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廣州和成都的美食,誰才能代表中國?

見解派


廣州和成都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兩個美食之都,人們耳熟能詳的“吃在廣州”、“味在成都”都表明這兩座城市在中國美食版圖中的霸主地位。本質上,這兩座城市分別代表的是中國八大菜系中最受歡迎的粵菜和川菜的大本營。廣州和成都的美食誰在中國的影響更大,其實本質是川菜和粵菜的影響力的比較,就目前來看,川菜在國內的影響力更大,因此,成都是要更勝廣州一籌。

這個是不久前UC大數據推出的中國各大菜系在全國範圍內的熱度值,該大數據報告顯示,川菜在“八大菜系”中的熱度遙遙領先,而粵菜落後川菜一大截但仍排第二位,並且粵菜又甩開湘菜、魯菜和徽菜等一大截,處於尾部的閩菜、浙菜、蘇菜則彼此之間的差別不大。

科技時代,面對大數據的調查,粵菜在川菜面前,的確影響力要小很多,但是吃川菜的人最多,並不代表成都川菜的品質能勝過廣州的粵菜。

成都地外中國內地的西部,處於四川盆地,是落後西部地區中最發達的天府之國,是一方中心城市,經濟雖然和西部其他地區比要高出很多,但和廣州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還是有很大差距,所以成都的美食勝在口味的重,大量的花椒、辣椒和香料強烈的刺激著味蕾,不斷的放大人們對口味的要求,而對食材則沒有什麼特別的限制,只要能入口,就能被成都的大廚烹製成火遍全國的名菜,比如動物的內臟下水可以製成著名的毛血旺、牛肚火鍋;不起眼的河魚做成火爆全國的烤魚;廉價的豆腐能製成聞名世界的麻婆豆腐;普通的雞胸肉能做成老外最愛的宮保雞丁等等。這些食材在外省廚師看來平平無奇,卻在成都被髮揚的出神入化,很快遍及全國甚至征服老外,以至於人們說四川人是中國的鹽,成都人在為中國造胃而生。

反觀廣州,不得不承認廣州的食材比成都的要高級很多,生猛海鮮,飛禽走獸,高檔不凡,而且廣州飲食比成都的精緻講究。廣州的早茶之風在改開初期就風靡全國,廣式粵菜也隨著海鮮的大行其道成為國內各地高檔飲食的象徵。廣州的燒臘、粥品、煲仔飯、腸粉等也在全國各地城市遍地開花。不過廣州菜相對川菜而言清淡不少,而且價格高了一個檔次,而中國現在還不是發達國家,國內的荷包仍不足以消費粵菜的高檔,而注重口味大氣的川菜,火辣辣的席捲全國,就連廣州本地也被川菜館攻城拔寨,有中國人的地方一定有川菜,價廉物美,農村包圍城市,廣州在成都面前也就甘拜下風了。

所以,因為中國的國情,成都的美食比廣州更代表中國,謝謝!


城市密碼


廣州和成都的美食,誰能代表中國?

廣州美食稱之粵菜;成都美食稱之川菜,那麼,粵菜和川菜,誰最能代表中國呢?





“食在廣州”對廣州來說確是名不虛傳!由於歷史上,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通商港口,令廣州商家雲集,街市繁榮。餐飲業自然也十分興盛,鬧市區茶樓、酒店、食肆眾多,而且食品豐富,種類繁多,令世人稱絕。




發展至今,廣州的餐飲業更是高度發達,酒樓食肆路邊店林林總總,可以說遍佈大街小巷每個角落,而且有很多是通宵營業,在廣州,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找到吃的。



粵菜用量精而細,配料多而巧,裝飾美而豔,而且善於在模仿中創新,品種繁多;粵菜注重質和味,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而且隨季節時令的變化而變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濃郁,追求色、香、味、型。食味講究清、鮮、嫩、爽、滑、香;調味遍及酸、甜、苦、辣、鹹;此即所謂五滋六味。



在廣州,全國各地菜系、各種風味美食、各種特色小吃算不上應有盡有,但也零零總總,佔有一定角落,如重慶火鍋、成都川菜館、湘菜、武漢熱乾麵、山東煎餅、陝西肉加饃和涼皮、蘭州牛肉拉麵、新疆郎和拉條子、福建沙縣小吃、杭州小籠包、天津灌湯包子、北京慶豐包子、東北餃子等等,甚至世界各地的美食,如麥當勞、肯德基、意大利比薩和通心麵、韓國料理、日本壽司……在廣州都有。但是,當你把那些中國和世界風味通通吃一遍後發現,要說營養和味道,還是粵菜佔了上風。



廣州,是全國乃至世界飲食文化的彙集地!現今的"粵菜",本身也具有濃郁的中國和西方飲食特點,因為粵菜吸收了國內外菜品的優點,具有濃厚的中西飲食文化融合的色彩。廣州飲食文化的多樣、開放和包容性,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



在成都,只為美食而走街串巷!成都被廣大吃貨們稱之為小吃之都,地地道道的麻辣味,火鍋、串串、冒菜是成都美食的代表!



既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成都富有創新精神,這或許就是成都小吃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吧。



因為成都樸實的人文風俗和悠閒的生活方式,讓其美食也變得更加細緻,更加精美!



川菜特點是突出麻、辣、香、鮮、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鮮姜。調味方法有乾燒、魚香、怪味、椒麻、紅油、薑汁、糖醋、荔枝、蒜泥等複合味型,形成了川菜的特殊風味,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譽。



在烹調方法上擅長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尤為小煎、小炒、乾煸和乾燒有其獨道之處。從高級筵席“三蒸九扣”到大眾便餐、民間小吃、家常風味等,菜品繁多,花式新穎,做工精細。



如果廣州和成都這兩座城市的美食相比,各自的優勢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各式各樣的麻辣小吃彰顯了成都的地域特色,是很多青年吃貨嚮往之地!




廣州美食花樣太多了,從甘甜到麻辣,從東方到西方,應有盡有!



如果硬要將兩個城市作比較,或許廣州佔了上風吧!












因為粵菜深得人心,中國人人愛吃,而川菜廣東人就未必愛吃。所以,粵菜是最能代表中國的美食。這並不是說四川的美食差,而是粵菜能離我們中國人的味道更近一些。




田蘭地博


很多地方川菜都有,最能代表美食的是粵菜,你去哪個酒店裡面都有粵菜,只能夠說川菜的話更受歡迎一些,但是難登大雅之堂,不過愛吃川菜的人倒是不少,今天的川菜可以說是做的風生水起,川菜館也是非常的多,自己就比較喜歡吃川菜。

我是覺得我們川菜好吃,但是總有人不習慣辣椒,這不能強求,老川菜講微辣,很多是不放辣椒的,被一些人整壞了川菜名聲,全國遍地川菜,有幾個懂得川菜,做菜大把放辣椒,花辣叫川菜,街頭小吃而已,不入流,正宗川席16道菜只一個微辣的菜。



以後全國冒名川菜的一律拿下,至少要有川菜機構的畢業證,外省人不瞭解川菜說得過去,連四川人都胡說,川菜花椒味,反正沒有食材味。所謂味應該是豐富的,有層次感的,在吃的問題上食材永遠是主角,調料只能是配角,但川菜過份強調了調單一的調料,單一的味道。


商丘身邊事兒


應該說,兩個菜系都不能代表中國美食。

首先我們從地域上說,廣東菜,也就是粵菜,內部還分為好幾種差異很大的風格,廣府菜、潮汕菜以及客家菜,風格迥異。而廣州菜,只能說是粵菜分支之一的廣府菜代表,地域覆蓋非常窄。

成都的情況要好一些,得益於成都在四川的首位度,成都美食就足以代表川菜,而川菜的影響面不僅有四川省,也覆蓋了重慶、貴州、西藏和陝西的部分區域。

但中國實在太大,不管怎麼說,廣州美食與成都美食也只能代表一個局部,還沒有魯菜的覆蓋面廣。

區域小,那麼覆蓋的人口也不會多,即使川菜現在這麼流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全國有差不多一半人是常年不吃辣的,僅江浙滬閩粵臺這幾個地區,大多數人都是不吃辣的,這就是超過三億的人口。即使是吃辣的地區,對辣味的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陝西關中地區,吃得還是比較辣了,但和川菜的麻辣,還是有著明顯的差異。

有人可能會說,全國各地都有川菜館,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看一個數量。舉個例子,廈門菜是閩南風味,偏重於海鮮。搜一搜廈門的飯館就會發現,地段最好的菜館,基本都是閩南菜或者臺灣菜,而四川重慶菜館的數量確實非常多,但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工業區,換句話說,川菜在廈門這樣的城市,並沒有改變他們本地人的口味,而是依靠外來人口的消費。或者說,不能因為廈門的川菜館很多,就說廈門人的飲食特點就是川菜化了。

所以,無論是地域還是人口的比例來說,要想找到一種菜去代表中國,都是非常困難的。

如果說用一種菜去代表中國的國際形象,那麼現階段的川菜還是可以做到的。中餐在世界上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法餐。法餐的特點是程序繁瑣,每一道菜都有講究,食材也考究,迎合了很多人對奢華的要求,有點像中國的宮廷菜。在中餐中,淮揚菜與粵菜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類似的特徵,而川菜的特點則差不多相反,食材往往不是關鍵,調味才是精髓,這正好可以與法餐差異化競爭。

無論是法餐還是中國的淮揚菜與粵菜,在跨區域運營的時候,都要考慮食材的新鮮度問題,很多原產地的食材,都要空運才能滿足要求。川菜對於這方面的要求要顯著低一些,即便是肯德基這樣的快餐品牌移植到國內,我們也可以注意到,口味的改造也是偏川味的。

所以,個人覺得,中餐國際化,在現階段來看,川菜是最有代表性的。


分子美食家


誰都代表不了中國……

這問題就好像是問炒菜和火鍋哪個更能代表川菜,茶點和燒臘哪個更能代表粵菜……

川菜只是八大菜系中的一個,成都只是川菜中的上河幫。成都美食連川菜都沒法完全代表,重慶首先就不服,更不用說代表中國了。

粵菜也一樣,廣州菜只是粵菜中的一個子菜系,連同為粵菜的潮汕菜和客家菜都代表不了,拿什麼代表中國……

更不用說傳統四大菜系還有魯菜,淮揚。八大菜系再加四個,還有天津菜,豫菜,東北菜,西北菜,雲南菜……沒有成為八大菜系的菜。


文沐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個人非常的贊同這句話,因為川菜能代表中國最初的原始味道,也能展現中國人的最初品質。

所以川菜是最能代表中國的美食。並不是說廣州的美食差,而是川菜能離我們中國人的味道更近一些。


說野史


各有各的好,何必要戴個表?


考貳拉


廣州和成都地區代表著我國目前餐飲市場上最火的兩大分支,兩大地區真的各有特色,而且風味也各有千秋,要說誰能代表中國,真的還很難分高下。不過早起的海外中餐市場是粵菜一覽天下,近年來川菜異軍突起,已成為海外中餐市場得主力。

成都是川菜的大本營,代表著川菜的最高水平。四川地處長江上游,因此川菜具有典型的內陸性,而四川歷史上的社會變動和人口變遷,又使川菜擁有和其他內陸地區不一樣的開放性。經過長期發展,四川風味逐漸形成取材廣泛、調味多變、技法多樣、成品普適的特點,其風味以清鮮醇濃並重和善用麻辣為特色。四川風味影響及於長江中上游地區,除在國內南北各地普遍流行外,還流傳到東南亞及歐美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地方風味中輻射面很廣的地方風味之一。

傳統的四川風味菜,人們通常從功能和食用性質等角度看,習慣上認為是由筵席菜、大眾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風味小吃五大類組成完整的風味體系。無論是筵席大菜,還是麵點小吃,都以質樸明快的烹飪藝術風格為正宗。而如今,人們改變視角,通常從地域分佈的角度看,認為現代的四川風味菜主要由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四個地方風味組成。

廣州是廣東菜的核心區及大本營。廣東風味,又稱粵菜。廣東地處中國南端,屬於熱帶、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動植物繁盛,食物原料異常豐富,加之廣州是中國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較早吸收借鑑西方烹飪文化與技術之長,因而形成了獨具特色、影響極大的廣東風味。

它的影響遍及珠江流域地區,輻射到中國臺灣及南洋群島。隨著華僑的足跡,粵菜餐館更遍佈世界各地,特別是在東南亞及歐美各國的唐人街,粵菜館佔有重要的地位。廣東風味主要由廣州菜、潮州菜和東江菜組成。


美食理想


我覺得粵菜要比川菜好吃,但是我覺得粵菜和川菜都能代表中國,因為他們都是很典型的中國食物。來四川和廣東都可以吃到本地的好吃的食品。上面一張圖片就是粵菜的鹽焗雞,當然廣東人喜歡吃清淡一點的食材,所以很難接受四川人的油辣麻。但是也不是說四川人的菜就難吃,我就是廣東人我覺得四川的菜就挺好吃的。下面一張水煮魚圖就是川菜看起來就很美味。



上面這幾張圖就是在四川綿陽的某一個地方開的茶餐廳,當然我覺得很好吃,因為我是廣東人很符合我的胃口,所以自從他開張以來我就去了n遍,這個茶餐廳很符合學生的價格我覺得這個茶餐廳可以增加更多的菜品,這樣就可以使更多的廣東人找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所以說粵菜和川菜不分兩家都是屬於中國的,所以粵菜也可以代表中國川菜也可以代表中國。


綿陽汽車圈


真不明白小編為什麼拿這個為偽題出來,中國9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13億的人口,分佈廣泛,誰敢說那個菜系就能代表全國,!說出來純屬給自己找罵,還活該!什麼幾大菜系看看是什麼時候就有的?現在看看多了多少的食材,調味料,烹調方法?所以種種菜系彼此間別那麼較勁了,只當他是種文化傳承就好,那道菜適合自己口味,那他就是好的,非得把這掰扯那麼清楚幹嘛,難道弄不明白你還不吃了?可以理直氣壯的說,這所謂個個菜系沒有一個有資格能完全代表中國,別還沒咋地那先自己把自己的格局弄小了,沒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