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玉米畝產量無法達到1000公斤,都存在這些問題,農民朋友都要知道

玉米的高產是所有農民朋友都想追求的,但是在種植中,農民朋友想盡所有辦法,玉米的畝產量始終不能提高,一直維持在現在畝產水平。農民朋友心裡也是不滿的,為什麼傾盡所有辦法我的玉米就是畝產量上不去?而有的玉米畝產都達到800多公斤,有的1000公斤,甚者都能突破畝產1500公斤,打破我國畝產記錄,農民朋友心裡是不得其解,對於這個問題,米麥發表一下個人看法,這些看法都是在現實中存在的。

玉米畝產量無法達到1000公斤,都存在這些問題,農民朋友都要知道

1、合適玉米品種的選擇

中國的土地面積廣大,每個地區都自己自然氣候,而作為農作物的玉米來說,也是有生態適宜的。如果種植一個不適宜本地生態氣候的玉米種子 那麼其種植的後果可想而知,要麼就是低產量,要麼就是顆粒無收。農民朋友千萬不要認為在其它地區畝產超過1000公斤的品種,就可以在本地種植,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千萬要改正,不然會後悔莫及。

2、所購玉米品種種植的密度

這個問題是普遍存在的,農民朋友在種植所購買的玉米種子時,大多都是根據往年的種植經驗來種植玉米,而不是根據所購買玉米品種的詳細說明來種植保留密度。不管是密植品種還是稀植玉米品種,當超過規定的密度時,由於密度的加大造成通風差、遮陰大、光合作用對底部受影響,會發生莖稈細、脆,雌穗發育較小等現象,造成產量的降低和抗倒伏以及抗旱能力差。

玉米畝產量無法達到1000公斤,都存在這些問題,農民朋友都要知道

3、化肥選擇不合理

化肥作為玉米高產重要性,農民朋友是知道的,為了追求高產,農民朋友在選擇玉米化肥的時候,是毫不吝嗇,往往都是經銷商說什麼化肥好就買什麼化肥,經銷商又給了農民朋友一點小禮物,農民朋友這時就迷糊了,其實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點農民朋友要明白。農民朋友所購買的化肥並不一定就是所需要的,只不過是根據往年種植玉米所用的化肥購買而已,這就造成了化肥的浪費以及化肥含量使用錯誤和成本投入的加大。

玉米畝產量無法達到1000公斤,都存在這些問題,農民朋友都要知道

4、化肥的使用方法存在重大問題

回想20年前,種植玉米的時候,都是小麥收割以後,把土家肥拉入地裡面然後深耕,玉米和種肥進行播種,在玉米7葉左右時再進行追施一次提苗肥,深耕一次,在喇叭口期在追施一次氮肥,在抽雄的時候追施一次攻穗肥,三次追肥那是畝產量在1200斤左右。可是目前這樣的方式基本全部消失,現在農民朋友做的是一部分在種植玉米一次施入,沒有任何的追肥,一部分是種肥加一次追肥,這時的產量大多也就維持在1200斤吧。在這裡米麥想問農民朋友一句話那就是:人都需要天天吸收營養,而玉米就一次就可以嗎?那化肥的功效就真的那麼長嗎?這樣的玉米真的能達到您心中所想的產量嗎?

所謂玉米的高產並不是只用嘴說說而已,還得必須付出行動,最高畝產的玉米產量可不是像現在施肥狀況就能產出來的,它是有高產品種、肥、水、溫度、光以及高效的栽培管理才可以達到。以上是米麥的個人建議,如果您持有不同意見請在下方留言或者想了解更多農民、農村事以及農業技術分享和農作物新品種介紹,請您點擊關注,如果喜歡點擊收藏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