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讀書,如何理解?

黃蜂二師兄


“讀書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讀書”,有兩層意思。一是讀的時候,不是在看字,而是在和作者對話、在和自己對話、在和思想對話。要讀懂、質疑、批判性思考作者的闡述邏輯、論證依據、思維框架,要連接、更新自己的過往經驗、知識積累,要延展、提升自己的思維體系和思考框架,讓開卷真正對自己有益;

二是讀書不是為了單純地記憶信息,或者炫耀和掉書袋,而是能夠解決問題、讓自己更明智地抉擇、判斷,從而對自己的人生、對自己的工作生活有實際意義,完成從知到行、從行到知的循環,堅持知行合一。


精品咖啡文化


讀書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讀書,如何理解?結合這麼多年的經歷,我讀書總結為五個境界:

第一境界、用嘴去讀

第二境界、用眼去看【默讀】

第三境界、用心去讀

第四境界、用腦去讀

第五境界、用經歷去讀

題主所闡述的讀書的最高境界應該就是我所總結的第五境界了吧。以萬物為師,身臨其境去學;看透事物本質,做個清楚的糊塗人~



龍梟學習社


首先說一個詞:盡信書不如無書。在當年準備上大學之前曾經看過一本書,它告訴我們讀大學,究竟應該讀什麼?其中有三點記憶最深刻,一先讀大師(經師易遇,人師難求);二讀圖書館(典籍豐富,文海縱橫);三讀同學(三人行,必有我師)。而讀就是學習,書就是知識的載體,但知識的載體可不僅僅只有書,這點需要有清楚的認知。大學裡尚且如此,到了社會中那就更是紛繁複雜,更多可以學習的對象(如現在網絡社會可以向網絡學習,向網友學習等),只是需要加以理性思考和辨別。在家庭中我們亦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之說,而學知識是為了學以致用,經世治國,否則死讀書就是讀的再多又有何用,所以讀書不能脫離實際,藝術必定源於生活。等你層次更高了以後,那就更不用拘泥於書本了,天地萬物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可以給你帶來新的知識,新的感悟,思維進入一種無物不可讀的自然妙境。這和老子《道德經》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異曲同工之妙。



北粵秀士


這句話中“不讀書”的意思不是真的不讀書,而是要“帶著問題去讀書”,“帶著欣賞的眼光去讀書”“帶著懷疑的眼光去讀書”。這個是量變達到質變的過程。

想起高中時候的我,覺得讀書很辛苦,尤其是語文最後兩個題,第一閱讀,第二作文。往事不堪回首,再也不想回 到高中的時候,再也不用教條式的去找標準答案。那個時候覺得學生是最辛苦的“職業”,一直在做不喜歡的事情,而且不能“辭職”,不想去讀書。學生時代,就有學生時代的“邊界”。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有邊界的世界,如果你選了一種生活方式,就要放棄另外一種。上班了很多年,很難想想如果當時選了另外一條路,現在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但是,讀書是沒有邊界的,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接觸我們生活邊界之外的事情,開闊我們的眼界。雖然自己的道路只有一條,但是腦子裡面的道路有千萬條。只有腦子裡面的東西多了,才不會像以前一樣“片面”的理解問題。

讀書多了,思考的“維度”就多了。思考的“維度”多了,才能提出新的問題,不會人云亦云。你讀過的書,是你的地基,打好地基,才能“帶著問題去讀書”,“帶著欣賞的眼光去讀書”,“帶著懷疑的眼光去讀書”。




佳佳小文


這句話是對的,的確讀書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讀書。

按照我對讀書的理解,簡單分下讀書的等級:

1、識字(小學水平),

2、知道書中要表達的含義(初中-高中),

3、踐行書中的知識,

4、總結歸納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5、廣泛閱讀,支撐自己已經形成的知識體系,

6、實踐鞏固,借鑑優化知識體系,

7、實踐總結,這時候就不需要讀書了。

下面以大家熟知的儒家“三人行必有我師”舉個例子:

第一階段,即是指只背誦不知含義,囫圇吞棗的階段,知道“三”“人“”行”三字卻不知道合起來是什麼意思;

第二階段,是知道其中的關係,利用這個關係記憶。已經知道了“三人行”的意思,並根據理解來記憶。

第三階段,指導自己的行為,將“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應用到學習中。

第四階段,根據儒家教義去學習儒學,如“溫故知新”“舉一反三”等,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就可以成為專業人士了。

第五階段,廣泛閱讀,不但知道儒學的精義,還要涉獵諸子百家,如果儒家在某一問題上是對的,那麼其他學說為什麼是錯的。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就是在批判王明的過程中總結而成。到了這個階段,就是大師了。

第六階段,若以儒家來講,個人認為是無人達到次此階段的。儒家自孔子創立,後輩雖有繼承並略微發展(比如“存天理滅人慾”),但有些跑偏,依舊未能有超過孔子之人。也就是隻有借鑑,沒有優化。

好了,終於到第七階段了,這就是讀書的最高階段,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已經鞏固,又已經廣泛學習了相關知識,接下來就是再發展優化自己的專業知識了,但此時你該讀的已經完全讀完了,在發展優化的道路上,沒有先例與借鑑,你的前方,是從未有人走過的路,所以,你只能靠自己的實踐。

這時候,就不必讀書了,因為已經無書可讀。


那年清陽


人是問題中的人,免不了要讀書求解,一當沒有了問題,還需要讀書嗎?當然盡信書,不如無書,不如行萬里路,實踐反而出真知。讀書是一種方便法門,走一點捷徑。但是讀書也難,難在選擇。選對了真是大吉,選錯了也是大害,勞命傷財,達不到最終不讀書的境界,如同我現在的寫作弄不好到時也收不了場。這很弔詭,你只有讀才能不讀,如同只有寫才能不寫。當你沒有了問題,書也就讀完了。這時你甚至覺得,原來這世界根本沒有什麼鬼學問,何必讀書!現在既然提出這個問題,那我就姑且作為過來人,就我的實際,提供最後一站路必讀的書。只有四本:詩經,紅樓夢,易經,道德經。紅樓夢是詩經的複雜化,道德經是易經的註釋。再至簡,就砍掉紅樓夢和道德經,留下詩經和易經。再再至簡,詩經只讀開始兩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易經也只讀兩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再再再求單純,易經拋掉,只記得詩經那兩句就行,為男女之愛服務。當然最終這兩句也顧不得了,因為你也該回家了!善哉!


徐地本


讀書的最高境界不讀書,很簡單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你讀完之後也能達到這種境界。

讀書的最終結果是寫書,寫盡你的人生,寫盡你的思想,寫盡你的感悟,寫盡你自己。最後你將進入書中,成為歷史。

比如金庸,孔子,孟子,老子,這些人都活在書中。

你讀完一百本書之後就懂得讀書的意義與道理了。

讀——寫——一體——書即是人——人即是書。

最後告訴你人生的終極目標——回到書中去。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1


讀書的目的是學以致用。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像毛主席最早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但是,沒有完全照搬照抄書上的觀點,而是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後來的改革開放,也不是簡單接受毛主席的觀點,而是根據當時的國內國際形勢做出調整,創造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概念。

不讀書,指的應該是不讀固步自封的東西。而不是指不要再學習不要再進步了。如果是覺得書讀得很多了,自以為是而不讀書,那就真的就是太傻了。


深圳客2019


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有人不怎麼看書,卻能學識過人,有的人每天勤奮苦讀卻平庸無為?

我可以很明確的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很多人讀書的方法完全是錯的,他們從來就沒正確的讀過書。

我們來看看典型的普通閱讀者是如何閱讀的吧:

在閒暇時間,一個閒適的清晨,一杯茶,手捧書籍心無旁騖的閱讀,看完了上次剩下的一半書。

或者,在安靜的圖書館中,或坐或站,自律且勤奮、盡心竭力的讀完了大本著作。

不得不承認,這些畫面,確實十分動人,我想很多人也都經歷過類似場景。

但是,很遺憾的是,這其實是一種十分膚淺的閱讀表現。這種彷彿儀式一般的閱讀,完全浮於表面,根本沒有觸及到讀書的實質,是一種非常糟糕和低效的閱讀方式。

讀書的最高境界,根本就不是抱著書苦讀,而是根本不讀書!

我見過無數人,千辛萬苦,嘔心瀝血苦讀了數十年的書,卻仍然不得要領,一直在用原始低效的方法讀書,毫無意義的浪費自己的人生,即使勤奮有加,卻仍泯然眾人。

而對於高境界的閱讀者來說,讀書這種低級行為早已被完全拋棄,取而代之的是“查書”(又稱“主題閱讀”),正是藉著“查書”這一技能,他們輕輕鬆鬆便可一日千里,成為“學霸”,讓普通閱讀者即使夜以繼日的追趕,也仍望塵莫及。

那麼,到底什麼是“查書”?

顧名思義,就像查字典一樣,“查書”只查詢一本書中對自己有用的部分,找自己需要的證據,而完全不會去閱讀書中的其他部分。

一個典型的普通人閱讀,往往是:①找到一本好書→②(充滿痛苦的)閱讀完→③暫時記住很多知識→④遺忘絕大部分

而查書,卻全然不同,“查書”步驟為:①發現問題→②找到合適的書→③尋找答案→④總結成知識

看出這兩者的差別了嗎?查書根本就沒有“閱讀”這一步驟!

我們都知道,看完一本書,往往動輒數天、數週、乃至數月,而且,花費數週閱讀的知識,90%以上都會在最後遭到遺忘(因為人的大腦處理能力是有極限的)。

而查書是化整為零的,完全不會因為知識點過多而造成心力憔悴,相反,它的步驟無比簡潔純粹,即使是再笨的人,也能輕鬆掌握,幾乎不存在因心力憔悴導致的遺忘。而且它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學習過程是碎片化的,這就意味著你甚至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利用碎片的休息時間實現學習。

這樣一來,同樣學習到一個知識點,普通的撒網式閱讀,需要花費數週、數月,然後經歷遺忘,最後能否記住全看運氣;查書只需數小時甚至數分鐘,而且學到的知識精準無比不會遺忘。這兩者之間的效率差距,可以達到恐怖的上十倍甚至上百倍!

這也是為什麼,真正的頂尖“學霸”,沒有一個書呆子的原因!“查書”法,會讓人不會處於被動死記硬背的狀態,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主動思考上,正因如此,人的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活躍,學習也會更加具有成就感,也會更喜歡學習,這種種好處,是強行讀書永遠不可能具備的。





我為山海


通常讀書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基礎知識 ,一般來說中專和大專就已經夠了,要深造才考研或讀博。

第二個層次是社會這本書,《西遊記》裡叫無字天書,也就是社會實踐經驗,通常來說到這個層次的時候讀書退而求其次了!


很多企業家學的是東,可是成功的是西,為什麼?因為學的雖然是專業,而管理卻是博業,再則很多知識是應用類的,比如現在出現某個問題,就查資料,詢問相關高人,最終解決問題,這也叫“查學問”。

對於讀書的人,要清楚戰略方向,很多人整天忙的要死,可是幹一年沒有別人一個月掙的多,這叫“戰術忙戰略死”,從這個角度講,讀書不能讀死書,第二不能瞎讀書,不實用的書讀過就忘了,所以這樣的書不讀也罷!


所以要讀書,更要針對性的讀書,,關乎實幹性的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