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提出“AI+金融”之後,百度金融做了什麼?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哈里·馬科維茨在20世紀50年代攻讀芝加哥大學研究生學位時,閱讀價值投資之父——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著作,意識到投資者通常為降低風險而分散投資,卻很少注意到整個投資組合所蘊含的風險。

為此他開發出一套計算股票投資風險的公式。在公式中,他將每隻股票的預期收益、該收益的風險以及各只股票的收益相關性納入其中。

這被譽為“華爾街的第一次革命”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至今仍未投資者用以優化投資組合的風險與回報關係,投資者在可以權衡的選項和限制條件下,選擇風險最小卻能帶來最多預期收益的股票。

正是由於在金融經濟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哈里·馬科維茨與威廉·夏普和默頓·米勒同時榮獲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馬科維茨在為退休生活而準備投資時,發現很難遵從這一理論。他表示:

"我本應當計算資產類別的歷史協方差,並且畫一條效率前沿線。可我的腦海裡全是如果股票市場上漲,而我卻沒有入場,或是股票下跌,我卻全倉持股的悲慘境地。我希望能夠將未來可能得悔恨情緒最小化,於是在債券和股票市場中各投資了50%。”

雖然馬科維茨知道如何做才是理性的,但還是選擇了非理性的做法。人類固有的思維過程更多地限制了理性的選擇。

卓越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尚且如此,何況普通人呢?

值得慶幸的是,無論華爾街還是硅谷,抑或北京的中關村、金融街都在探索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百度金融近年業務發展非常快,科技驅動金融是百度金融成立的最早初衷,用AI的技術去改變金融行業。”4月25日,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在2018百度雲智峰會首站ABC Inspire智能金融峰會上表示,AI時代到來是一個勢不可當的趨勢,百度金融希望為金融機構提供最有競爭力的最滿意的方案,為更多的金融機構更快地去擁抱AI時代的到來。

金融大變革時代

從互聯網金融、fintech(金融科技)再到智能金融,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已經歷多次迭代。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按照人民銀行等十部委發佈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主要包括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託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

2015年10月,京東金融在在國內最早提出“Fintech(金融科技)”的定位。

2017年初,時任螞蟻金服CEO井賢棟表示,用“Techfin”而不是“Fintech”來定義螞蟻金服,與Fintech相比,Techfin是用技術,數據能力去助力金融,去服務那些普通消費者、普通商戶,去提升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幫助他們全面升級。

2017年6月,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在百度與農業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時,提出“智能金融”概念為金融行業賦能。

百度總裁張亞勤表示,ABC(人工智能AI、大數據Big Data、雲計算Cloud Computing)三位一體驅動金融業新一輪改革開放,不僅將應用於風險防控,還將推動傳統業務流程的智能化變革,已經成為提升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支點。

"智能金融有三大不同,第一是零距離。智能金融的發展應當達成零距離的狀態;第二是大公平。從過去的小公平、某些方面的公平形成一種大公平的格局;第三是低成本。智能金融的發展不僅能降低運營成本,更重要的是降低風險成本。一旦成本降低,必然會反饋在銀行的服務價格上。”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稱,一旦整個社會因為智能金融的發展進入低成本狀態,金融就能更加普及。

構建智能金融生態圈

當人工智能等可與金融融合碰撞之後,金融的效率正在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傳統金融機構如銀行正與科技公司在智能化領域中紛紛展開合作,共同打造未來的智能金融生態圈。

近年,以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公司挾數字技術橫掃支付、消費金融等領域,銀行賴以生存的息差逐漸收窄,在經營環境日益嚴峻,互聯網金融機構迅速搶佔客戶等“內憂外患”之下,銀行或與互聯網公司開展合作,如工農中建等銀行與京東、百度、騰訊、阿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或通過用風投或私募的形式佈局金融科技,如國開行通過國開金融投資開鑫金服;或直接開設科技子公司探索“金融+互聯網”新業態,如平安集團之於平安科技、光大集團之於光大雲付、興業銀行之於興業數金,乃至去年開業的中信銀行之於百信銀行。

提出“AI+金融”之後,百度金融做了什麼?

去年6月,百度與農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建金融科技聯合創新實驗室和農行金融大腦。在今年年初,“金融科技聯合創新實驗室”正式落成,雙方共同打造的“農行金融大腦”一期實驗室正式投產。

百度金融是“農行金融大腦”的共建方,從金融大腦的感知引擎到思維引擎,到整個的獲客、風控、客戶服務,都用到了百度的人工智能技術。

比如感知引擎中的人臉識別、語音識別、OCR等技術,正在農行落地應用,並在農行掌銀的智能導航、智能轉賬等功能中得到體現。思維引擎中的信用分、反欺詐、LBS等能力,也已經在農行體系內開始部署,催生出 “AB貸”等產品和服務。

在智能獲客上,百度金融通過需求響應模型幫助農行預測“農行的5億客戶在什麼時間點、需要什麼樣的金融服務”,並且藉助百度金融多樣化的觸達渠道在合適的時間觸達客戶,極大提升農行客戶的信貸轉化率;在風控上,百度金融正在與農行聯合建模,百度金融輸出的信用分、用戶畫像標籤和反欺詐模型疊加農行的自身數據,可以有效提升風險區分度,讓更多人的信貸需求得到滿足。

而百度與中信銀行合資的百信銀行正成為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探索先鋒。百信銀行從誕生之初就定位為“建在雲上的銀行”。而百度金融依託大數據、AI技術,僅半年時間就為百信銀行量身打造了一套消費信貸系統。

"金融科技最大的挑戰就是AI,無論是消費金融、在線支付等業務,一旦融入AI之後,它的差異化優勢就更加明顯。但目前的侷限在於精英人才短缺。”百信銀行副行長、首席信息官寇冠稱,AI和金融結合可以給業務帶來很大的想象空間。

經過三方通力合作,百信銀行已實現“互聯網式”的增長,在消費信貸系統的支持之下,開業至2018年3月底,系統運行平穩,日均放貸超過2億元,信貸餘額超過80億元,已授信用戶數超100萬人,累計放款額超150億元。

目前,百度金融已經形成了信貸、財富管理、金融科技領域的系列解決方案。

除了系統解決方案,百度金融也為中小金融機構提供靈活的、可選擇的合作方案。

比如風險名單查詢、LBS、多頭防控、黑產關聯、信用分等服務。目前百度金融的風控類產品日均調用量已超過300萬次;構建起170億頂點,600億條邊的巨型關聯網絡,能夠有效地幫助合作機構打擊網絡黑產。比如,某人向Y機構申請分期貸款,Y機構通過百度金融的風控產品,對用戶資質進行審核,能夠有效識別,該人信用評價如何、是否是多頭,是否與騙貸團伙有關聯。

截至目前,百度金融已經與超過400家的銀行、保險、證券、基金、小貸、消費金融等多種類型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從用戶接受金融的服務週期來看,智能金融已經開始改造、提升服務前、服務中、售後服務、再服務等環節。

提出“AI+金融”之後,百度金融做了什麼?

不僅為金融機構提供智能化服務,百度金融的智能金融還講為金融監管服務。此前由於監管時機的滯後,使得監管無法應對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變化,因而總是較為被動。

銀監會(現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李文紅認為,從國家層面來看,各國監管機構也密切關注金融科技發展,探索完善監管方式。如建立內部機制,加強跟蹤研究和風險評估;探索完善監管方式;遵循技術中立原則,在現行監管框架下,按照金融業務本質來實施監管;並加強了對金融外包風險的監管

科技與金融的結合是全面的立體的,在監管方面也同樣適用。監管也應該緊跟科技風向,藉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實現有效監管。例如,從監管角度看,金融監管部門通過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夠很好地感知金融風險態勢,提升監管數據收集、整合、共享的實時性,有效發現違規操作,高風險交易等潛在問題,提升風險識別的準確性和風險防範的有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