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馬克思:哲學家們只顧解釋世界,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改變世界!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卡爾·馬克思

上面這句,是馬克思的經典名言之一,從某種意義上,他道出了哲學的部分本質和意義所在,即通過社會和個人的雙向同步努力,爭取改變這個世界,把這個世界建設的更好更美。但這裡卻有一個前提說明,即哲學的部分功能是解釋世界的,就必然會存在正確和謬誤之分,這點大家似乎都給嚴重的忽略了。

馬克思:哲學家們只顧解釋世界,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改變世界!

對此,咱們不妨看看哲學家兼思想家、政治家的馬克思是如何理解和對待的。

1,馬克思對世界的解釋

馬克思對世界的解釋,歸納為以下幾點:

1)任何事物都是無中生有。

2)任何事物有生都有滅。

3)任何事物都處於一種變化的,運動之中,這個世界沒有絕對靜止不動的事物。

4)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處在一種相互聯繫的系統之中,大系統管小系統,小系統再細分,形成萬物的精密分工。

5)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可能存在有躍進或偶然變化,但是幾率很小。

6)任何事物的變化都不是直線的,而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都是在既對立又統一的過程中,不斷髮展進化的。

7)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由量積累到質飛躍,產生新的事物。

8)實踐出真知,實踐是認識事物變化的根本規律,對規律的認識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否定之否定,從感性真理到理性真理。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顛簸不破的真理,可以解釋宇宙自然,人類社會,人的思維一切現象和事物,是一種宏觀科學,而自然科學則是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的微觀科學。

馬克思:哲學家們只顧解釋世界,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改變世界!

2,馬克思改變世界的第一步:從人的全面發展入手

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以人為本的思想以及其科學的價值取向。以人為本要求把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發展統一,這也是我們國家民生思想的的核心價值理念,即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國家發展的首位,始終把人民的幸福作為衡量一個社會或組織發展好壞的重要標準。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第一次正式使用“個人的全面發展”這一概念,明確地提出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在馬克思看來,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歷史過程,它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進步而不斷完善的。他依據社會關係的歷史發展明確的闡述了人發展的三種形態。人的依賴關係(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範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係,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

這三個階段分別對應了三個層次:

1)人的勞動能力的發展。

2)人的社會關係的全面發展。

3)人的素質和潛能的全面發展——個人的發展依賴於社會的發展,但這並不否定個人發展的獨立性。人的素質和潛能的全面發展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人的需要、人的情智、人的活動、人的能力等各方面的全面發展。這個層次是人發展的最高層次,達到這個層次,才能真正的進入到自由國度。

馬克思:哲學家們只顧解釋世界,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改變世界!

網友的評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回頭看叔本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他們的所謂哲學是片面的,浮淺的,狹隘的,甚至有些是無知和可笑的,當然,不能否定他們的某些光輝之處,但是,他們對世界的解釋是謬誤的,不全面的,沒有從整個人類的歷史去把握和偵破。西方的所有哲學家,直到當今的新生物中心主義,都是基督文化,為創世說服務。只有馬克思把哲學變成了科學,成為人們觀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方法論,成為服務於全人類的宏觀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