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董明珠造芯,胜算几何?

中兴通讯危机,引发舆论对中国企业过度依赖国外芯片的担忧。这个时候,一批有担当的中国企业家站了出来。

董明珠造芯,胜算几何?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是放出豪言:“做芯片坚定不移”。如今,格力电器造芯之路有了实质性动作。一家专注于芯片设计的实体公司于日前注册成立。

董明珠造芯,胜算几何?

董明珠的新目标

董明珠造芯,胜算几何?

称霸空调行业之后,董明珠不断展示她对新领域的野心。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董明珠的每一步棋,都引来舆论广泛关注。

这次,在中兴通讯危机发生之后,她又瞄准了芯片。董明珠公开表示,哪怕花500亿元,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格力要长期持续发展,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对此,她认为,“企业不能简单地考虑,做这个项目能赚多少钱?要考虑通过这个创新,能不能让企业可持续发展。”

不过,董明珠巨资研发芯片的计划,遭到了德意志银行亚洲区前主席、汉德工业促进资本主席蔡洪平的公开质疑,“董明珠真的不懂科学,这是一个漫长的科学,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全球化的合作,我觉得这个东西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和引导。”

面对质疑,格力电器进军芯片领域仍然取得实质性动作。8月14日,一家名为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董明珠。

作为格力电器刚注册的公司,珠海零边界主业是芯片设计,主要围绕空调使用的芯片进行研发。

投入巨资研发芯片,董明珠打的什么算盘呢?董明珠曾经公开表示,格力一年在芯片采购上要花大约40亿元,这些芯片大部分依靠进口。因此,格力研发芯片,其目的还是在于进口替代。

格力造芯有戏吗?

董明珠造芯,胜算几何?

这几年,格力电器在多元化的路上,衔枚疾进。不过,董明珠在探索新领域的过程中,也是频频遇阻,外界质疑声也越来越多。过去几年,董明珠先后尝试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然而,这两个领域的举措,尚未换来理想回报。

在银隆仍未走出沼泽地,格力手机销量也欲说还羞的时刻,董明珠造芯,胜算几何呢?

相对来说,芯片研发无疑是更具挑战性的领域。高端芯片的研发,不仅投资巨大、周期漫长,而且对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可以说是一个高精尖的行业。

不过,董明珠在格力电器2017年股东大会上透露,格力已在芯片领域研究了3年,小有成就。目前格力电器的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产品已经对外进行销售,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工业机器人的需求。

对于董明珠造芯,外界却并不看好。

华为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150亿到200亿美元,对于研发有着切身体会的任正非表示,高科技不是基本建设,不是砸钱就能成功,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芯片急是急不来的”。

就连格力电器前董事长朱江洪也公开表示,“做芯片需要积累,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的事情。”

虽然格力布局芯片符合其多元化战略,但自主研发芯片困难重重。这对年过六旬的女强人董明珠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人生考验。你觉得,董明珠的芯片梦,靠谱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