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于右任和李志敏都是碑帖結合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兩人都以草書名世,有人據此認為兩人書風均為“引碑入草”。那事實是否如此呢?有一次,在探討這一問題時,實力派書法家、著名書法理論家寇克讓先生說過:于右任的書法是“引草入碑”,而非“引碑入草”。一語點醒夢中人,的確,于右任是現代碑帖結合的代表人物,曾創立“標準草書”,其草書雖在書壇影響甚廣,但真正難以匹敵的卻是楷書和行書。於先生草書主要取法懷素《小草千字文》並融入章草的筆法,並未有意識摻入太多碑的味道;而其楷書和行書則在充分運用碑之雄健筆法基礎上,自覺融入草書之縱逸意蘊,真可謂“引草入碑”也。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于右任書法

與于右任書法探索方向不同,李志敏不僅率先提出了“引碑入草”的命題,還自覺對其進行了可貴探索。他將北碑之雄強方筆和開闊圓筆,自然嵌入狂草創作之中,使之互通互融,亦方亦圓,方圓兼備;將碑學用墨的生澀老辣及飽墨法引入草書,形成線條點畫更具張力、濃枯對比更為強烈的墨風特色;他強調“曲、藏、和、圓”的筆墨技法和“情、氣、神、境”的精神氣韻,注重“以勢帶形”、化線為點、疏密互補、結構天成,通過“橫向取勢”與“縱向取勢”交替相映的字勢變化,輔以“左高右低”與“左低右高”的字體姿態,實現空間的隨性擺佈和筆斷意連,豐富了當代草書的形式和風貌。特別要指出的是,李志敏的“枯筆連綿”已達極高之境,其枯筆在連續中鋒絞轉之中而不散、不斷、不弱,歷代草書大家均難以企及,可謂李先生“獨門秘笈”。僅此一點,即可寫入在書法史。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李志敏書法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于右任書法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李志敏書法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于右任對聯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李志敏對聯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于右任臨懷素《小草千字文》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李志敏臨懷素《大草千字文》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于右任信札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李志敏信札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于右任書法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李志敏書法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李志敏在自己題寫的北京大學校訓(學風)前

于右任是“引草入碑”,李志敏是“引碑入草”,不少人都混淆了!

于右任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