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我省6個貧困縣(行委)已摘帽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青海新聞網訊 9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改革開放40週年第9場新聞發佈會,省扶貧開發局副局長盛宗毅就5年來我省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進展和成就作新聞發佈。

據介紹,2013年以來,全省累計減少貧困人口90.7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26.4%下降到2017年底的8.1%,首次降到個位數。目前,6個貧困縣(行委)已摘帽。貧困地區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5364元增加到2017年的9462元,年均增長11%,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攻堅責任不斷壓實,頂層設計日臻完善。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為“雙組長”、3名副省級領導為副組長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堅持8名省委常委包戰區督戰、39名省級領導聯點督導層層包片結對的責任制度;形成了貼合我省實際、具有青海特色的“1+8+10”脫貧攻堅政策體系,並有效搭建全省脫貧攻堅“四梁八柱”,政策體系基本完善。

——脫貧保障務實有力,攻堅基礎全面夯實。我省在全國率先推行民政低保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推行扶貧資金切塊到縣、項目審批權下放到縣,開通“精準扶貧金融服務熱線”,較早推行金融主辦行制度,為基層360鄉鎮配備專兼職扶貧幹事。同時累計抽調400餘名懂項目、會審計、熟悉農牧工作的人員充實到各級扶貧系統,先後兩批選派第一書記和扶貧(駐村)幹部1.49萬名,脫貧攻堅隊伍力量得到有力加強。

——貧困群眾穩定增收,造血功能得到提升。通過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加大技能培訓力度,加大生態扶貧力度,加大創業支持力度等四個方面,全省實現累計培訓貧困農牧民7.4萬人次,穩定就業率達到60%以上;29個縣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工程,在208個村實施鄉村旅遊扶貧項目,全省累計實施光伏扶貧項目720兆瓦;累計開發生態公益性管護崗位16萬個,安排貧困戶4.7萬人;開發環境整治、治安管理等公益性扶貧崗位2000餘個,實現勞務收入1.78億元,人均增收4200元;扶持1100餘名青年創業,帶動8017名貧困人口和青年人就業增收。

——行業扶貧持續加力,民生短板不斷補齊。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近三分之二的農牧戶住房得到根本性改善,90%以上的貧困戶有安全住房。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十三五”搬遷任務的91%;推進“控輟保學”工作,2.36萬名輟學生重返校園,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2%。實行“六減十覆蓋”政策舉措,將大病集中救治擴大到14個病種,大病醫療保險起付線由5000元降至3000元,紮實開展“三個一批”健康扶貧行動,貧困人口住院費用自費比例下降到平均6%。同時,各行業部門累計投入行業扶貧資金157.7億元,深入實施十個行業扶貧專項行動,著力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短板。

——扶貧理念深入人心,攻堅合力更加凝聚。建立了各級幹部聯點、定點幫扶、結對幫扶、“一聯雙幫三治”等工作機制,實行掛鉤扶貧。10.9萬名黨員幹部與16萬貧困戶結對認親,13家中央定點扶貧單位、2500家省市縣定點扶貧單位與1824個“三類村”建立了幫扶對子,428家民營企業(異地商會)與577個貧困村建立了結對幫扶關係,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14.5億元。同時,紮實推進對口支援工作,爭取國際農發基金貸款7.13億元,啟動實施青海六盤山片區扶貧開發項目,惠及12.8萬貧困人口。

——區域扶貧成效明顯,深度攻堅推進有力。著眼我省不同類型地區扶貧開發實際,按照“瞄準最困難的地區,扶持最貧困的群體,解決最緊迫問題”的思路,先後實施了青甘川交界地區、海北藏族自治州牧區農事隊、同德縣、興海縣南部三鄉特殊類型地區扶貧攻堅。(青海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