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豬價“破7”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減少,養豬業能否苦盡甘來!

孱弱多月之後,5月底全國豬價迎來止跌反彈,近期一些地區更是“破7”,帶動養殖行業利潤回暖。A股市場上,近期生豬相關農業養殖概念股也呈現活躍態勢。

業內人士表示,推動本輪豬價穩步上行的因素在於生豬階段性供給過剩局面有所改善,市場標豬供應偏緊,導致養殖端挺價情緒漸濃。此外,當前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減少,顯示當前母豬產能在不斷出清,也預示未來生豬供需情況將會改善。

豬價“破7”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減少,養豬業能否苦盡甘來!

豬價持續回暖

根據農業農村部每週畜產品價格統計來看,最近一波豬價上漲始於第20周(5月16日當週),此後豬價循序漸進,逐漸走出低谷。最新一期(7月11日當週)豬價為11.97元/公斤,較第20周低點10.35元/公斤上漲1.62元,漲幅達15.65%。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日前表示,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波動較大,各方關注度都很高。5月底以來,隨著壓欄大豬逐步上市消化,生豬階段性供給過剩局面有所改善,豬價在持續大幅下跌後有所反彈。

實際上,近期豬價仍在繼續走高。上週末以來,國內豬價迅速走高。截至7月24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在13.14元/公斤,較上週五上漲4.7%,個別地區每斤豬價已經“破7”。

此外,從下游豬肉批發價來看,據農業農村部監測,6月份全國豬肉批發均價為16.63元/公斤,環比漲4.2%,同比仍低16.6%。

“2018年春節後,豬價一路下行,並跌破養殖成本線,在連續虧損三個多月之後,‘豬週期’第一輪築底完成,目前處於年度季節性反彈階段。”華泰期貨生豬研究員李巍表示,目前市場標豬供應偏緊,且伴隨近期高溫酷暑天氣,調運半徑縮短。另外,颱風、降雨等極端天氣頻現,也導致生豬收購不暢,豬價上漲地區增多。

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霍雅文也表示,近期,由於南部沿海地區颱風、強降雨天氣令市場調運難度增加,生豬供應出現區域性偏緊,養殖端挺價情緒漸濃,多地開始調高出欄價格。目前,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等規模企業逐漸提高出欄價,屠宰企業採購難度有所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5月以來,豬價整體處於回升趨勢,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據卓創資訊生豬及肉禽產業鏈分析師李晶介紹,5月份以來,國內多數地區豬價進入“每月一漲”模式。但隨著氣溫升高,生豬增重速度減緩,5月底和6月底國內豬市有兩次大幅調價,多為標準存欄緊俏影響發酵,隨後受需求疲軟影響而止漲趨穩、高價回調。

豬價“破7”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減少,養豬業能否苦盡甘來!

從飼料成本端來看,霍雅文表示,外部擾動因素對豆粕價格的影響以及下半年玉米價格存在走高預期,均將對養殖利潤有所影響,未來繼續關注豬價走勢,生豬出欄價格仍是影響養殖利潤的主要因素,預期下半年養殖利潤將隨著豬價開始轉虧為盈。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上週農村農業部公佈的6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242萬頭,較5月份減少43萬頭,同比減少9.59%;6月份生豬存欄量為32601萬頭,較5月份減少396萬頭,環比減少1.2%。

,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減少,顯示當前母豬產能在不斷出清,預示未來生豬供需情況將會改善。此外,當前生豬存欄結構中大豬佔比有所回升,但整體仍屬偏低水平,標豬供應偏緊局面仍然存在。

不過,從整個產業來說,豬價回暖並非是好事,這會導致生豬去產能速度減慢,延長這輪豬價熊市週期,令行業整合速度趨緩。

豬價“破7”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減少,養豬業能否苦盡甘來!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豬報價/dfj878),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