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西遊記》《還珠格格》又來了!我們到底在懷念什麼?

《西遊記》《還珠格格》又來了!我們到底在懷念什麼?

本週,不說紀律,聊聊電視劇。

有些電視劇,不重播簡直不是放暑假。

《西游记》《还珠格格》又来了!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

大熱天的,一波“古董級”老劇再次發威,佔據了各大電視頻道暑期檔。在“重播界”,十幾年來誰也沒法和它們爭鋒,即便和一些流量大劇同臺PK,它們的表現也不遜色。比如《還珠格格》,時隔二十年,超過十六次重播,白天收視率仍然傲視群雄。

《西游记》《还珠格格》又来了!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西游记》《还珠格格》又来了!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

你可能不懂了,那麼幾部劇,情節都倒背如流了,不會無聊嗎?從網友的反應,倒沒看出一丁點“無聊”,話題熱度不減,“劇評”也有新意。媒體都感慨:這一遍遍重播的哪裡是老劇,簡直就是網友不斷更新的段子。

《西游记》《还珠格格》又来了!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

故事還是那個故事,臺詞還是那句臺詞,卻被領悟出新的內涵,發現了不一樣的風景——以前讓我們咬牙切齒的壞人,原來也有可愛的模樣;那些柔眉善目的好人,其實也有不美麗的一面;曾經被我們忽略的配角,也有刷刷閃光的瞬間。

甚至,也喚起了我們關於愛情、婚姻、社會、歷史的思考。

《西游记》《还珠格格》又来了!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西游记》《还珠格格》又来了!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

這些年,中國大眾文化蓬勃成長。觀眾也在成長,老劇陪伴著80、90後從萌寶寶變成了“老阿姨”,但其實更多是整個觀眾群體“心理年齡”的成熟:視角更多元了,心態更包容了,看待問題也不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

所以把老劇看出“新段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奇”的是,時代在變、觀眾在變、什麼都在變,偏偏對經典的認知,沒有變。

不排除那些經典電視劇因為包裹著一代人童年的回憶,所以很容易喚起懷舊的情懷。但是光禿禿的情懷,是經不起每一次重播的一遍遍檢驗的,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情節好不好看,演員演技是否在線,臺詞有沒有用心打磨,細節上有沒有硬傷……這都在考驗硬實力。

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實力”,放在今天還重要嗎?這幾年,影視劇產業在資本的高速公路上狂飆,2011-2017年通過備案公示的電視劇總量有7844部,且單部集數一直在保持平穩增加的趨勢。這個過程中,“傳統”一直在被顛覆:拍攝模式上,熱門IP與流量明星結合爆發了巨大能量;視覺呈現上,場景越來越宏大,服飾造型越來越精緻唯美;題材選擇上,網絡文學帶來了豐富的改編資源;營銷手段上,有話題營銷、跨界營銷、數字營銷……

繁榮之下,優秀作品可圈可點,但是很多問題一直飽受詬病——一些影視劇題材同質化嚴重;為了搶佔市場先機壓縮劇本的打磨時間,劇集拖沓、注水嚴重;廉價特效與重度濾鏡常常讓人尷尬……

我們有時就會忍不住拿十幾年前的老劇來對比。但其實也不必過分抬高老劇,畢竟十幾年前的拍攝技術、化妝水平等等在現在看來已經很過時了,包裝的精良程度沒法和現在比。而它們依然能征服我們,也許正是因為那種時不時體現在細節裡的“高級感”。

《西游记》《还珠格格》又来了!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
《西游记》《还珠格格》又来了!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

作家格非在接受中央紀委網站訪談時說,對普通受眾來說,大眾娛樂產品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陪伴和慰藉(你有可能成為大作家嗎?聽著名作家格非怎麼說)。但就是這最基礎的功能,有些作品都做不好,對它們來說,營銷是主要的,掙錢是必須的,唯獨觀眾是可以敷衍的,熱度過後,就被忘得一乾二淨,觀眾連罵它都懶得。只有那些真正用了心的作品,洗去鉛華以後還能在熒幕上閃閃發光,被讚揚,被批評,被銘記。

其實歷史上很多文學藝術經典,都是從俗世塵沙中這麼淘洗出來的。大眾文化不是隻能產出保質期短暫的娛樂快餐,我們對大眾文化的期待,也不能止步於此。大眾文化也能出精品,精品的評價標準可以有很多,但肯定不是演員一集換了多少次衣服,或者是加了多少濾鏡、用了多少營銷魔法。

相信以後,越來越多的高精尖好作品是可以期待的,當然,還是建議少花點兒時間追劇,多陪陪家人,多去體會體會電視劇以外的世界。

欲知下週大事,且聽下回分解。(子不歇)

往期回顧:

《西游记》《还珠格格》又来了!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