对于谦深恶痛绝。因为当他成了瓦剌俘虏以后,是于谦带头拥护朱祁钰当皇帝,虽稳住了朝局,可在朱祁镇看来,于谦这种行为就是对自己的背叛和大逆不道。所以,朱祁镇再次当皇帝后就拿于谦开刀,处死了他。但是,于谦在被砍头前,为了表达自己的冤屈,就留下了一首《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名句流传至今,京城百姓见到于谦被杀也都纷纷下跪痛哭,可怜于谦一身清廉,为国为民,却落得个悲惨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