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陆海军之间的矛盾有没有后人夸大的因素?

闪击伯爵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军队中的陆军和海军有着很大的矛盾。根据后世资料和影像记载,当时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很多地方军队发生摩擦甚至火并。那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得那样不可调和?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矛盾的根源又是什么?

倒幕战争的出身不同使得海陆军之争产生

日本近代也是一个和中国有着相同命运的国家。都是因为几百年的闭关锁国使得国家落后。抵挡不住洋人的坚船利炮,也曾经签订过不平等条约。

但不同的是,日本人在当时比清朝政府的认识更加深刻。他们觉得落后不行,落后就会亡国。清政府则是得过且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才醒悟过来。而日本则是在第一次黑船事件之后就醒悟过来了。


为此广大的日本武士开展的推翻幕府的战争,他们说要把天皇重新确立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来强大自己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当时许多分离的小领主就成为了后世日本陆军和海军中的一员。

日本陆军出生于萨摩藩,海军出生于对马藩。两个藩主在过去的幕府时代本来就是水火不容,只是为了抵抗西方人的侵略,才联合在一起。到后面日本加入战争,战胜中国拥有独立发展且成为强大国家之后,他们之间的矛盾就暴露无遗。

日本海军和陆军之间的争斗是关于战略方向的争夺

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发展,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战略方向,而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就开始了明确的向外扩张。当时日本陆军主张的时,从东北亚路口进攻苏联的东方与德国在西伯利亚会师。

而日本海军想要南下太平洋夺取东南亚的土地,来达到提供各种石油橡胶资源以及击破美国的封锁。但是这种目标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当时的美国过于强大,日本无法做到多方面开战,所以不得不暂停这一计划。

而日本海军方面的最高领导者则认为这是陆军在作怪,因为日本陆军的计划在东北亚地区完整的实施,而日本海军的计划却没有得到军方的批准,因此他们产生了仇恨。日本海军大后期想尽一切办法阻挠陆军的发展,而陆军也不甘示弱。

二战后期海军和陆军的同步行动是在日本灭亡。

很多时候,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日本海军和陆军的争斗又已经明面化。日本陆军拼命地从东北亚向苏联发起进攻,但是遭到失败之后就被日本的海军抓住了把柄不放,说陆军的计划是错误却不行的。

日本海军则是在偷袭美国太平洋珍珠港上取得了胜利,日本军方是一个看重利益的机构,他们看到海军的胜利便把资源倾向的海军,这又引起了陆军的不满。

日本军方不得不同意日本陆军和海军提出的南校和北上计划,而日本军方则是表示全面支持。支持是十分有限的,日本国土本来就狭小,人口也少,资源全部是依赖进口。

陆军和海军的北上南下计划使得日本国内不负不堪重负。许多地方甚至爆发了农民起义。你的女人也不得不拿着武器走上了战场,导致日本军队中良莠不齐。

因为以战养战的方式使得日本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最后在同盟国的夹击之下走向灭亡,这一切也都是他咎由自取。


无根树花正孤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矛盾其实是很严重的。

为什么太平洋战争,似乎日本海陆军没有什么问题?

这是因为海军的一系列作战,几乎不要陆军配合。

比如偷袭珍珠港、珊瑚岛海战、中途岛海战等等。

陆军需要的只是乘坐海军的运输船登陆,然后自行作战,接受海军的补给即可。

当然,大家注意,陆军参加的大规模作战主要局限在东南亚,而难度并不算大,当时盟军在东南亚的防御已经接近崩溃。

其他不扯,我们就看看抢占青岛期间,海陆军拆台。

由于军事战略原因,日军从北向南攻打山东,青岛位置过于靠东,已经没有防御的意义。

所以,南京于12月13日失守后,青岛市长沈鸿烈执行了总撤退命令。国军将日本在青岛的价值约二亿多日元的几座工厂,从18日夜至19日晨,全被炸毁。此时,青岛港口已用沉船予以阻塞,灯塔亦被破坏,附近海域也敷设了水雷。  

当时青岛附近已无国军主力,仅有海军陆战队约2000人,地方保安部队约3000人。至12月底这些部队连同市政机关已迁至城外,市内仅留少部警察和主要由德国及其它第三国侨民所组成之特别警察队,暂时维持市内秩序。

显然,此时日军不用占领而是接收青岛。

根据日本海陆军的协议,青岛应该由青海方面占领。

具体为:1938年1月7日夜间,日本海军军令部以大本营的名义向在上海的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发出在执行封锁中国沿海任务的同时,相机攻占青岛。

为此,日军第4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在12月下旬已组成了进攻青岛的水上部队,并于1月2日即开始在辽东半岛的貔子窝、城子疃南部的里长山列岛基地集结。

然而,明知道青岛应该由海军占领,陆军却横插一脚。

1月8日,日本陆军竟然以大本营的名义,令“华北方面军”进攻青岛。

9日,寺内寿一的“华北方面军”即将该命令下达到西尾寿造的第2军。

担任沿胶济线向东攻占青岛任务的第2军第5师团,在铁路、公路已被抗日军民所破坏的情况下,仍然沿着被破坏的道路高速前进,试图抢在海军之前占领青岛。

先头的长野佑一郎大佐之第10联队不惜代价,在1月13日才到达青岛。

海军方面发现陆军试图强占青岛,果断提前出兵。

1月10日18时30分,青岛市被敌第4舰队占领,陆军无功而返。

资料中这么写:日本的陆、海军向来矛盾较深,互不服气。这次海军第4舰队未与陆军配合单独占领青岛,陆军统帅机关对此甚为不满。但海军唯恐陆军进入市内对其在警备、港务、铁路、机场、营房、通讯、建筑物使用等方面造成不便,因而在很多的建筑、设施和接收的单位都贴上了“海军管理”的字样。第5师团进入市内不久,即与海军因驻区和警备区域等问题发生了争执,双方各不相让而形成僵局,险些动武交火。


萨沙


再就是日本是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战争对于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对于资源的分配,日本陆军和海军一直都存在相当大的分歧,由于资源的争夺,也使得日本陆海军之间一直大唱反调。

这样一来,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存在着非常深刻的矛盾,特别是日军开始了侵华战争后,战争初期日本陆军节节胜利,取得了巨大战果,而日本海军只跟在陆军后面打打杂。不服气的日本海军为了发展自己选择南下,双方都想置对方于死地。

由于日本陆海军矛盾重重,据说双方当时零零的螺丝方向都是反的,而且日本陆军和海军的装备互不通用,由于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的内斗,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战斗力,这也为日本日后侵略战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文旅揽胜



薯烤条


肯定是有夸张的啦!

有传言说,日本陆海军装备上连螺丝都是反着拧的。这应该不至于,这么搞要增加多少成本啊?

但是日本陆海军确实矛盾很大。

从传统说,陆军雏形由长洲藩军发展而来,早期大佬都有长洲背景;而海军出自萨摩藩,互相看不顺眼。

后来双方都从全国各地招收兵员,地域矛盾没那么严重了。但是二者争抢资源的矛盾先天不可调和,日本是岛国,本来应该像英国一样以海军立国,无奈陆军拒绝打下手,一心要开拓大陆地盘,两方面利益背道而驰。

所以日本陆海军矛盾显得特别不可调和。


真正鳄鱼不哭


冲澠之役日本空军视为決战投入各战机迖到三千架消失、而海军卻不配合出击、而是等到空军不再出击才出击大和進行決战、要求加滿油因太多遭吴港一度拒絕!至使美机得以加油再出击!美国已經沒錢、原定一星期地痰炸硫改成三天!雅尔迖密约请俄出兵!美很怕東京決战、也怕大和一弹灭一船、樱花肉弹速度快药多美绝对吃不下!奇怪的日本不先派出战机上消費美油量、而是直接派银河慢机载人肉弹、


从557234846378


有可能,但总体是日本陆军海军对待侵略别国态度,基本一致,都是听从于天皇圣旨命令,相对于陆军对中国二战伤害大,而海军对美国伤害大。正义最终战胜邪恶。


林庆生267


关于二战时期日本陆海军之间存在矛盾与争斗的事情,确实有许多有点被夸大了,已经类似于段子,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只不过没有想象那么严重吧。

在各国军队之中,军种之间的争夺之间存在不和现象也是很正常的,就像美国空军与海军之间存在这些争斗,但是这类争斗更多的属于争预算,在作战行动等方面相互之间的合作也是非常多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切都争,为了争斗而争斗,只是军队内部的事情,日本也是如此,只是情况相对特殊点。

日本的陆军和海军属于并列性质,没有统一的总部机关,其他国家往往是以军队的总参谋部或国防部等的形式来统一军队。日本的形式等于建立了两支军队,没有什么协调者,也没什么上级,或者说,没人管了,所以互不相让的情况不少,在二战当中,在战略上,陆海军的争端是很大的,各有各的想法,出现了陆军制造航母,海军打造坦克。

在具体的战役行动当中配合行动什么都有,但是合作不是什么主流,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要差了一个层次,往往只想着自己的事情,不愿意过多的去和别人合作,这属于日本在建设军事力量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未来的问题,只是一时的解决了问题,形成了陆海军相斗的根源了,为后来的一条矛盾带来了伏笔吧。


麦田军事观察


日本陆军与海军的矛盾渊源很深,特别是到了二战时期,多年以来积累的矛盾开始迸发。虽然对于此事后世有夸大之嫌,但其中的矛盾确实有迹可循。

日本由于迷信“武运长久”,过于强调“武士道”的精神力量,不重视现代新科技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加上本身缺乏一流的战略家,又逢陆海军为了各自的利益,长期争斗不止,从而造成二战时期战略目标始终难以统一。

最初日本陆军在石原莞尔的撺掇下,试图“北进”出兵苏联,结果在诺门坎被苏蒙联军一顿爆揍,打的是屁滚尿流,由此放弃了北进的念头,转而谋求南下占领东南亚。

当时力主南下的代表,有陆军大将杉山元、东条英机等人。而时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的山本五十六大将,由于其早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过,又曾担任过日本驻美国大使馆海军武官,对美国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工业生产能力感受深刻,故而坚决反对日本加入“轴心国”,反对日军南下与美国开战。

但此时日本国内,受军国主义的影响,主张南下进攻美国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日本陆军中的少壮派军人,甚至将反对日本加入轴心国的山本,也列入了亲美派,欲除之而后快。

为了调解陆海军多年积累的矛盾,一向纵容军方对外扩张的裕仁天皇,专门召见时任陆军相的东条英机,明确的告诉他:

“请你一定记住,在目前陆军和海军之间的合作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打算还召见海军大臣,告诉他同样的话。”

可是天皇说归说,东条和海军相依然是我行我素,互相掣肘,一个不尿一个。

1941年10月,日本首相近卫文麿,这个发动日本侵华战争的魔头,在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对美开战时,终于怂包软蛋了一回。他忧心忡忡的向内阁成员表示,对美开战“没有信心”,“不能负责”。而参加会议的海军相表示,一切听任首相裁决。

此时,陆军相东条英机则对近卫首相的怯战表示责备。最终由于内阁会议无法统一意见,近卫文麿辞职,东条英机继任首相。

一个多月后,日本决定对美宣战,与此同时,日本联合舰队奇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

战归战,日本陆军与海军仍然是互相掣肘,争斗不止。有个笑话说,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拿出一半的兵力跟美国作战,一半的兵力跟陆军作战,以致日本陆军都要搞航母,以对抗海军。

而早在二年前,山本五十六迫于陆军方面的压力,违心同意了南下与美国开战的战略。他从美国强大的的工业生产能力考虑,建议与美国开战后,于其寄希望削弱美国军力的长期战争,倒不如采取积极主动的进攻战,在美国本土给予其海军致命一击,迫使美国海军一段时间内丧失作战能力。

山本的建议在东条英机上台后,立刻获得了批准。从此日本陆军这只“狼”,和海军这只“狈”,暂时勾结在一起,都试图在太平洋战争中为本军种争得最大的利益,日本国由此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更逗乐的是,日军在偷袭珍珠港得手后,疯狂的陆军为了摆脱海军的掣肘,加快战争进程,竟然满着海军另起炉灶,大量制造各种运兵船、补济舰,甚至开始建造起具有陆军特色的“航母”,“潜艇”,并在陆军中创建隶属于自己的“船舶兵”。战争高峰时,船舶兵人数居然达到了18万之众。

而海军也不甘就此示弱,也关起门来开始制造起“水陆两用战车”。为了有别于陆军的“战车”,海军还特意为它起了个“很二”的名字,“特二式内火艇”,以此来装备海军陆战队。

由于日本陆军与海军的相互倾轧,致使日本国内可供调拨的战争资源更加紧张。最终由于陆军与海军的无序竟争,铺张浪费,导致日本国内好似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

狗咬狗,一嘴毛。日本陆军与海军的一番神操作,最终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这无疑是对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一种变相支持,历史原来如此有趣。


方城阙


日本帝国海军与陆军之争的积怨在德川幕府时代就有,这应该从二者的前身萨摩番与长州番说起。在1854年美国黑船踢开日本国门之后长州番与萨摩番在倒幕府是利益共同的,但是在倒幕成功后在双方的约利益分配上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这些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历史积怨,长州与萨摩番在德川幕府时代就有矛盾,直到明沧维新成功后双方的利益之争还闹出了西南战争熊本番叛乱萨摩战争等等事件。尤其是在幕府时代就是你打过来我杀过去的经常性的开战,虽说在倒幕上是利益共同但积怨依存。

其次是权力分配,长州番认为自己倒幕是主力所以要求占主导地位。而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从明治天皇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扩张还是防守注定海军占主导,二者之间你争我夺谁也不肯让步!好在明治作为一个强力君主还能镇得住双方。

还有是资源分配,在陆军与海军之间的资源分配上陆军一直是吃着亏。日本帝国海军占了军备资源的大头,从将军一直到兵卒的待遇上远超陆军。日本帝国陆军一直认为自己被歧视,所以说从大政时代一直到昭和时代日本帝国陆军的几次下克上的事件中屡屡有海军系的高层被杀。

最后就是国家战略之争,日本帝国海军师从英国人所以他们注重海权主张大陆问题上不要过激行事而以扩张海洋利益也就是甫下为主。而日本帝国陆军师从德国一直是犬陆扩张政策,但是日本的战略资源却是有限的双方都想占主导。

所以说日本帝国的陆海军之争是有,有时甚至于很血腥,但是在扩张的问题上利益却是一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