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巴菲特像金庸,只说股票美好的一面;索罗斯像古龙,残酷但真实

听过很多道理,但依旧做不好投资。

在A股越久越胆小,越来越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所能掌握的变量是那么有限。

宏观经济的变化,无能为力;

行业的变化更迭,无能为力;

上市公司的变化,无能为力。

在二级市场做投资,唯一能够把握的变量只有自己。

买过的上市公司越多,经历的市场波动越大,越来越感觉到投资很多时候像古龙小说那样冷酷,而并非如金庸小说里面那样,无论什么样残酷的事情,看起来都那么优雅。

整体上来说,个人感觉金庸和巴菲特差不多,都是出身家庭好,对人对事看起来都比较温暖,所以写出来的文字,说出来的话都能让更多人接受。

金庸(原名查良镛),查家是浙江名门大姓,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但金庸对徐志摩似乎不太感冒,所以他小说里的表哥形象是不太好的,比如说慕容复。另外一部金庸的名著《书剑恩仇录》里面说关于浙江海宁的故事,大体都是金庸小时候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吧。

巴菲特的父亲是股票经纪人,很小就接触股票,并且参与股票买卖。身处在美股国力蒸蒸日上的时代里,美国股市多次的牛熊转换之后,巴菲特赚得盆满钵满也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所以每年那么多人去奥马哈朝圣巴菲特的时候,总是感觉巴菲特和芒格都是在开晚会,游戏人间的两个圣人坐在高高的神坛上接受芸芸众生的膜拜。更多时候,两位老人并非在普及他们的投资系统,而只是在展示他们是如何在市场里面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将一张张真金白银放到自己的口袋里的。

索罗斯就没有那么放松了,毕竟老爷子是从战火里走出来的。他的名言是“一万个人里,有一百人看对;一百人里,有一人做对”。真正的好手,都是万里挑一的高手,绝大部分的人都不适合这个市场的。

只是,对于进入资本市场的人来说,有几个人会认为自己不行呢?

认怂在生活中可能不是什么好事,让人感觉缺乏勇气,但在市场里认怂,往往却是理性的行为,毕竟在二级市场里,只有搭便车的份。能和巴菲特一样能够买买买,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决策的群体还是很少。(回想起那些买了重庆啤酒的基金,即便能影响上市公司不同样落到了投资失败的尴尬境地吗?)

二级市场是个很特殊的地方,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虽然看不到对手盘是谁,但更多的时候,很多人都只是在为自己的情绪买单,而并非用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去收割市场的情绪。投资者直面的除了自己内心的贪嗔痴癫外,同样还有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贪嗔痴癫。

有很多时候,人们都喜欢看那些成功的故事,然后会有很强的代入感,认为那种成功也是属于自己的。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能够笑傲江湖的人毕竟是少数。在巴菲特、索罗斯的背后,有多少倒在二级市场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

一首《江湖行》更能刻画出资本市场的残酷,很多时候岁月流逝,但只留下自己的一场YY大梦,没有认识到市场残酷的人,或许永远都不会能够在这个市场里笑傲江湖吧!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巴菲特像金庸,只说股票美好的一面;索罗斯像古龙,残酷但真实

(试问,有几人能够笑傲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