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神邏輯!李嘉誠手把手教你怎麼賺能源的錢!

李嘉誠就像是天生攜帶著優良投資基因,時機選擇穩準狠,商業佈局穩紮穩打,對各種大手筆投資信手拈來。而對能源的投資則成為李嘉誠商業帝國最濃重的一筆。

神逻辑!李嘉诚手把手教你怎么赚能源的钱!

今年3月16日,90歲的“李超人”正式宣佈告別商海舞臺,和外界預期一樣,其長子李澤鉅扛起了“長和系”大旗。新官上任三把火,接位僅3個月,李澤鉅就開始了能源方面的大動作:6月,長實、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宣佈組成財團,提議以650億元人民幣價格收購澳洲最大天然氣基建企業APA Group;8月中旬,APA Group董事會接受了此項收購提議,不過還需獲得監管批准及股東投票贊成。如果收購成功,這將成為李嘉誠帝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

神逻辑!李嘉诚手把手教你怎么赚能源的钱!

如此一般,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長和系”近年來全新的戰略佈局:西擴歐洲、南拓澳洲。李嘉誠為何對能源偏愛有加?近兩年來的戰略佈局又為何從英國向澳洲轉移?本期待小編為你一一扒來。

33載構建宏偉能源版圖

縱覽李嘉誠的一生,以香港電燈公司及長江實業集團旗下的電能實業為起點。30多年來,他在全球構建了一張橫跨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和澳洲的能源版圖,業務領域不僅涉及石油、天然氣、電力等業務,還涉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新能源行業,投資領域遍佈能源生產環節到能源輸配環節、終端用能環節全鏈條。

神逻辑!李嘉诚手把手教你怎么赚能源的钱!

但早期的李嘉誠是從製造業起家,1950年22歲的他在香港筲箕灣創立了長江塑膠廠即“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直到70年代李嘉誠嗅到了香港房地產業的繁榮氣息,於是放棄了塑料產業,大規模進軍房地產。

80年代李嘉誠又抓住了世界的能源危機,以32億美元的低價收購加拿大的赫斯基能源公司,從此拉開了海外投資的序幕。而如今赫斯基能源市值已超過300億美元,李嘉誠從赫斯基能源獲得的分紅就超過了80億美元。

90年代李嘉誠向歐洲進軍,抄底歐洲電信產業。特別是orange一戰,李嘉誠只投入了幾十億元,最後orange賣出了1600多億的價格。

21世紀初,李嘉誠將商業重點都放在了歐洲,特別是英國。2005年以5.57億英鎊購入英國NGN燃氣管道網絡;2010年以700億港元“天價”收購英國電網,成為李嘉誠佈局歐洲能源業務最重要的環節。

同時李嘉誠憑藉敏銳的投資嗅覺,通過投資清潔能源積極應對全球能源轉型挑戰。先後於2013年和2015年投資荷蘭廢物再生能源公司AVR、葡萄牙風電公司Iberwind Group等新能源公司,並於2015年拋售港燈電力集團16.5%股份,只保留約33.5%。

2016年開始,李嘉誠戰略重點開始轉移,將目標投向了澳洲。2016年其旗下長江基建與國家電網公司競購澳大利亞電網公司Ausgrid,但後被澳大利亞政府阻撓。2017年,“長和系”又以約400億人民幣收購了澳洲能源公用事業公司—DUET GROUP,從此在澳洲這片沃土站穩了腳跟。

這張宏偉的能源版圖為我們展示了李嘉誠精明的商業邏輯,通過抓住全球經濟週期,低買高賣,進行反週期的操作,如此成就了全球最賺錢的生意,也成就了他的財富帝國。

進軍能源、拓展海外背後的投資邏輯

一手持續加碼海外資產收購,一手拋出內地資產和港資,成為李嘉誠近幾年的投資邏輯。1987年,斥資32億港元購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52%的股權,開啟了李嘉誠投資海外的第一步,也成為了他人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

神逻辑!李嘉诚手把手教你怎么赚能源的钱!

當年,國際原油市場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中東以外地區原油生產快速增加、美國石油生產達到高峰,油價暴跌67%,國際油價曾跌至每桶11美元的歷史冰點。而李嘉誠卻毅然做出了他當時最大的一筆跨國投資。到了21世紀,國際油價常年處於高位,自伊拉克戰爭始一路攀升至超過每桶100美元。赫斯基能源成為和記黃埔公司最大的盈利產品和中流砥柱。

可以發現,李嘉誠的產業大部分分佈在民生跟基建行業,因為這些行業細水長流,風險較小。有評論認為,能源等基礎行業回報少,而且經常受國際價格影響,但從長線看,卻是保有資本的妥當方式。

近年來李嘉誠將大規模的投資重心轉向海外。這主要是由於香港本地的業務給集團帶來的利潤貢獻率已逐年遞減,單從能源業務來看,香港以外地區的利潤早已在幾年前超越了香港本地的利潤。此外香港的經商環境,對李嘉誠來說已經越來越不利。香港當局對於反壟斷態度愈發堅決,令以李嘉誠等為代表的香港富豪財團受到重大沖擊。

而在海外投資地點的選擇上,李嘉誠曾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透露了他的投資邏輯:“在決定優先投資場所時,有幾個標準對我很重要:法制法規、能保證投資的政治穩定性、寬鬆的生意環境以及良好的稅收結構。”這也成為了李嘉誠選擇在加拿大、歐洲、澳洲拓展海外帝國的主要原因。

順勢而為:從歐洲到澳洲的戰略轉移

無論是當初拆分港燈進軍歐洲,還是近兩年將戰略陣地轉向澳洲,都可以看出李嘉誠是一個成功的趨勢投資者,對於趨勢的準確把握,併為之未雨綢繆佈局,讓李嘉誠帝國的每次轉型都走得順風順水。其實在十多年前,李嘉誠就為其轉陣澳洲埋下了伏筆。

神逻辑!李嘉诚手把手教你怎么赚能源的钱!

早在1999年,李嘉誠就開始進軍澳大利亞,以35億港元簽下了一項為期200年的南澳電力設施租用協議;此後,他繼續擴大在澳大利亞的電力業務,於2000年收購了維州的CitiPower及Powercor電力公司,如此一來李嘉誠已經持有了澳洲三大電力公司共計51%的股份。

大力收購澳大利亞電力企業後,李嘉誠又在2015年盯上了在該國擁有23000公里天然氣管道的Envestra公司;2016年,長實又宣佈以424億港元全盤收購澳大利亞公用設施公司Duet,這家公司主營業務也是澳大利亞的天然氣供應等項目。再加上近期大手筆收購APA Group,李嘉誠繼“買下”香港與英國之後,又來“稱霸”澳大利亞了。

專業人士分析,英國為李嘉誠的旗艦公司長和創造了很多利潤,但英國決定退歐造成了英鎊走弱,該國的全球貿易規則面臨的不確定性升高,不利於李嘉誠的業務。所以為了減輕對英國的依賴,分散長江基建降低其在英國的投資,李嘉誠開始向澳洲進行戰略轉移。

李嘉誠對澳洲情有獨鍾,還是因為看上了這個“坐在礦車上國家”的雄厚能源家底。澳大利亞的天然氣儲量高達13600億立方米,預計2019年將超過卡塔爾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而且,該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和鑽石出口國、第二大鐵礦石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

而對天然氣業務相關公司的大力收購,也反映了李嘉誠順應全球能源轉型趨勢的大局觀。李澤鉅時代的“長和系”將順勢而為,繼續拓展李嘉誠能源帝國的版圖。

綜合鳳凰網、騰訊財經、能源雜誌等媒體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