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当父母就像一场灾难,快乐是一种极高的门槛

今天做为一个孩子的父母亲,走进书店,你会找到各种指引你如何教导孩子的书,如何自强;如何不损坏环境;怎样养出不生病的小孩等。

我个人觉得,如何养不生病的小孩有点不可思议?

当父母就像一场灾难,快乐是一种极高的门槛

在书店的有关幼儿类书籍,除了教小孩拆解原子弹之类的书没有,基本上每一件事都可以在书店里找到指引参考。

当父母就像一场灾难,快乐是一种极高的门槛

不可否认,书架上所有的书都是善意的,都是非常棒的,可是当他们全部摆满书架,当我看来满是书架的书籍,却充满了恐惧,完全的选择性恐惧!

这让我们想到为什么抚养孩子是这么痛苦,以及如此多困惑?

当父母就像一场灾难,快乐是一种极高的门槛

可是将孩子抚育成人,人类已经成功做了上千年,而且依旧在各个角落不断上演并延续。

1957年在美国所发表的《When parents are like disaster》翻译:《当父母就像场灾难》一文中指出:父母们比非父母将承受更多压力,他们对婚姻满足感较低 。有很多研究,旨在探讨父母亲花时间陪小孩的感受是怎样的,答案经常是不太棒的?

为什么这么多父母认为这是一种灾难?

有一项追踪记录人们快乐的研究发现,与你的朋友互动会比与你的配偶互动更快乐,配偶又比与亲戚们互动更快乐,亲戚又比与熟人们互动更快乐,熟人又比与父母亲互动更快乐,父母亲又比与孩子互动更快乐,孩子就跟陌生人没二样,会充斥着许多的矛盾。

最后研究发现:

构成父母亲不快乐的原因,不是小孩的问题而是如何当父母的问题。

中国的父母,总是望子成龙,他们为了孩子,可以不顾一切!如果想要让孩子成功,只有学校是不够的,当孩子出生的时候,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在经济上是毫无价值的,但是在情感上是却是无价的。

因为在备孕和怀孕,以及孩子出生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其实都是在为孩子而工作,哪怕是我们将老的那一天,也都是我们在为孩子而工作;就这样周而复始,一直循环下去!

当孩子到了适学年龄的时候,学校成为了孩子的新工作;接送孩子却成为了我们的工作之一。▼

当父母就像一场灾难,快乐是一种极高的门槛

课外活动是孩子在校外的新工作,不过那同时也是我们的工作。因为我们就是载他们去球场或是培训机构的人。▼

当父母就像一场灾难,快乐是一种极高的门槛

成堆的家庭作业是孩子们的新工作,那也是我们的工作,因为我们要检查它。▼

当父母就像一场灾难,快乐是一种极高的门槛

孩子受到表彰或是批评,我们有一个新的工作那就是不断的出现在家长会上来观看一群父母们的喜悲哀愁等人间百态。▼

当父母就像一场灾难,快乐是一种极高的门槛

不管有钱没钱,尤其是那些实现财务自由的人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及资源到他们的孩子身上,尽管他们也知道,到最后能够给到孩子的东西是越来越少了,而大多数的孩子却根本没有按照当初我们帮孩子所规划的路径行进,而是按照他们自己所认同的成长轨迹在成长 !

相比过往三十年来,现在的父母花在孩子上的时间要比之前多得多。

可是要是让这些父母回答,为什么要为孩子做如此多的这些准备,到底是为了什么的时候,大多数现代父母也会茫然而不知所云。

他们完全不知道,他们的哪一部分慧智,对孩子来说是有用的,或者说,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家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身为好爸妈现在都在做的事,是尽力为我们的小孩充分准备好,以应付未来的挑战!

我们没有人能百分百确定,因为我们没有能力预测未来,所以我们送孩子去学围棋,期望培养他们分析能力。▼

当父母就像一场灾难,快乐是一种极高的门槛

我们教孩子双语,期望他出国深造,帮助他报名各种团队活动,想说他们有可能会用到与人合作的能力。▼

当父母就像一场灾难,快乐是一种极高的门槛

我们送他们读贵族学校,是希望他们有机会结交优质人脉资源。▼

当父母就像一场灾难,快乐是一种极高的门槛

就像倘若这些事情我们没有做,好像我们没有尽到教育小孩的责任,我们没有操作手册和准则来指引我们如何教育孩子,出生后要做什么事,上学后要学些什么等等?

我们困惑,是因为现在的父母都在用过去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经验,将它复制在下一代上,可是要想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就显得比较困难!

回头想想,作为十月怀胎的你,在你孩子出生的那天,当你经历了难以溢表的分娩之痛后,第一次抱他的时候是否有一个非常震撼你心灵的声音,想要传递给你那出生的孩子---------【我会竭尽全力不让你受到伤害】▼

当父母就像一场灾难,快乐是一种极高的门槛

因为此时的孩子,在经济上对于父母来讲,是一点价值都没有,可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喜悦情感却是无价的!

在这个高度困扰的年代,父母只有一个目标,不论是有钱或贫穷,虎妈或是逗逼,最想看到的是小孩快乐至上的,这也是是抚养小孩的意义,快乐是一个加诸于父母身上非常不公平的负担,而快乐更是一个不公平负担加诸于孩子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