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豪哥視點:我們投資要做能力圈內的事情

紅刊財經 特約作者 陳繼豪

我對投資的理解是,一個成熟的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的時候,更多的是對所投公司有一定的瞭解。所謂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來現金流的折現。

其實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只是個思維方式,沒必要去套公式,因為沒人可以真的確定公式中的變量,所有對未來的假設都可能是不靠譜的。其實區分是不是“價值投資”,最重要就是看“投資者”是不是在買未來現金流的折現。

豪哥視點:我們投資要做能力圈內的事情

事實上我的確見到很多人買股票時的理由都和未來現金流無關,卻和其他因素有關。比如市場怎麼看,市場出現了題材股、概念股、重組股;也有很多人愛看電視的股評,但是分析師天天用來忽悠散戶的題材啊,概念啊,基本上都是誤人子弟,他們似乎是專為散戶設計的。很多時候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牆頭草,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隨波逐流,更多的時候是左右扇耳光。普通投資者跟著做了,你如果慢半拍,僅僅半拍,可能就損失慘重。韭菜該被割還是一樣被割。我很少看電視股評,因為他們很不專業。對企業的瞭解不深。即使他們自認為了解的深,也僅僅是表面的東西。但就是這樣卻誤導了很多人。

我們說投資看重的到底是什麼?實際上就是如何看懂現金流的問題以及這個投資標的生意模式、護城河、能力圈等等。股神巴菲特看重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生意模式,他更願意投資簡單的生意。我們投資其實也是很看重生意模式的,但往往是和其他很多重要的東西混在一起看的。其實應該首先看生意模式,再從安全性角度看。護城河實際上也是生意模式中的一部分,好的生意模式往往具有很寬的護城河,好的生意模式也是未來現金流的保障。做投資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往往比自己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得多!

在自己能力圈內的生意,對別人來說不確定的東西,自己往往很確定。比如當年我投茅臺時,市場不看好的原因是很多人覺得白酒市場在萎縮,年輕人都不太愛喝白酒,另外還有一些客觀因素的干擾等等。但由於我對這個行業理解的足夠深刻,尤其是在中國幾千年的酒文化的傳承下,我相信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的市場遠沒有達到天花板。這個週期還會延續很長時間。2017年以茅臺為首的白酒板塊漲幅驚人,正說明了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高端白酒的景氣週期開始啟動了。至少看以後的十年這種景氣週期不會結束。還有我一直提的保險,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社保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保險市場的景氣週期也在開始啟動,我們目前還無法預測這個市場未來將會有多大的規模,但我知道市場一定具有非常大的潛力,未來的現金流折現非常高。這個紅利我們不去爭,也許會留下遺憾,我一直強調站在未來看現在,不給自己留遺憾,也就是想說明我們做投資要看長遠,這個長遠是一般人看不到的。我們看到了,就比別人領先很多。對市場和企業的未來就能理解的更深刻。我們有了正確的方向,就能樹立目標和用堅定的信念去執行,朝著目標努力前行。

在朝著目標努力的同時,應該做到不要輕易去“擴大”自己的能力圈。也就是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擾。搞懂一個生意往往是需要很多年的,不要因為看到一兩個概念或者題材就輕易跳進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或地方,不然早晚會付出代價。現在是新經濟時代,互聯網更迭速度很快,有很多的誘惑在前進的路上等著你,面對這些誘惑,你要淡定,要去分析、去思考,寧可慢一步,也不要去冒險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就是能力圈的問題。比如現在很多人去炒獨角獸題材、概念,殊不知這裡有沒有安全邊際,企業未來是不是真的能成為獨角獸?這就與價值投資的理念形成了對立,也就是說你在博弈一種不確定性。雖然可能這些企業裡真的會產生騰訊第二,但這樣的能力圈顯然超出了我們的邊界。所以,我們還是應該保守一點,做能力圈內的事。

絕大多數情況下,實際上在市場裡的很多人自認為是非常聰明的,他們認為自己能戰勝市場。然而操作的結果往往相反,並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目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安全邊際和能力圈。因此,逆向思維很重要,但逆向操作和隨波逐流都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理性的獨立思考能力。

我們在投資的時候首先應該牢記巴菲特的話:第一不要虧本金,第二,不要忘記第一條。巴非特有今天,最重要的就是他很少犯“原則性錯誤”,他認為能力以外的事堅決不碰,幾十年下來,他犯的錯遠遠少於同行。

巴非特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他能堅持做正確的事,也就是堅決不做有原則性錯誤的事。比如他認為他“不懂的事就堅決不做”。他和微軟的比爾蓋茨是好朋友,但他仍未投資微軟,因為他看不明白微軟,他無法判斷十年後微軟還存在不存在。

因此,我從巴非特那裡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也就是這個。

因此,我們要做自己懂的事情和對的事情,做自己能力圈範圍內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