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父母想要的孝心不是你的錢,你的禮品,而是

父母想要的孝心不是你的錢,你的禮品,而是

趙寶剛導演的電視劇《老有所依》中有這樣一幕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劇中的方奶奶是一個退休老幹部,為人處世的精明強悍,是兒女們眼中的“作媽”。

在家裡,不是挑小女兒的毛病,嫌棄她不會說話亂髮脾氣,就是挑剔小保姆幹活偷懶。就連外孫子和同學在做遊戲,她也要上去插一槓子。總之是讓兒女一萬個不省心。

方奶奶有文化有見識有一筆不菲的退休金,生活衣食無憂。卻被賣保健品的銷售員,騙去了幾萬元。其實方奶奶心裡清楚,那些保健品根本就不治病。

女兒頌華還因為這事和方奶奶大吵,方奶奶為什麼會花那麼多錢買呢?原來她喜歡聽銷售員,一口一個奶奶的叫著。有事沒事就跑到家裡來和方奶奶聊天。

而且還總誇方奶奶,“您的氣質真好,和明星一樣。看著很年輕,可以當我們的代言人啦。"這樣這讓方奶奶覺得受到了關注,即使多花點錢,能有人陪自己這樣說說話也是好的。

方奶奶3個孩子,兒子一家定居海外。大女兒愛華當了姥姥,要照顧小外孫子。小女兒頌華是大區經理,工作忙的不可開交,開不完的會,吃不完的局。

孫子讀的是私立寄宿學校。家裡經常只有方奶奶一個人,小女兒頌華還經常教訓方奶奶,"你說您吃著山珍海味,住著洋房別墅,想幹嘛幹嘛你還作個啥?"其實方奶奶的“作”背後是向子女“求關注”的心聲,她沒事找事兒,是因為太過孤獨,而小輩們的噓寒問暖,哪怕是虛情假意,她也覺得開心。

作為父母,想要的很簡單,就是子女們能對他們多點耐心,多點陪伴。

父母想要的孝心不是你的錢,你的禮品,而是

張阿姨今年56歲了,家的兩個兒子都結婚了。老大老二都買了自己的房子,出去單過了。張阿姨的老伴去世了。家裡只剩下她和小孫子兩個人。

老大兩口子工作很忙,很少回家。趕上節假日,會出去旅遊,半年也不回家看看,連兒子和他們都不親近了。小兒子新婚,離張阿姨家只有十分鐘的路程,就是每天散步也能回家看看。

但兩個人工作也很忙,下班後還想過二人世界,沒空陪伴張阿姨。小孫子上學以後,就剩下張阿姨一個人。她總是一個人坐在陽臺上擺弄那幾盆花,修剪澆水。要麼就是坐在沙發上帶著老花鏡翻看那些舊照片。張阿姨身體不太好,有高血壓的毛病。這天,送走了小孫子,從菜市場買菜回家。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看著看著有些困了。

突然一陣清脆的電話鈴響起。張阿姨忙起身去接電話,覺得天旋地轉,頭髮暈,趕忙又坐下了。勉強翻出幾片藥吃了,心裡想,準是高血壓的老毛病犯了。吃過藥後,張阿姨準備躺會。

有人敲門,原來是小兒子和兒媳回來了。一進門,媳婦就遞上了禮物:“媽,這是我給您買的足浴盆,每天晚上泡泡腳,很舒服的。這個是羊絨衫,穿著保暖有貼身。本來想買點吃的,又實在不知道您喜歡吃什麼。”

說著媳婦隨手掏出了一千元錢,張阿姨說什麼都不要。小兒媳只好先收了起來,張姨去廚房洗了水果,小兒子兩口子坐在客廳看電視,張阿姨趕忙去廚房,準備午飯。

小兒媳也進了廚房要幫忙,張阿姨說,“你平時工作那麼忙,趕緊去歇著吧。我自己來就行。”張阿姨,是一個手腳勤快的人,看到兒子媳婦別提多高興了,早已忘記了剛才身體的不適。

一個人又炸魚又燉肉,還時不時出來看看,看到兒子和媳婦兩個人有說有笑的。張阿姨別提心裡多美了。不一會兒的功夫,6個菜的一個湯就上桌了。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張阿姨一個勁給媳婦夾菜,自己卻不吃。還一個勁兒的跟媳婦說:“玲玲啊,看你這瘦的,要多吃點飯。要是沒有時間做就天天來我這邊吃。”媳婦兒也很開心,就能遇到這樣的婆婆,真是幸福。

吃完飯後,夫妻倆回自己的小家了。屋子裡一下子安靜下來,張阿姨一個人默默的收拾了碗筷,卻發現,茶壺的底下壓著媳婦給的一千元錢。

張阿姨趕緊拿起電話,給兒子打了個電話。他笑著埋怨著兒子:“來看看我就行了,還買什麼禮物啊,還給我錢幹嘛呀,我又花不著。你們能有空抽時間回來陪陪我看看我,我就心滿意足了。“

張阿姨的話,道出了無數做父母的心聲。父母為孩子傾注了一生的心血。而作為子女的我們總是說忙沒有時間。我們真的那麼忙嗎?旅行的時候能不能帶上父母,陪孩子玩的時候是不是也想一想我們也曾經被父母這樣陪伴。

父母想要的孝心不是你的錢,你的禮品,而是

小珍的母親因為心臟病住院了。哥哥在外地上班,只有爸爸一個人照顧。小珍聽到這個消息,決定每天去醫院照顧媽媽。

小珍的家離醫院並不遠,於是她每天都去給媽媽送飯。買菜回來把家裡的那一份做好吃完,再給父母單做一份,帶到醫院去。父母吃到飯的時候,飯菜還是熱氣騰騰的。

小珍給父母帶做的菜,基本上天天不重樣,每天每頓,菜做的都是不一樣的。為此,小珍還買了一本食譜,根據媽媽的病情來挑選食材,媽媽很開心,爸爸也覺得輕鬆了不少。

小珍還把換洗的衣服帶回家去洗。和媽媽同病房的劉大媽很是羨慕,誇小珍是個孝順女兒。劉大媽也有兩個女兒,但是住院一個多星期了,一次都沒有來過。

儘管劉大媽的生活條件很好,每天吃著高檔水果,還有護工照顧。但她每天都是悶悶不樂的。

小珍結婚兩年了,和老公經營了一家小超市,生意還算紅火。為了照顧媽媽,基本沒有時間搭理店裡的事務,為此,小兩口也有爭吵。

最終,小珍的一番話點醒了老公:“父母養我20多年,如今媽媽生病住院,我去照顧不是天經地義的是嗎?誰都會老的,難道你希望自己老了沒有人管嗎?”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與相聚為前提的。只有父母與孩子的愛,終會走向分離。父母不可能陪伴我們一生,只能陪伴我們走一段路。

那麼在奔忙的路上,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停下腳步,來陪伴一下我們的父母?我們能夠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是否可曾想過,我們也是父母的孩子?

其實父母想要的孝心很簡單:不是昂貴的禮品,大額的紅包。他們想要的,只是我們能夠給他們多一點的耐心和陪伴。

小時候,我們依賴父母的照顧,長大後,我會厭倦父母的嘮叨;離家時,我們想念家裡的飯菜,如今,我們也為人父母了,父母卻在我們的忽略中漸漸老去。所有的子女們,請給父母多一點的時間陪伴,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