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梨花體詩人"趙麗華與“腦癱詩人”餘秀華誰對詩歌的意義更大?

Mr莫逸文


十八九歲的時候,我夢想成為詩人!我的偶像是北島,顧城,舒婷,汪國真等詩人,我也寫了好多別人看不懂,我也不知所云的現代詩,朦朧詩,天天胡思亂想,最後耽誤了學業,名落孫山!還得了焦慮症,強迫症,差點自殺!後來我才知道,還有一叫海子的高才生也因為寫詩而得了抑鬱症,最後臥軌自殺!還好,我後來醒悟了,就尋求自救,最終發現了佛經,按照佛的教誨,我走出了困境,心境開朗了,生活也改善了!


nmsqz168


新生事物的出現,都有其必然性,都會是一縷拂過的清風,清風吹送,即有一份新穎的爽意,也會附帶一層嶂眼的囂塵。

不是嗎?"梨花體"教主不凡大批追隨者,拍磚者也不計其數;"腦殘"詩人更不缺追捧者,鞭撻聲也不絕於耳……請不要用否認的態度面對,要看到積極的一面,這很重要。

此事種種,當論定為不可多得的好事,這樣的事越踴躍,說明文化圈越雀躍。

傾聽風聲,感受鶴唳,就是一道值得賞閱的景觀。

不需要覓取一個真實的結果,事件的過程本身已經形成一種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新時代的文化現象,需要這樣的力量,需要這樣的力量層出不窮……




夾縫中的詠歎調


最粗暴簡單的解釋,趙麗華的詩歌很差,基本上是譁寵取寵,如果從文學史上判斷,大概激不起任何反應。餘秀華的詩歌比現在大多數的詩人都好,只不過很多詩人都不承認,尤其男詩人。如果從文學史上來判斷的話,我希望我們能夠記住餘秀華是因為她是一名優秀的女詩人,而不是腦癱詩人。腦癱詩人這個說法,激發人們的反感和同情,反而讓我們忽略餘秀華在底層生活的苦難早就出對生活最深刻的領悟,這些苦難並未打垮詩人,昇華為生活的智慧和文字,構成了她詩歌中很閃光的元素。

更專業的詩歌分析,留給評論家,我突然想起餘秀華剛火爆的時候,發生在身邊的一件小事,順便聊一下。

被媒體炒作的“腦癱詩人”餘秀華火爆之後,我收到了一位家境優越,做珠寶生意朋友的信息。她說讀餘秀華的詩歌讓她感到“不適”:“她應該先把自己照顧好,再去寫詩。家裡人也不幫她治病嗎?”

我不知道如何解釋這種寫作的困境。我並不認為餘秀華的詩歌有多麼優秀,但是我從媒體採訪的隻言片語中,也能感到這是一個在生活的困難中磨礪,日漸清醒的女性。也許她身體的殘疾只能讓她的精神世界更加的豐富多彩。她的詩歌源自她的生活,她苦難的人生。但是從她爽朗的笑聲,以及坦率而毫不做作的談論自己寫作某些性禁忌的主題中,感受到她思想上的健康。當然,詩人並不必然就要生活在苦難中,但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選擇人生的時候,只能從宿命的寫作中發掘這種人生中豐富的意義。

很多人並不瞭解苦難的意義。苦難不是選擇,是宿命,是無法逃離的人生。生理上的殘疾,讓人會愈加註意到精神上的尊嚴。也許,閱讀她詩歌上的“不適”,不是因為她的詩歌,而是因為“腦癱詩人”不應該這樣寫作詩歌。無論是用階級差異,還是用女性視角,都無法讓這位健康的,環境優越的朋友感受到苦難與詩歌之間的關係。

“何不食肉糜?”說出這樣話的人,不用去讀餘秀華的詩歌。閱讀只能讓她困惑,因為她無法理解人生還有無法選擇的苦難,而這苦難在絕境中發出的吶喊,通過優雅從容的書寫,完成了某種神聖的蛻變:鳳凰的涅槃。

我並不覺得餘秀華的詩歌很優秀,但是餘秀華比很多健康的詩人更優秀,這是真實的。


說書人思鬱


我來模仿一下:

毫無疑問

詩歌被你們

強姦後變成

得了性病的

妖怪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揍你》

其實,作死和作詩在你看來是差不多的,

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

無非是這力催開的快感,

無非是這快感虛擬出的刺激,

讓你們誤以為詩歌在重新定義。

大半個中國,什麼都在發生:

斯文可以頂在牆上,

文學淹沒在新式的茅坑裡…

一些不被關心的思維絮亂者和自稱現在詩人們

一群在嚎叫的鬣狗和蜜獾

我是忍無可忍想去揍你,

我要把無數被你蹂躪的漢字

捏成一個鐵拳去揍你

當然,我一定帶著璀璨文明的驕傲

把出離的憤怒化成對神聖尊嚴的守護

把一個和敬事房類似的手術室

當成詩歌淨土的最後烽火臺

而他們

都是我去揍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老夫愛國


慚愧,在此之前從未得知兩人的大名,更未拜讀過相關的大作,至於何為梨花體詩人,何為腦癱詩人,也是一無所知。

於是乎,趕緊去百度一下兩人的事蹟和詩作。

或許是因為小子對於現代詩歌涉獵不多,或許是因為境界不夠,讀完兩人相關的一些詩之後,完全是一頭霧水——這真的是詩歌嗎?

在某個百科裡,可以看到有這樣的一段介紹:發端於網絡的“趙麗華詩歌事件”由於波及之廣、影響之大、持續時間之長,被媒體稱為自1916年胡適、郭沫若新詩運動以來的最大的詩歌事件和文化事件。

這又不禁讓人疑惑——確定沒有搞錯?隨便一件網絡炒作的事情都可以稱之為“詩歌事件”和“文化事件”?

在瞭解什麼是梨花體和腦癱體詩人之後,恕小子直言,這兩種只能算是打油詩一類的詩(口水詩),卻不能稱之為“詩歌”。

何謂詩歌?在我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代一般統稱為詩歌。它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詩歌是怎麼產生的?有什麼特點?古時候,古代信息技術不發達,人們從這一個地區到那一個地區傳遞信息都非常不方便,於是他們將寫好的詩編成歌,而詩歌就從人們的口中傳遞。所以,詩歌是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

《尚書·虞書》記載:“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記載:“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以入樂與否,區分歌與詩,入樂為歌,不入樂為詩。詩從歌中分化而來,為語言藝術,而歌則是一種歷史久遠的音樂文學。

簡單地理解,詩歌是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和富於音樂美的。並不是將幾句分裂組合,排在一起就叫做詩歌。

以上,小子認為,既然不是詩歌,自然也就談不上有什麼意義和影響,更沒有誰大誰小之分。


茶館閒聊


趙麗華和餘秀華,是近些年來詩壇裡聲名鵲起的兩位女詩人。

兩位在網絡上都引起了很大的議論,不同的是,人們議論趙麗華,更多是以嘲笑心態,質疑“梨花體”是否為詩。

其實,我並不想將兩人來作比較,在我看來,兩人是有云泥之別。趙麗華的“梨花體”根本不能稱之為詩,甚至“散文詩”、“口語詩”也不能算。我不論她寫這些詩,是否是出於對經典文本的一種反諷,或者是詩歌語言的另類探索。

至少,就詩歌語言的最基本的藝術性,都毫不具備。完完全全是大白話,而且是沒有營養的大白話,根本沒有必要去解讀,這是一種走火入魔的極端。

如果你非要把它歸類為詩,那我只能講,梨花體既沒有藝術性上的創新,也沒有詩歌語言上的創新。口語化和簡單斷句,這從古至今,都算不得是創新。


再來說餘秀華,她廣為人知的那首《穿越大半個中國來睡你》,其實也引起了很大爭議,有人覺得惡俗,有人覺得情感僨張,充滿力量。

但無論你覺得惡俗也好,還是新穎,不能否認一點的是,這首詩是具有詩歌的特質的。

女人是感性的,詩歌也是讓人感性的,當一個感性的女詩人,寫下這首詩的時候。外人或許可以僅從詩歌本身去看它,去解析它,但她老公就應該注重詩人本身的心靈了。很可惜,她的丈夫是個粗人,並不懂詩。餘秀華因為自身殘疾的緣故,而被迫嫁給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民,其實這也沒什麼。關鍵是他不懂她,以及她的詩歌,兩人在精神層面是無法交流的。本身兩人的嫁娶關係,就並非建立在情感基礎上。自然,對於餘秀華來說,在感情和精神方面,都得不到基本的尊重和滿足。

因此,在餘秀華的很多詩歌裡面,都能看到那種或激烈的、或赤城的、或純真的情感訴求及表達。這首《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就是其中之一。

餘秀華曾談過自己對詩歌的態度:

我從來不想詩歌應該寫什麼,怎麼寫。當我為個人的生活著急的時候,我不會關心國家,關心人類。當我某個時候寫到這些內容的時候,那一定是它們觸動了,溫暖了我,或者讓我真正傷心了,擔心了......作為我,一個殘疾得很明顯的人,社會對我的寬容度就反映了社會的健全度。所以我認為只要我認真地活著,我的詩歌就有認真出來的光澤。

古語有云:“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餘秀華對詩歌的態度,以及創作詩歌的內在動力,是來源於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的訴求和啟發。

因此,她的《我愛你》、《給你》、《人間有情也無情》、《我想要的愛情》、《面對面》、《人到中年》.....




看完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她的詩並非是單一的對感情和慾望的訴求和表達,而是極力呈現出一位有著豐富複雜、個性鮮明的女性主體形象。 

當然,她的詩歌也並非囿於人間情事,還有許多清新可喜的田園式的質樸詩歌。比如《在田野上打柴火》:

還有描寫農村日常生活的詩,《下午,摔了一跤》。

她把一些生活細節,瑣碎小事,都可以用藝術化的語言,詩意的表達出來。

從作品的本身角度而言,餘秀華的詩歌,並非是一流的詩歌,甚至部分作品,難登大雅之堂。但她的詩歌具有充沛的力量和感情,語言也具有詩的靈性。

從作品之外的角度而言,餘秀華及其詩歌,能夠影響更多中國女性,去關注和審視自己的內心。就女性詩人,或者女性詩歌方面而言,餘秀華詩歌對情感、自由、人生的大膽精神追求和強烈的自我表達,是有著積極的影響力的。

因此,餘秀華,即便沒有其他詩人做對比和參考,她的詩歌本身就對新詩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楚雲卿


人是視覺動物,如果這兩位“華”長得傾國傾城,讀她們詩的時候,會不會是一另外的感覺和評價呢?

傾國筆下的“”梨花體”。傾城筆下的“穿越大半個中國來睡你”。

我想一定會出現與今天評論上不同的結果。

同一首詩,一個普通的皮囊和一個好看的皮囊寫出來,給人們帶來刺激和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白玉公子


以目前情況來看,二者應該對詩歌的意義都不大。

二者的文字也許有可讀之處,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對現代詩歌的評判標準很模糊了。

先看一看餘秀華的這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大半個中國,什麼都在發生:火山在噴,河流在枯/一些不被關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頂鶴/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我是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當然我也會被一些蝴蝶帶入歧途/把一些讚美當成春天/把一個和橫店類似的村莊當成故鄉/而它們/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

看過之後,說實在的除了“睡你”兩個字被無限放大,我實在沒讀出什麼來。難道說一個人,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他的終極目標是突破所有就是為了睡另一個人嗎?直白還則罷了,意義上則有點狹隘了,這首詩竟還被人稱道,實在。弄不懂這時代的評論詩的標準。即使這首詩真好,餘也稱不上是詩人。如果發表一首兩首詩出幾本詩集便是詩人,那詩人這稱謂也太不值錢了。因為詩與詩人都需要時間去驗證的。我覺得,餘的詩之所以出名,一小部分是文字尚可,一大部分是她的殘疾。她被她的缺陷拔高了。

至於趙麗華的梨花體則是屬於順口溜範疇吧。

《 想著我的愛人》我在路上走著/想著我的愛人/我坐下來吃飯/想著我的愛人/我睡覺/想著我的愛人/我想我的愛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愛人/他肯定是最好的愛人/一來他本身就是最好的/二來他對我是最好的/我這麼想著想著/就睡著了

這能算詩嗎?如果她的文字都稱不上是詩,趙麗華能稱上詩人嗎。

如果真要說出點意義,我只是覺得現在是個經濟掛帥的時代,人們的思想渴望變革,渴望叛逆,渴望赤裸裸,人們在經濟大潮中疲憊了,不想在文字裡勾心鬥角,只想直白,只想坦誠,只想近距離,而她們兩個的文字符合了這種需求。有人曾將她倆與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袖胡適做比,雖有點過,卻也真有相似之處,胡適雖是大文學家,但那時的胡適的詩就是口水詩。看看這幾句話:“那有貓兒不叫春,那有蟬兒不鳴夏,那有蛤蟆不夜鳴,那有先生不說話。”這就是胡先生的第一首白話詩。

胡適做為詩人是不成功的,但引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白話詩也迅速的成長茁壯起來。但願二人也與新文化所提倡的白話詩一樣,以此為契機,迅速的成長起來,豐富起來,完善起來吧。


萍風竹雨123


要說意義,那就是辱沒詩歌,作踐文化,無底線作屍,不知羞恥,放浪形骸,汙人眼睛,敗壞文壇風氣。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有好事者重口味,就好那一口。品嚐之後,砸吧著嘴巴,街市上打噴嚏,流行感冒,發燒咳嗽,時髦得不要不要的。

狗尾巴花,彼此彼此,上不了正地,插在糞堆上合適,誰喜歡誰採去。提醒起鬨的小心點,不要滑倒在堆堆旁,被她趁勢睡了,後果很嚴重——一不留神成了屎殼郎,進入一個屎意的輪迴。






我無力和無意評價兩位詩壇“前輩”,我也不知道做到“家”,應該什麼級別。我永遠是詩歌愛好者,我一直的觀點寫詩很難。很多靈感一現的文字許久之後,我都感覺不咋地,雖然我也寫不出。

我從側面來表達我對“詩”的觀點。任何題材的一篇較好文章,除了文字基本功因素外,(我基本功都差),都需要有三種因素:有良好的中心思想(主題);具備四種美之一(文字美、內容美、意境美、心情美);有內涵或有外延。

我不是理論者或理論家,但是我卻知道應該要明白“詩”,包括哪些種類,應該怎麼發展。古代的“詩、詩歌、詩詞”是有嚴格標準和定義的,所以很難學很難發展。自白話文出現後,現代詩如雨後春筍,嗖嗖地生長蔓延。突然想起上學時學過的現代詩《信天游》和《周總理,你在哪裡》來,這都是值得流傳的現代詩。當然還有其它。

詩歌是要發展的,古代也有不入流的打油詩,說句實話,古代也有隱晦詩,淫、穢詩。“百花齊放”肯定要執行的。記得上學時學過現代詩歌種類有抒情詩,敘事詩,哲理詩、長篇詩等。能夠自成一體眾人模仿首先值得表揚,但是一篇好詩或好文章,是不能少了上述三種因素的標準。(純個人觀點),只要有這三條我都覺得好。

我曾經評論過《一個人在田納西》等。我這樣以為,表達了作者“去了某個新地方後,既感到孤寂又感到驕傲的心情”。說句實話,我沒有真正讀過和研究過兩位“詩壇前輩”著作,只是最近才知道有這兩位名人。通過別人提供的她們篇章,除了傳統分類,我想給她們的詩歌增加幾個類別:“露骨詩、口水詩、不是詩”。(不一一舉例說明,木有空)。

又突然想起散文詩來。散文詩,是散文一樣的詩,詩一樣的散文。嚴格地講這是四不像的東西。既不是散文也不應該在詩裡面。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靈感一現,冒出一個詞來:“詩一樣的語言而已”。所以在我增加的分類有一類叫做“不是詩”。

為了應對這個問答,我在文章裡寫了一首不長的詩,希望大家去指導。我希望詩歌發展的更好,因為我是詩歌愛好者。最後感謝友們閱讀。以上觀點,無意無力評論誰好誰不好,願拋磚引玉。

(圖片引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