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寿县历史文化悠久,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

“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脍炙人口的成语皆出自此地。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的古战场。

它是一座9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阆中古城、大理古城等并列入选中国七大历史文化名城,而且它比平遥古城还要早100年。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它宛若一个活着的博物馆。

寿县古城三街六巷七十二拐头,

每一道车辙都藏着它的故事与历史……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它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宋代政治家吕夷简、吕公著和诗人吕本中,清代一代帝师孙家鼐、民国英杰柏文蔚,以及抗日名将方振武等一大批名流俊彦、仁人志士,光耀着寿州文明的史册。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寿县博物馆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寿县孔庙

悠久的历史也催生了绚烂的民俗和多彩的饮食文化,这里是中国豆腐的发源地,一块再平常不过的豆腐,就做108道菜,不得不令人叹服!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看看,豆腐丝穿针,这功夫可了不得!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寿县10大文化,让你长见识!

寿县隶属淮南市,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同省会合肥市接壤。这是一座多么精致的古城啊,完整大气的古城墙守护着宁静的街衢,三街六巷七十二拐头。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这些古街巷或以姓命名,或以巷叙事、或以巷记史,各具特色:如大观井巷、木头牌坊巷、南梁家拐、柏家巷等。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它以楚文化为底蕴,形成了10大特色文化,是寻古探幽、钩沉历史的绝佳去处。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01楚汉文化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寿春,寿春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从楚文化遗存看,政治、军事、文化、商业、交通、城垣、青铜器的冶炼与铸造,乃至衣食住行都带有明显的楚文化特征。

02战争文化

寿县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当时符坚率领前秦九十万大军进攻寿阳(那时寿县叫寿阳),而东晋方面的谢安、谢玄只有八万多军队,但结果却是符坚大败而归。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些成语就出现在那时。

03治水文化

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处的安丰塘,与都江堰、郑国渠和漳河渠并列入选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时至今日,安丰塘仍为淠史杭灌区著名的反调节水库,灌溉面积63万亩,发挥着灌溉、旅游、运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04城墙文化

寿县现存的古城墙为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20年)建康都统许俊为御金兵“即旧址”重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这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的七座古城之一,是宋朝古城墙中最完整的。从春秋时期开始,寿县古城墙就一直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现在保存的主要是宋朝和明朝时的城墙!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寿县城墙古时主要用于战争,兼具防洪。寿县古城墙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三奇:

一、城外有瓮城,当来势汹猛的洪水即使冲破外门进入瓮城后,由势不可挡的直线冲击而忽然变为瓮城涡流,可大大减轻洪水对瓮城内门的压力;

二、城墙内侧建城涵,建有5级闸门像葛州坝的船闸一样提升城内水排到城外;

三、满城都是筛子地,雨下得再大,一会儿就排到城外,城内始终不积水。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无论洪水如何泛滥,如何咆哮,古城始终巍然屹立不倒,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1991年的特大洪水围困寿县50天,当时四门紧锁,城内10万百姓就是靠这五六米高的古城墙才得庇护。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05廉政文化

寿县2600多年的文明史上,产生了许多清官廉吏。

例如孙叔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水利家,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相。他曾说:“吾三相楚而心愈卑,每益录而施愈博,位兹尊而礼愈恭,是以不得罪士民也。”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06宗教文化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寿县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形成了形态各异、特色鲜明的宗教文化。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其中基督教是清末由美国传教士传入,现在在寿春镇和其他乡镇均设有教堂,供信教群众参加活动。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07红色文化

寿县是革命老区,诞生了安徽省最早的党组织——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走出了曹渊、曹蕴真、薛卓汉、方运炽、孙一中、王道舟等一批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光荣献身的革命先烈,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08民俗文化

寿县地处江淮之间,以楚文化为底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可谓特色显著,独树一帜。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寿县锣鼓历史悠久,如《淝水之战》,通过锣鼓的轻重缓急,表现短兵相接、两军对垒的悲壮激烈,令人荡气回肠。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正阳关肘阁、抬阁、穿心阁,于清道光之前从山西、河南等地传入。它集杂技、彩扎、灯光、音乐为一体,配以锣鼓和箫、笛、管伴奏,整个表演高、难、险、美,被誉为“空中芭蕾”。

09美食文化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寿县由于地处江淮之间,物产富饶。 寿县饮食属于徽派菜系,色重、味浓、口感偏咸,注重菜肴的色泽和搭配,讲究刀功和火候。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地方特产皖西白鹅闻名遐迩,淮王鱼、银鱼、瓦虾、“大救驾”等历史上被列为贡品。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当地还有一种美食是面筋。据载:宋相吕夷简居寿州时,“以麦粉和水洗之,凝结成团,创制面筋,品质精脆,撕缕不断,荤煮素炒,脆利可口。”

10豆腐文化

寿县是豆腐的发源地,拥有着悠久的豆腐文化。现在的豆腐宴依然闻名世界。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一块豆腐,做出108道菜!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所创。刘安好道,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招方术之士常聚在楚山,即今天的八公山谈仙论道,著书立说。

一次,刘安炼丹配料时不慎将石膏掉进豆浆里,继而逐渐凝成鲜嫩柔滑的豆腐。八公山也因此成为中国豆腐的发祥地。

八公山的豆腐宴总共有108道之多,在这里制定了豆腐制作的行业标准,每种菜品都是精耕细作的结果。

古城寿县十大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