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如果裝了行車記錄儀,是否就不必為肇事車輛背鍋了?

[資訊-牛車網]

看到一篇標題為《男子被撞身亡卻抓不到肇事者,過路9輛車全要擔責》的新聞,瞬間被抓住了好奇心。

一來如今攝像頭的安裝率已經非常高了,即使是農村,每隔一段距離也會有攝像頭覆蓋,應該很容易通過調取監控來獲取肇事車輛的相關信息;二來即便抓不到肇事者,為什麼過路的9輛車全要擔責,是有什麼法律依據嗎?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通過閱讀新聞,我瞭解到了事情的始末,在此簡單梳理一下。事件發生在2016年,當時汕尾一個村民無證駕駛摩托車在一鄉村路段發生事故死亡,但是事發現場沒有監控攝像頭及目擊證人,因此肇事者和肇事車輛成了一個迷。

不過交警部門通過附近的監控錄像確定了9輛有肇事嫌疑的汽車,由於無法確認具體哪一輛或哪幾輛汽車是造成村民死亡的原因,而這9輛汽車又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因此法院依法判決9輛汽車共同承擔事故連帶責任,保險公司賠付家屬各項損失。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雖說這9輛汽車中肯定有一些車是無辜的,替肇事者背了黑鍋,但是法官判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有關條例,並無不妥之處。而且法官也表示,在現實生活中類似此案的情況並不少見。

那麼我們如何能夠在保證安全駕駛的同時,避免無緣無故的成為被告呢?在車上安裝行車記錄儀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既可以清楚的反映第一現場 ,也可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行車記錄儀越來越成為汽車必備的裝置了,但是哪個牌子比較專業,比較靠譜?哪個樣式用電比較安全,使用壽命長呢?就讓小編帶大家瞭解下該如何選擇行車記錄儀。

行車記錄儀主要還是體現在安全方面,雖然行車記錄儀並不能主動提升駕駛的安全係數,但是在遭遇到險情、事故、碰瓷的時候,記錄儀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就如前文所述的事件中,如果嫌疑車輛安裝了行車記錄儀的話,想必就可以自證清白了。很多時候,行車記錄儀都能夠提供有力的證據,在事故或者糾紛中為自己證明清白和爭得必要的權益。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首先說明一下購買行車記錄儀的幾個誤區,目前在售的行車記錄儀質量差距並不大,因此並非銷量大的就是品質好的。

而且使用類似GoPro和Sony的HDR AS100V等作為行車記錄儀並不合適,因為此類相機缺乏循環錄影、加電自動啟動、斷電自動停止、自動保存事故視頻等功能,而且長時間工作穩定性有待驗證,因為這些相機設計之初使用的是電池工作而不是電源。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另外就是一些司機想買個耐用的,能用到汽車報廢最好,其實這有點不太現實,畢竟行車記錄儀屬於視頻相關的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尤其快;而且行車記錄儀的工作強度較高,基本上常年處於運行狀態,而使用環境根據季節不同又有所差別,因此一般新車記錄儀能夠工作三到五年就算是合格了,不必太過苛求。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那麼選擇行車記錄儀應該看重那些方面呢?第一,價格。電子產品的價格從來都不穩定,行車記錄儀亦是如此,幾百元到幾千元的都有,而且品牌也非常之多,令人眼花繚亂。

其實,在千元以內的行車記錄儀產品質量相差有些大,但是在千元以上的產品,差別更多的體現在高端功能上,比如增加安全預警、GPS導航等功能,而如今很多車購買時都帶有此類功能,因此無需畫蛇添足,購買一款基本能用的行車記錄儀就好了。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第二,畫質。行車記錄儀既然是用來還原事件真相的,那麼一定要保證畫質足夠清晰,這樣也能凸顯出其價值。如果畫質太差而導致不足以還原事件真相,那可真就是有理說不清了。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對於行車記錄的畫質來說主要包含這幾個方面,首先是拍攝廣角,時下流行的行車記錄儀拍攝廣角多為120°和140°左右,120°的廣角一般家用車來說已經夠用了,140°的話能夠記錄更多的信息。

但是沒有必要追求更大的廣角,因為廣角過大畫面會出現一定範圍的畸變,造成一定的畫質損失,而且大廣角也會增加產品的價格,沒有太大必要。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除了廣角外,拍攝出來的畫質也需要重點關注,雖然賣家在宣傳行車記錄儀的時候時常會宣稱1080P、1200W像素攝像頭等,但對於行車記錄儀來說,720P畫質已經可以清晰地觀察到路面狀況、車牌等眾多信息,1080P影片當然更加清晰。

至於攝像頭部分,以我們使用手機的經驗來看,500W像素就已經能夠拍攝出非常清晰的畫面了,而時下行車記錄儀所宣傳的1200W更是足夠使用。

判斷行車記錄儀的畫質,可以去產品官網、相關論壇上查找有關截圖、視頻,最好是去實體店中實際觀看產品,測試錄製效果。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第三,類型。目前的行車記錄儀可以根據攝像頭的數量分為單攝像頭、雙攝像頭,以及多攝像頭。單攝像頭的類型比較常見,主要用來記錄車頭的行車信息;雙攝像頭則是在車尾也加裝了一個攝像頭;多攝像頭更多的用於小心謹慎的車主,為了全方位的瞭解汽車四周的信息。

一般來說家用車安裝一個單攝像頭就足夠了,增加攝像頭會增加走線的成本,另外也會造成信息冗餘,如果是畫面通過車載導航實時顯示,更容易造成駕駛者注意力分散,影響安全駕駛。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此外,行車記錄儀的顯示也分為不同類型,一種是自帶顯示屏的,另外一種則是後視鏡形狀的,可以更換或安裝在汽車的後視鏡上,還有一種是通過內部走線等形式與汽車自帶導航 連接後在汽車的多媒體屏上顯示。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除了以上三點之外,還有一些要素需要注意,像是行車記錄儀的錄像模式,因為機載SD卡的內存有限,因此需要行車記錄儀在存儲滿之後進行覆蓋錄製,僅留下緊急錄像和車主設定好的錄像片段不覆蓋。在使用行車記錄儀之前一定要找賣家問清楚,避免在使用中出現問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尷尬局面。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一直以來,碰瓷現象都是城市道路駕駛中不可忽略的問題,由於犯罪成本較低,路上總是有些不法分子想要鑽法律漏洞,騙取車主高額的賠償金。如果安裝了行車記錄儀的話,則能夠有效避免被碰瓷,一來犯罪分子看到行車記錄儀不願做無用功,二來即使他敢於碰瓷,車主有行車記錄儀的存在也不怕他的糾纏。

如果装了行车记录仪,是否就不必为肇事车辆背锅了?

除此之外,行車記錄儀對於還原交通事故的真相也能發揮重要作用。前不久,一輛寶馬與牧馬人在高速上發生事故,當時寶馬的司機被判定全責,但是網友上傳的視頻顯示應該是牧馬人全責,隨後交警也為寶馬司機正名。

行車記錄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們也要記住行車記錄儀不能夠主動提升行車的安全性,只有安全駕駛才能夠讓我們的日常出行更加安全。

(文章出自老車主說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