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大英縣蓬萊鎮柏嶺村第一書記高平帶領貧困村脫貧記

“這個是我們村的黨支部書記劉高權,85後,這位是我們的黨支部副書記劉燕君,90後,都是年輕人,有幹勁!”6月6日,剛走進大英縣蓬萊鎮柏嶺村村辦公室,第一書記高平就向記者介紹開來,脫貧攻堅“人”很關鍵。正是因為村上凝聚起了這樣一群肯幹事、幹實事的人,曾經貧困落後的柏嶺村終於在去年摘掉了“窮帽子”。

從“人”入手,高平的“人”字訣,成為了柏嶺村脫貧攻堅成功的關鍵,也讓柏嶺村從一個“後進村”成為了如今的“示範村”。

大英县蓬莱镇柏岭村第一书记高平带领贫困村脱贫记

高平查看柏嶺村瓜蔞種植基地情況

當好“帶頭人”

柏嶺村有了脫貧奔康主心骨

柏嶺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5戶、214人,2014年省定貧困村。與大多數貧困村一樣,柏嶺村缺錢、缺人、缺產業。缺錢需要人來掙,缺產業需要人來發展,但是這裡面最不能缺少的是人。

“人”才是脫貧攻堅中的關鍵。

為了做強“人”這一環節,2015年,兩位年輕有幹勁的幹部劉高權、劉燕君來到柏嶺村,分別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年輕人的到來,讓缺人的柏嶺村煥發了新的活力,但是年輕人畢竟經驗少。

“畢竟還是年輕了,有時候和村裡面的老百姓打交道經驗不足,開展工作經常遇到困難。”回想起剛到村上的情景,劉高權略顯無奈,要是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幹部,村上工作開展一定會更順利。

2016年2月,任職於大英縣委組織部的高平來了。此外,擔任過教師的高平,和人打交道的豐富經驗讓他在村上開展起工作來如履平地。

村幹部要當好村裡脫貧攻堅的“帶頭人”,做好表率,村上工作雖小但是雜,只有理順其中關係,才能高效的開展,“劉高權負責和鎮上對接,劉燕君負責全村軟件資源工作,本村的村主任熟悉村裡情況擔起與村民溝通交流的任務。”到村後不久,高平就和村幹部一起弄清了人員重點工作,讓全村幹部成為了柏嶺村脫貧奔康的“主心骨”。

隊伍理順了,關鍵還要做好群眾工作。在高平的多方努力下,柏嶺村成立了以退休教師唐先雄為牽頭人的老年協會,通過此平臺將全村的老年人聯繫起來,凝聚起了脫貧攻堅的精氣神。

大英县蓬莱镇柏岭村第一书记高平带领贫困村脱贫记

柏嶺村文化廣場

解難的“當家人”

村上的難事要當成自家的難事

如今,一提起柏嶺村,附近十里八鄉的村民羨慕之情溢於言表:寬闊的水泥路、熱鬧的文化廣場、還有紅瓦白牆的新村聚居點,真好!

但是幾年前的柏嶺村,出行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用水難——農業發展幾乎是看天吃飯、居住難——危房處處見……這些難事成了全村脫貧攻堅的“攔路虎”。“到了村上就要把村裡的事當成自家的事,遇到難題就要解決。”高平告訴記者。

“當時村民最大的訴求就是要把村裡對外聯繫的道路打通。”雖然柏嶺村位於大英縣主城區的蓬萊鎮,但是距離城區也有10公里,如果道路不通,發展的難題依舊無法解決。

為了做好解難的“當家人”,高平和村幹部一起出謀劃策,圍繞全村難點與痛點,跑項目、搞建設、夯基礎,一點一點解決全村的難題,如今村裡的主幹道由原來的3米寬拓展到了4.5米,出行難解決,建堰塘、修水池,整治田土300畝,農業發展看天吃飯的問題成為歷史,而新建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更讓住在危房的老百姓住上了安心房。

大英县蓬莱镇柏岭村第一书记高平带领贫困村脱贫记

柏嶺村的蓮藕產業

致富“領路人”

幹起產業致富全村

“我們柏嶺村農民夜校微信群現在有60多個人了,大家有什麼發展問題都可以在裡面交流。”高平一打開微信群就看見劉高權發佈的招工啟事已有不少村民在諮詢瞭解,很是高興。如今柏嶺村產業發展起來了,村民的發展熱情也起來了。

產業發展是脫貧攻堅持續深入下去的關鍵之一,這個道理高平一直都明白,因此除了當好脫貧攻堅的“帶頭人”“當家人”還要成為全村致富的“領路人”。

“這個是我們的蓮藕基地、這邊是我們村民自己建設的魔芋種植示範基地、前面還有一灣的瓜蔞基地,現在產業基本上都起來。”走在柏嶺村開闊的村道路上,高平興奮地告訴記者。為了讓柏嶺村脫貧奔康,全村通過“黨員+貧困戶”示範致富、“合作社+農戶”共享致富、“支部+帶頭人”引領致富三大方式,綜合運用長短結合、種養結合的產業規劃,建起了致富增收的村集體產業。

去年在“黨員+貧困戶”示範致富的帶動下,貧困戶楊挺銀養殖能繁母豬7頭,年產豬崽120餘頭,年收入5萬元以上,一下就吃上了產業發展帶來的甜頭,參與到產業發展中的農戶年增收達6000餘元。而如今村集體產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全村實現村集體收入4萬餘元。(陳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