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品讀史記,韓信到底有沒有三分天下的實力?成熟的思維太重要了

品讀史記,韓信到底有沒有三分天下的實力?成熟的思維太重要了

今天我們從重返那段歷史的歲月征程來看一看,說一說,歷史上的韓信的一些事,主要探討一下以下問題:

成皋之戰中,韓信為什麼會被奪權?

公元前205年五月,開始了持續了兩年三個月的成皋(chéng gāo,又叫虎牢,今河南滎陽境內,地勢險要,是防守關中的軍事要地)之戰。史記記載,六月項王圍進成皋,漢王倉促逃出,逃到了韓信張耳在武修的軍事駐地。並且直接在臥室就沒收了兵符,韓信被任命為國相,去攻打齊國,自己則調動韓信的主力部隊,與項羽交鋒正面堅守對峙不出。

這件事想來甚是蹊蹺,什麼也沒說,在睡夢中,韓信的部隊指揮權就這麼沒了。且不說劉邦是不是故意為之,或是本身就對韓信設有防備,單單這一個舉動上就可以看出,韓信在劉邦心中的地位(或者說在劉邦集團中的地位),甚至不屑商量,面都懶得見了。

品讀史記,韓信到底有沒有三分天下的實力?成熟的思維太重要了

韓信成為劉項取勝的關鍵因素

韓信在進兵途中,就聽說齊王已經歸降。聽取謀士蒯([kuǎi)通的建議,越過黃河,繼續攻齊,齊王田廣只得逃跑。後又打敗前來救援出國的二十萬楚軍,殺死了項羽的戰將龍且公元前203年,降服了整個齊國,佔領了楚國東北方大部地區。漢王想合圍楚軍,就必須需要韓信的支援,項羽想擺脫自己不利的對峙局面,就必須爭取韓信的支援。此時,韓信成為了劉項雙方決勝的關鍵因素。

這件事,韓信這裡認為是化被動為主動的絕佳機會,有資格去找劉邦叫板的機會。向劉邦提出出兵的條件作為交換,至於劉邦心裡怎麼想,似乎韓信沒有琢磨透。這也不全願韓信,帶兵沒有敗過,玩心機還是差一些,跟劉邦真的不是一個等級的。劉邦什麼時候說話算過數,這麼看的話,韓信真的太嫩了。從後面的事實也可以看出,劉邦有的是手段。

品讀史記,韓信到底有沒有三分天下的實力?成熟的思維太重要了

韓信到底有沒有三分天下的實力?

這個問題分析起來有些複雜,我們已經無法得知最原始的想法,不妨猜測一番,分析一下當時韓信面臨的情勢和處境。

史記中記載,項羽與漢王對峙廣武,漢王卻堅守,項羽擔心自己腹背受敵,兩面夾擊,派武涉(今江蘇人,和項羽算是老鄉吧)遊說韓信,反漢連楚。韓信原在項羽處,卻沒受重用,照理說,此時,完全有叫板的資格,但是韓信辭謝了。隨後,蒯通也來規勸,他的提議是三分天下,項劉都不受傷害,建立三分天下的局面。韓信不是沒有想過,“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考慮了幾天,“韓信猶豫不忍倍漢,又自以為功多,漢終不奪我齊,遂謝蒯通。”

品讀史記,韓信到底有沒有三分天下的實力?成熟的思維太重要了

​韓信到底是怎麼考慮的呢?首先從自己的實力來看,自己的實力不足以三分天下,並且不久之前,還被漢王偷偷拿去了兵符,自己的手裡軍隊實力有限,別忘了,龍且的二十萬楚軍,是用計阻截濰水水道,水淹大半楚軍取勝的,可以看出,當時自己手裡的部隊人數,至少和楚軍不是一個級別的,至少正面交鋒是對韓信不利的。如果龍且聽取當時有人建議的持久戰,借齊王的威望收復齊國的話,韓信不一定能贏。至於站隊問題,韓信還是站在漢王一邊,項羽對自己也不被重用,錯誤的堅信認為漢王不會攻打自己已經承認封立的齊國。這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與其這樣,還不如有一塊封地,就挺滿足了。

我們都看得很清楚,這次韓信真的押錯了寶,或者說自己的慾望戰勝了理智,或者說自己沒有自知之明,或者即使劉邦不想殺韓信,不等於別人不會。也許,權利與慾望駕馭不了的時候,就要懂得放手,說著容易,能做到的真的是智者了,太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