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明金戰爭解讀(一):袁崇煥的封神之戰——寧遠之戰(上篇)

明金戰爭解讀(一):袁崇煥的封神之戰——寧遠之戰(上篇)

袁崇煥

袁崇煥一個富有爭議性的人物,有人褒他是民族英雄與岳飛比肩,有人貶他是賣國賊,大漢奸。為何會有如此大的爭議?今天小編帶你來分析下袁崇煥的封神之戰——寧遠之戰,或許您能從中找到一點點眉目。

明金戰爭解讀(一):袁崇煥的封神之戰——寧遠之戰(上篇)

寧遠之戰

戰役前夕

天啟五年(1625年)蒙古林丹汗出征科爾沁,科爾沁向後金求救。科爾沁作為後金的忠實盟友,後金不能見死不救,遂出兵與林丹汗大戰。戰役打的很激烈,最終林丹汗戰敗撤退,後金方面也付出不小代價。時至隆冬季節,剛經歷過大戰的後金急缺糧草,又聽聞明朝將孫承宗撤換,後金努爾哈赤決定對明朝發動戰爭以掠奪後金過冬的糧食(話說當時遼東也只有明朝軍屯有糧食了)。明朝方面天啟五年十月原薊遼督師孫承宗被魏忠賢陷害辭官,明朝啟用高第出任薊遼督師。高第上任之後認為關外無需要守,決定撤離寧錦之地的所有兵糧,但是遭到寧前道袁崇煥與督屯通判金啟倧的強烈反對。接下來上史料,《明史袁崇煥傳》記載:十月,承宗罷,高第來代,謂關外必不可守,令盡撤錦、右諸城守具,移其將士於關內。督屯通判金啟倧上書崇煥曰:“錦、右、大凌三城皆前鋒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復播遷,已得之封疆再淪沒,關內外堪幾次退守耶?”崇煥亦力爭不可, 言:“兵法有進無退。三城已復,安可輕撤。錦、右動搖,則寧、前震驚,關門亦失保障。今但擇良將守之,必無他慮。”第意堅,且欲並撤寧、前二城。崇煥曰:“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

寧遠之戰第一階段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二十三日,努爾哈赤親自率領十三萬大軍兵臨寧遠城下,努爾哈赤派人勸降被袁崇煥拒絕,寧遠戰役爆發。二十四日,後金大軍開始攻城,明軍奮起抵抗,殊死搏鬥,戰事進行得很激烈,期間督屯通判金啟倧親自燃放大炮,然而被大炮震死。戰役持續到二十六日,努爾哈赤見無法攻破寧遠,又聽聞寧遠城附近有座覺華島,島上存儲了明朝關外部隊所需要的糧草,遂撤軍轉戰覺華島。《清太祖實錄》記載:聞寧遠城南十六里外。海中有覺華島,其山海關外兵丁糧芻,俱舟運於此。上命吳訥格、率所部八旗蒙古,更益滿兵八百,往取覺華島。此役根據《清太祖實錄》記載後金傷亡統計為傷遊擊二人,備禦官二人,兵五百人。其中有沒有隱瞞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肯定的是寧遠以兩萬的兵力阻擋了努爾哈赤,保衛了寧遠城並且將努爾哈赤擊傷這是功績。

寧遠之戰第二階段

覺華島位於遼西海灣中,距離寧遠僅30裡,距離岸邊更是不足20裡。孫承宗擔任薊遼督師將覺華島作為屯糧之地,並且島上駐有水師以防備後金軍沿海南下。此時正值隆冬季節,覺華島距離海岸線已經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努爾哈赤來襲之時,島上軍民雖然鑿開了十五里的冰壕來阻止後金騎軍,但是天氣原因很快再次結冰。後金軍乘此機會攻上島嶼,因為島上駐守基本是水軍,又日夜鑿虛耗體力冰根本沒有形成有效的抵抗,很快覺華島被後金全面攻佔。根據史料記載覺華島一戰八千將士戰死,八千商民被屠殺,船隻損毀二千隻,糧草八萬餘石,明軍損失慘重,後金方面只付出了不足三百人的戰亡。

明金戰爭解讀(一):袁崇煥的封神之戰——寧遠之戰(上篇)

寧遠之戰到底誰是勝利者?

寧遠之戰對袁崇煥一生具有極大的影響,這不僅僅是說成功守衛寧遠這麼簡單,更重大的是他打破了努爾哈赤戰無不勝的神話,袁崇煥一戰封神也正是因此。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袁崇煥成功保衛了寧遠,他成為了國之柱石,後金眼裡的心腹大患,那麼寧遠之戰的失敗者又是誰呢?有人就會說了,這還用問嗎?袁崇煥的勝利就是明朝的勝利,那失敗的人自然就是後金咯。然而是嗎?

戰爭的本質無疑就是資源的掠奪,資源包括哪些?在當時無非就是土地、糧食、人口。那麼後金發動寧遠之戰的目的是什麼呢?小編前文已經說過後金與蒙古大戰一場,糧草的消耗肯定是巨大的,時至隆冬季節,後金自己肯定無法生產不了糧食,北方又遭逢乾旱,後金無疑是極度缺糧的。那麼可以確定後金發動寧遠之戰的戰略目標就是糧食。那寧遠之戰結束後,後金的戰略目標是否達成?

寧遠之戰糧食的存儲地有兩個,分別是右屯和覺華島。接下來上史料,遼東經略高第奏報:“奴賊希覬右屯糧食,約於正月十五前後渡河。”《明史袁崇煥傳》記載:第無以難,乃撤錦州、右屯,大、小淩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盡驅屯兵入關,委棄米粟十餘萬。《清太祖實錄》記載:至右屯衛、其城守參將周守廉、率軍民已遁。明舟運之糧,積貯海岸。上留將八人,統步卒四萬,命悉移貯右屯衛。《清太祖實錄》記載:我軍衝入,敗其兵,亦盡殲之。焚其船二千餘,並所積糧芻,高與屋等者千餘所。乃還,與大軍會。辛未,上還軍。至右屯衛,悉焚其糧。通過史料便可得出後金圓滿完成了任務,不僅掠奪了大量的物資,在臨走的時候還把剛來就繳獲的物資也就是在海邊所獲得物資燒燬,可以說是超額完成了任務,如此後金在寧遠之戰無疑是獲得成功的。那麼袁崇煥與後金都成功了,那誰是失敗者?那就只剩下明朝了,經此一役丟失了無數的糧草,損失軍民數萬,舟船二千,可謂是損失慘重。

寧遠之戰的分析就到這裡,其實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說,比如:右屯糧食的問題,覺華島的問題,考慮到篇幅長度就不寫了,哪天小編有空再寫一篇,各位網友要是有什麼不同見解可以留下評論,大家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