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守股如守寡,炒股一旦上癮,戒掉很難!

從宋代中期,到清朝滅亡,中國推行程、朱理學,對婦女丈夫過世後的原則是守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當然,孀女自己知道,守寡是件又難又苦的事,冷壁孤燈, 心癢難耐,故紅杏出牆並不稀奇。對真正能守節,做到“波瀾誓不起, 妾心古井水。” 的稀有品種,最高的獎勵是政府頒發的貞節牌坊。

其實守股跟守寡相似,一樣難、一樣苦。股市是波動的、個股也是波動的,我們常常心癢難耐、想撈快錢,手中的股票三天兩頭的換,有點蠅頭小利沾沾自喜,一旦被套內心之苦只有自己知道。守股如守寡,守住自己反覆研究和思考而買入的股票,才會有機會得到一座用真金白銀鑄起的守股牌坊。

守了一大堆的保險股,銀行股,今天保險股大漲,銀行股也有企穩的跡象。繼續象守寡似的守著。

每一天,每一時,波動的是情緒,不變的是價值。


十賭九輸,說的是賭徒;十賭九贏,便是賭場。想賭不想輸的人,只有一個辦法——開賭場。從此,我們不在乎輸贏,只維護規則。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潛規則,業餘的玩不過專業的。在瞬息萬變的交易市場上,你要確保自己不是個隨隨便便的賭徒,最保險的方法就是開個賭場,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制定規則,然後遵守它,執行它,捍衛它。開賭場也有規矩,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

原則一:不計成敗,只看勝算——計算期望

建立交易系統時,要考慮的是長期的贏利,而非短期的成敗。根本不用在意偶爾的輸,甚至不該害怕連續的輸,因為那是運營一個賭場的必要成本。還記得該守不守的“結果偏好”嗎?結果不爽了,就要修改規則,這種人開不了賭場。

開賭場,不看結果看勝算(expectation)。不用管這次能不能賺,只管大家是不是一直賭下去,有沒有可能贏利。只要有50.001%的勝算,就夠了。這多出來的0.001%,靠“一直做”來變現,放到足夠多的交易中,放到足夠長的時間裡,就能變成一個天文數字。至於短期的損失,只會吸引更多的賭徒參與賭局,只會使賭局延續更長時間,只會讓我們最終的收益更大。同樣,交易中的虧損並不意味著業務不過關,也不意味著決策失誤。它不是真的損失,是誘餌,是必要的成本,是長期的收益。

交易系統中的勝算,叫做期望收益。歷史表現是推測未來期望收益的依據。推測過程有三步,第一,查一查,這個系統最初設定的買入價(entry price)和止損退出價(stop loss price)是多少。第二,看一看,在最初的價格設定下,最終的交易量是多少,最後得到的收益是多少。第三,算一算風險投入(risk),用買入價與止損價的差額,乘以最終的交易量。第四,得到歷史勝算,也就是未來的期望收益(expectation),用最終收益,除以風險投入。

只要期望收益為正,這個交易系統就值得堅持。有失敗,有逆境,莫拋棄,莫放棄。

原則二:保住老本,千秋萬代——風險管理

賭博最怕的事,就是輸光本錢,學名叫破產風險(risk of ruin)。這是交易員的大忌。保本求生,是一切交易最基本的出發點。

別以為這是小概率

血本無歸不是小概率事件。

以擲骰子為例,張三李四玩骰子。張三今天喝酒了,衝著李四嚷嚷,擲出來4、5、6就算你贏。你要是贏了,你押多少,我就加倍給你多少,你押1塊錢,我就給你2塊錢;當然,你要是輸了,押的錢就算我的了。

李四呢,覺得張三真是醉了,這筆買賣明明是給我送錢。想一想,一個骰子六個面,不是擲出來一二三,就是擲出來四五六。要是擲上四次,贏兩次,輸兩次,每次押上100塊錢,輸兩次也就輸兩個100,贏兩次就能贏兩個200,最後淨賺200。套用原則一,這場交易李四不能拒絕,因為它有勝算。

李四口袋裡有1000塊錢,他該押多少,一百、五百還是一千?勝利唾手可得,但是它背後是風險——即便有勝算,依然可能血本無歸。如果押得太多、運氣太差,連輸幾盤之後,就被榨乾了,再也沒法玩下去。李四要是每次押500,輸兩次就玩完了。這可不是天方夜譚——每次都有一半的可能要輸,連輸兩次的可能性是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如果李四押500,他有四分之一的可能在兩局之內輸光本錢。

這件事情最可怕的地方在於,隨著賭注變大,風險不是跟著等量增加,而是爆發式的。翻兩倍下本,風險不一定也翻兩倍,很可能是三倍、四倍、甚至五倍。

保衛雞蛋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就是防止血本無歸。蛋能生雞,錢能生錢,想讓錢保持生產力,就要像保護雞蛋一樣,分散風險。

接下來又是老生常談,第一,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第二,晃來晃去的那個籃子少放點。每天晚上,你隨便想起哪個籃子,都能睡著覺——放得多的那個籃子,晃得少;晃得多的那個籃子,放得少——對每個籃子的擔心程度,都差不多,都能忍。這也是賭場的原理,很少有賭場只開一個賭局,只擺一種賭具,老虎機風險小,擺三排,豪賭擂臺風險大,放一個。每天跟風險打交道,也不會失眠。在交易市場上,籃子的晃動程度,叫做平均真實波幅(ATR),根據晃動程度分配資金,是一類經典的方法,叫做由波動性調整交易量(adjusting trade size on the basis of volatility)。

每個市場到底持多少頭寸?這麼算:

首先,想清楚,你能承受百分之幾錢的風險波動。比如你的心理底線是1%。那麼,如果你有家產100萬,在每個市場,你就能承受1萬塊錢的波動。

然後,算一下,你想進去的幾個市場裡,每股平均波動幅度(average true range,ATR)分別是多少。具體來說,就是截取一段時間的價格數據,找出來每天的真實波幅(最高價減去最低價、最高價減去昨日收盤價、昨日收盤價減去最低價,取三者中的最大值),求這段時間的波幅均值。

最後,做除法。用你能承受的那個心理底線——每個市場1萬元,除以相應市場的每股平均波幅,就得到了每個市場應該買入的頭寸額、股數或者合同數。

原則三:願賭服輸,以身作則——堅持規則

前面提到的算法,僅供參考。因為賭場的秘密不在於具體規則,而在於對規則的維護;交易的秘密不在於特定策略,而在於對策略的堅持。

趨勢跟蹤、風險管理、真實平均波幅……很多類似的概念與策略,早就人盡皆知。我們並非贏在“知道”,而是贏在“做到”。每次輸的時候,我們不會攜款潛逃,而是坐守陣地,願賭服輸,把規矩定下來,把賭場開下去。

想看到“勝算”變成真金白銀,要給足時間與空間。一個好的交易員,要把自己想成一個大氣的賭場,如果你違反規則,即便賺到了錢,也只會得到懲罰;如果你堅持規則,哪怕輸了錢,也可能被市場獎勵。

原則四:狹路相逢,勇於亮劍——抓住趨勢

交易員的賭場有一個特殊之處,那就是最大的利潤來自於趨勢。捕捉到趨勢的人,才能在交易中賺大錢。然而,趨勢往往是嚇人的:

某一商品價格猛漲,你會擔心有泡沫,是不是明天就破碎;

某一交割日期臨近,即便趨勢仍在繼續,你也會猶豫要不要堅持,萬一最後幾天跌了,砸在手裡怎麼辦;

某一短期波動發生,儘管深知波動不可避免,你也會反覆問自己,這是不是逆轉的信號,是坐等波動過去,還是趁早拋售……

敢於亮劍的,總是少數。整個1983年,油價一直在0.75到0.85之間波動。1984年1月11日到30日,油價從0.83開始,猛漲到1.05美元,形成一個完美的趨勢。這正趕上交易員學堂第一期學員的第一次實戰,13個人都盯著這個市場。

在此期間,第一個星期是最瘋狂的,一下子就跳到了0.98。按照課程中的規則,每個學員都應多多買入,達到滿倉(loaded)。然而,只有一名學員火速執行,迅速滿倉。其他人都對這樣的漲速表示擔心,或是反應遲鈍,或是買入而不滿倉。因此,這個星期結束時,只有一名學員賺到了該賺的,5萬美元。

離交割日期還有幾天時,油價從0.98跌到了0.94,而且是連跌兩天。按照學堂的規則,這種分量的波動還不至於拋售,應該靜觀其變。但交割日期的臨近嚇到了大家,剛剛學過的規則被拋之腦後,只有那個滿倉的人原地不動,眼看著5萬美元的利潤蒸發成3.5萬。

因此,也就只有他,等到了第三天的復甦。價格從0.94開始,漲到1.05。在交割前的最後兩天賣出,最後的收益是7.8萬美元。

這個人,是本書的原作者,是交易員學堂第一批學員中最稚嫩的一個。他當時只有19歲,他此前從未接觸過資本市場。但他像士兵一樣,執行規則,勇於亮劍,跟上了趨勢,得到了最多的回報。而他的同學們,很多已成為當下最成功的交易員,但在第一次實戰中,仍是紛紛丟盔棄甲。

所以,最後這條原則,是最重要的一條:抓住趨勢,抓住每一次趨勢。一整年也許只有兩三次漂亮的趨勢,這兩三次趨勢,可能構成你全年的利潤。計算期望,保住老本,願賭服輸,都是為了等待這些趨勢。趨勢來的時候,無論多麼驚悚,多麼可怕,多麼危急,要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抓住趨勢,賭場才沒白開。

總結一下“四項基本原則”:

第一,不要在乎一時的成敗,關注長期的勝算。利用歷史數據推測一個交易系統的期望收益,然後堅持下去;

第二,血本無歸不是小概率事件,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利用平均真實波幅(ATR)分配資金,最終對每個市場的擔心程度是一樣的;

第三,自己一賠就要改規則的人,永遠開不成賭場。願賭服輸,堅持下去,才能等到期望中的收益變成真金白銀。

第四,所有的等待與堅持,都是為了抓住趨勢。狹路相逢勇者勝,不要擔心漲得太快,會有泡沫;也別擔心跌了兩天,怕要逆轉。嚴格按照最初設定的止損點來決定進退,敢於堅持,敢於亮劍。

守股如守寡,炒股一旦上癮,戒掉很難!

很多人說中國股市沒有投資價值,不能長期投資,這話有點片面,作為一個市場,有好的也一定會有差的,儘管上市公司經常變臉,但有也有不少有價值的好公司,比如說百年老店同仁堂、雲南白藥、片仔癀等,看看復權的月線就明白了,他們的股價一直在上升通道中,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問題是守得住嗎?

守股如守寡,炒股一旦上癮,戒掉很難!

守股如守寡,炒股一旦上癮,戒掉很難!

守股如守寡,炒股一旦上癮,戒掉很難!

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這是為人之道,運用在股市裡就是價值投資,當然,股市也是個投機場所,當然也可以投機,只能說各取所需吧。對於本人來說是崇尚價值投資的,因為價格會圍繞價值波動,物有所值的東西最終會在價格上得到體現。而估價過高的東西終究會朝著價值靠攏。

價值投資的好處是穩健,能夠獲得較為穩定的收益,即使經歷股市大幅度波動後未必會輸錢。而投機顯然就有所不同,投機的收益和風險是對等的,甚至風險要大於收益。而價值這東西又是相對的,經歷大跌後被低估後就形成了投資價值,或者是業績出現拐點並持續增長具備了投資價值。但若是被市場高估哪怕再有價值也已經沒了投資價值,就如當初的中石油。

很多人是守不住股票的,他們不明白的是,如果一年守住盈虧持平,已經跑贏市場的一半人。如果守到10%的收益,已經跑贏了幾倍的銀行利息,如果守住20%的利潤,已經跑贏市場大部分人。如果守住每年30%利潤,你已經跑贏了巴菲特。

股票套牢後等解套那不叫守,事實上很多人套牢後的耐心是非常好的,會耐心的等解套。可若要是股票解套了,有盈利了,心裡立馬就會生出一頭小鹿來,很多牛股也就這樣放跑了。很多黑馬和牛股都拿到過,大多數人會半途下車,最終都會成為談資。就如我當初持有的華星創業從7到17元自我感覺不錯,但最終股價到42元,還是給放跑了。

對於價值投資來說是要做很多功課的,比如說對經濟的瞭解,對行業的瞭解,對上市公司的瞭解,對股價的判研等等。一旦介入後要無視短期的波動,直到公司的價值有了真正的體現或者是價格脫離了價值才會放手,幾倍的利也就到手了。所以,守股真的要比守寡難,做股票要守得住寂寞才行。

在最近這些日子裡連續發生了二次股災,很多有價值的股票同樣跌倒了谷底,目前雖然有反彈,但有些股票的價值還沒被發現,在年報和季報裡可以淘金,近期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傳統產業蕭條,新興產業將會成為未來的亮點。

至於投機,就無需守寡,跟著盤中熱點跑是一種方法,跟著突發事件走也是一種方法,追漲殺跌是一種常用手段。投機是一種速成,應用得當收益同樣不菲,但要嚴格遵守自己的紀律,提防砍柴千日一日燒的情況出現。


莊家的優勢和弱點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這場博弈遊戲中,若想取得輝煌的戰績,還需要了解敵我雙方的實力。通過認識莊家的優勢和弱點,能更好地瞭解莊家的操作意圖和操作手法,戰勝自己的貪婪和恐懼,以正確的操作理念對待自己的每一個操作行為。

前文中我們提到了散戶難以戰勝莊家,因為莊家與散戶之間就像職業選手與業餘選手的比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莊家具體有哪些優勢與弱點。

(一)莊家的優勢

1.莊家的資金優勢

只有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或是強有力的融資能力,才可以坐莊。莊家都擁有鉅額資金,數億元至幾十億元或者更多,鉅額資金是莊家獨有的優勢。由於他們持有相當大的資金,可以儘可能地持有大部分流通籌碼,進而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股票的趨勢和價格。當然,資金可以是自有資金,也可以是通過拆借而來的資金,資金來源對主力坐莊的期限長短有一定影響。龐大的資金量使莊家顯得財大氣粗,他們通過高拋低吸、逢低建倉、逢高出貨的操作策略及科學的投資組合,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獲得最大的收益。

莊家用幾億元、十幾億元做一隻股票,散戶則用十萬元、幾十萬元做幾隻甚至十幾只股票。擁有巨資的莊家,其最重要優勢就在於能清清楚楚地知道散戶的持倉量。將流通盤總數減去莊家持倉量,便是散戶陣營的持倉量了。作為單個的散戶,是無法準確知道莊家的持倉量是多少,因為散戶與散戶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信息傳遞。在這場莊家與散戶對壘的戰爭中,莊家在暗處,既知己又知彼(散戶);散戶在明處,雖知己卻無法知彼(莊家)。在這種不平等的格局中,即使“戰爭”尚未展開,勝券早已偏向莊家一邊了。

2.莊家的人才優勢

莊家一般都有高素質的操盤手之間的通力協作,有專家或專業技術人員為其服務,人才優勢比較突出。優秀的操盤手、政策研究員、行業分析師以及高級公關人才等,都是坐莊時莊家重點招攬的對象。對於大型投資資金和券商而言,他們具備人才優勢。在坐莊前的調研階段,有專業調研人員對市場進行調查研究,這些人不但專業水平高,其綜合分析能力也十分強。根據對市場的調查分析,能給老闆提出正確的建議。在具體操盤過程中,莊家有高水平的操盤手進行操作。操盤手的學歷一般都在本科以上,大多數屬於綜合類人才。他們精通基礎分析和技術分析技巧,具備操縱股價的技巧和經驗,能夠準確預測大盤的近期走勢,並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操作思路,基本可以保證在低位吸貨,在高位出貨,為老闆創造最大利潤。

3.莊家的信息優勢

莊家的信息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第一時間獲得信息。坐莊資金通常具有足夠的研究人員進行市場調研和專業信息搜索,目標上市公司的有關信息通常也是坐莊機構或者大股東首先獲得,這很難通過市場規範加以改變。

有條件地製造信息。坐莊資金對於目標公司的炒作方式正在不斷變化,由過去單純的在市場上收集、拉高、派發演變為參與公司管理甚至給上市公司當推銷員,改變上市公司的市場評價,達到成功炒作的目的。

能控制市場信息。如通過串通股評人士製造市場炒作氣氛,莊家通過對倒放量、控制價格、改變技術圖形這些手段來製造多頭或空頭信息,使中小投資者出現判斷失誤,從而使莊家達到收集和派發籌碼的目的。

更容易掌握籌碼分佈狀況。坐莊資金能夠通過現有的市場技術手段和自己對籌碼的控制程度,瞭解中小投資者的持籌情況,也就是說能夠知己知彼。

從坐莊資金所擁有的信息優勢來看,單槍匹馬的中小投資者是很難與之抗衡的,雖然有眾多市場諮詢機構為你出謀劃策,但有時這不但無益於做準確的判斷,反而成為嚴重的信息干擾。

4.莊家的交易優勢

莊家一般有獨立的跑道和專門的報單人員,有的甚至有多根跑道交易相當便捷,尤其是在做對倒放量的過程中,交易系統的優勢盡顯無疑。但是交易系統只是為買賣提供了方便,坐莊能否成功關鍵還是看莊家本身的實力和經驗。

5.莊家的成本優勢

莊家融資後,表面上莊家在更高的位置加倉或拉昇,提高了持倉成本,實際上籌集的資金越多則坐莊成功的概率越高,股價拉昇空間就越大。相對於其初始自有資金而言,獲利的可能性增大,獲利空間增加,無形之中降低了成本。另外莊家可以反覆做波段降低成本,不斷高拋低吸,在不丟失籌碼的情況下得到差價,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對散戶而言,波段操作難度極大,要麼做波段被套牢,要麼做波段把籌碼做沒了,很少有成功的。

6.莊家的盤面優勢

由於莊家擁有大量的籌碼,盤中的一舉一動非常清楚。如買一買二買三中的託單和賣一賣二賣三中的拋單,多少是莊家自己的,多少是散戶的,莊家一目瞭然。股價上升到了什麼價位會遇到強大的拋壓,下跌到什麼價位會出現強大的反彈,只有莊家清楚。散戶僅憑公開的技術分析去研判(不少屬於想當然),往往落入莊家設下的陷阱。莊家在操盤中股價未到高點,就已開始撤退,未到低點偏偏轉身而上,常常打擦邊球,使散戶無所適從。

7.莊家的其他優勢

另外,莊家還可以通過一些變通的手法鑽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漏洞。比如多開戶頭,以逃避持股達一定比例必須向社會公告的規定。在交易中仍存在著許多不規範行為,莊家還可以有條件地進行內幕交易,等等。

莊家雖然佔有多方面優勢,可以先知先覺,可以隨意操縱股票的趨勢和價格。但任何事情都有相反的一面,莊家有其優勢也必然有其弱點,而這些弱點足以致命。儘管莊家在坐莊過程中儘可能地利用自身優勢來彌補弱點,但仍然有兼顧不到或力所不能及的地方,這恰恰為散戶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方面。

(二)莊家的弱點

1.船大難調頭

資金雄厚、持倉量大是莊家的主要優勢,也是莊家的弱點之一由於持倉太重,要想成功兌現出局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股價在走勢過程中,莊家要玩弄很多花樣,使用許多指標。但如果被散戶投資者識破,不受他吹噓美好前景的誘惑,不在遠離股票價值的高位接過這最後一棒,莊家是無可奈何的。這時,莊家被關在自己親手製作的套子裡,靠對倒維持股價,而聰明的散戶早已將這個燙手的山芋甩給莊家,去享受豐厚的利潤。

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莊家無法及時有效地避免損失,容易引起其他莊家來參與分享成果。在每波行情見頂之後,總會有一些莊家因操作失誤而重倉被套。如果大盤處於極度弱勢,莊家的處境就更艱難因為這時若一味將股價維持在高位,則控盤成本會很高;若順勢將股價打至低位,又可能遭到其他莊家伏擊從而丟掉部分低價籌碼。可見莊家若想成功地運作於股市,其難度也是相當大的。

2.資金成本壓力大

拿破崙與奧地利公主瑪麗亞·路易莎結婚後,曾到奧地利的一所學校視察,拿破崙在對學校讚美之餘,認為還有所欠缺。於是,決定贈送一些鮮花給這所學校。但是,由於季節的原因,當時還沒有這些花拿破崙承諾將在來年的春季再贈花給學校。此後,拿破崙因為陷入對俄戰爭的困境中,將這件事忘記了。

直到20世紀末,奧地利方面向法國索要當年承諾的鮮花,並說如果法國人不支付這筆鮮花的費用的話,就證明拿破崙言而無信。法國人怎麼會因為區區一筆鮮花的費用,而讓自己的皇帝背上失信的名聲呢?當即答應一定會支付這筆費用。但是,等計算結果出來以後,令法國人大吃一驚。原來,經過幾百年的利滾利後,當年一筆微不足道的鮮花費用,如今幾乎超過了法國人全年的教育經費。無奈之餘,法國人只好請求奧地利放棄催款,並承諾今後一定在教育事業方面盡力給奧地利提供幫助。

一筆鮮花的費用能演變成鉅額資金,這就是時間成本的魅力所在。

莊家的資金雖然強大,但都是有時間成本的,而且絕大部分資金的利息是高於同期存款利息的。這些資金在短時間內確實能發揮強大的威力,但時間一長莊家就不堪重負了。市場中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每到長假來臨前,都會有部分流動性強的主力資金撤出股市,這就是時間成本造成的結果。莊家的資金大多揹負著沉重的利息負擔,如果無法及時兌現出局,其壓力之大可以想像。另外,莊家大多設有龐大的諮詢機構,聘請了若干投資顧問和操盤手,還要花相當大的代價去與各方搞好關係,並且每一次控盤動作都需要成本消耗,所有這些,註定了莊家在最後的毛利潤上還需大大地打上一個折扣。

3.技術指標露蹤跡

莊家在坐莊的整個過程中,莊家行為在股票走勢圖上都必然留下痕跡,一旦被市場投資者識破,就給市場投資者提供了賺錢的機會。坐莊一定要拉抬股價,如果莊家不造市,就很難有高位派發的機會。但是,幾次拉抬之後,聰明的股民就能從技術指標中觀察到不尋常之處,即技術指標會顯示超買跡象。這會讓散戶們望而卻步,莊家的最後一棒便難以脫手。中小股民則因數量較小,可把包袱扔給莊家輕易脫身,而莊家對此毫無辦法。

另外,如果上市公司不配合莊家,目標個股早已有別的莊家潛伏其中,這些都將增加莊家坐莊的難度。莊家投入資金多,如果股價沒有足夠的上升空間是賺不到錢的,莊家完成目標股的整個坐莊流程,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這個較長的週期中,將會給散戶提供了足夠的賺錢機會。


彼得·林奇在哈佛商學院紐約俱樂部1990年年度聚會晚宴上的演講,可以說是他迄今為止,最全面、最珍貴的投資理念概述。而在演講中,彼得林奇將自己多年的投資經驗總結成了10個忠告,雖然過去了27年的時間,但是我們回顧可以發現,目前這10條忠告依然適用。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

忠告1:遠景型公司不能給你帶來回報

A股這樣的公司很多,公司大多沒什麼業績,董事長和總經理天天在外面忽悠,參加這個那個論壇,靠著PPT過日子。而對於這類的公司,我們在聽他們的遠景的時候並不能很快發現裡面的問題,這應該怎麼辦?最簡單的辦法,讓時間來證明一切。

對於只會講故事而沒有業績支撐的公司,引用一段彼得林奇的原話:

記住:如果股票從2美元漲到300美元,你在8美元買入同樣可以獲得很高的回報,甚至在12美元進入也可以。當別人向你推薦這類遠景型公司時,你可以在一年之後跟進,把它們寫在紙上,然後放到抽屜裡面。一年之後再拿出來看看,三年之後再拿出來看看都行。考察這些公司三年之後的基本面如何再作投資決定。公司經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放棄最開始的一部分利潤而換取更為穩健、安全的投資決策,長期來看是非常正確的。

忠告2:不要把成長和賺錢混為一談

避免高增長、容易進入的行業。高增長行業是一個可怕的領域,因為每個人都想進入這個行業。09年的時候光伏就是這樣,現在的人工智能難道不是這樣麼?

最好的行業是有門檻的,參與競爭的企業少,最好一家獨大。行業內競爭有序,旱澇保收,坐地收錢。而不好的行業是門檻低,誰都能進來,就算這裡很容易賺錢,也會因為參與公司太多而賺不到什麼利潤。

“一個完美的公司必須擁有一個利基”。利基(niche)是指針對企業的優勢細分出來的市場,這個市場不大,而且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服務。產品推進這個市場,有盈利的基礎。在這裡特指,針對性、專業性很強的產品。我更願意將這個叫做“細分行業龍頭”。

利基市場中,那些被市場中的統治者/有絕對優勢的企業忽略的某些細分市場或者小眾市場,企業選定一個很小的產品或服務領域,集中力量進入併成為領先者,從當地市場到全國再到全球,同時建立各種壁壘,逐漸形成持久的競爭優勢。

忠告3:五年級的數學足以滿足投資所需

股市非常簡單,不用去學習高等數學,如果你計算太複雜,大多是你想太多了。

我們不用把投資想的太複雜,但應該足夠重視。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所接觸的往往是股票、期貨、期權等品種的單一方向的買入或賣出,構建模型、對沖以及套利這些對於普通投資者太遠了。所以,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越簡單的方法反而越有效。

身邊有很多例子,很多普通投資者裡的“常青樹”,往往是精於一種分析方法,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而對於很多高級知識分子,在股票市場裡往往沒有非常好的投資回報率。(2013年大學教授買股票虧錢)。而對沖、套利等聽起來非常高深的手段,目前的平均回報率也僅有約10%,並不能獲得超額收益。所以,對待我們自己的投資,簡單一點、重視一點,往往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忠告4:花15 秒時間在資產負債表上

資產負債表往往可以告訴我們很多東西,公司有多少負債?公司又有多少債權?負債與股東權益之比是多少?這是每一位中長線投資者都需要對自己手中的股票進行了解的。彼得林奇喜歡負債少、乃至沒有負債的公司。巴菲特也表達過同樣的觀點,他們永遠把風險放在第一位,都不喜歡槓桿。

對於傳統行業來說,一份正常的資產負債表,股東權益應該佔75%,而負債則要少於25%。但是由於目前A股有大量的“輕資產”公司,公司的電腦設備可能就是最大的“資產”,因此對於這類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要重新審視,但理論上不能超過50%,否則將會由於償債能力弱而將風險充分暴露出來。

對於陷入困境的公司,更應該重視公司負債的情況,在面臨危機的時候,最終決定公司是否能夠倖免於難還是破產倒閉的關鍵就是負債。那些成立時間不久但是債務負擔沉重的公司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總是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

忠告5:就像你研究微波爐那樣研究你要購買的股票

有一種現象讓我感到很驚詫,人們在最終購買冰箱之前會先對比10臺冰箱。他們會在《消費者報道》中查看到不同冰箱的測評。他們會逛15 家商店。

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們對股市感到如此神秘,他們沒有意識到聽從一個的士司機的小道消息而在某隻生物工程公司的股票上面投入1萬美元一點賺錢的機會都沒有。

我相信大家在買了微波爐、豆漿機或者房子後,都會詳細的看一下產品說明書或者合同,比如哪個按鍵能夠保溫,哪個按鍵更適合打新鮮玉米汁,房屋的戶型以及所處的地段。但是目前市場上存在了太多太多根本不去看公司基本面資料,不知道公司所處的行業,甚至在買入一週之後就已經忘記自己買入的是哪隻股票的投資者。而這些客戶最終是要輸給那些對股票進行了深入研究的投資者的。不管買基金,還是買股票,買之前一定要經過仔細研究。我們買房子都會到處看,去貨比三家,然後長線持有。如果買股票能像買房子、買微波爐一樣用心去研究,去長線持有,想虧錢都難。

忠告6:你只能在事後知道哪隻股票是偉大的

長期投資不是口號,要真正落實到行動上。我們不知道哪隻股票是偉大的,我們也不知道大盤什麼時候開始牛市,但只要現在符合我的投資計劃,我就堅定去持有。

短線可以賺錢,相信的人很少,堅持的人很多; 長線可以賺錢,相信的人很多,堅持的人很少!

能不能發現能漲十年的長線牛股那是跟一個人的智慧與眼光相關,而能不能在發現它之後還能堅持十年那是一個人的人性的問題。而市場上能發現者極多而做到長線堅守到最後的人則是極品。

忠告7:散戶具有巨大的優勢

彼得林奇認為普通人可以從生活中發現未來的十倍大牛股,當你在生活中對某個產品讚不絕口時,應該考慮是不是買他們公司的股票。

比如你去買汽車,發現上汽集團很好,接下來應該把他納入備選股。然後對公司基本面進行仔細研究,這樣成功的概率更大。

林奇在強調個人投資時強調了普通常識的重要性。

發現一直上市公司產品賣的好或者對某公司的產品感興趣只是你關注該公司的起點,卻不是你購買該公司股票的充分理由。

你在還沒有對一家公司的收益前景、財務狀況、競爭地位、發展計劃等情況進行充分研究之前,千萬不要買入它的股票。如書中所言“椰菜娃娃暢銷但股票不一定好”。你必須要留意什麼才是公司未來的增長之源,並預測公司的增長速度何時可能放慢下來。

忠告8:職業投資者,一個難以置信的矛盾

“職業投資者具有所有偏見,他們只買大盤股,他們只買具有多年曆史的公司,他們不會看有工會的公司。我曾經持有過有工會的公司,它們給我帶來豐厚的回報。他們也不會買無增長行業的股票。我們卻在該行業獲得了很好的回報。我曾經買入過破產公司的股票。我還買入過即將破產的公司。這些投資並不愉快。你可能不相信職業投資者的偏見,有些人不會買入以Y開頭的公司等等。”

職業投資者特別是公募基金或者賣方研究員,由於有“投資委員會”之類的機構存在,導致了他們在交易過程中儘可能的去買入那些“誰用誰說好”的品種(買存在風險的公司容易背鍋),因此,公募基金過去10年的投資回報率要明顯低於私募基金甚至普通投資者。所以,我們在參考這些機構投資者意見的時候,需要考慮到這一點。

忠告9:永遠有一些事讓人擔憂

每一根陰線都代表著某個利空,陽線代表著利好,天天看利好利空會動搖自己的計劃。

如果你投資成功的概率是60%,那麼意味著你連續投資100次,其中60次盈利,40次虧損。那麼我們將得到怎樣的收益呢?

可能還會有投資者記得我之前計算的勝率問題,我們再來回顧一下。

我們來猜測一下從滬指5178點到2638點,下跌了47%,那麼這個區間是由多少根陽線和多少根陰線組成的?陽線與陰線的比是多少?(陽線代表盈利,陰線代表虧損)。

守股如守寡,炒股一旦上癮,戒掉很難!

154個交易日,83次獲利,71次虧損,53.89%的勝率,但是區間內虧損是巨大的。現在你還會認為只要勝率高,就盈利高麼?

長線交易追逐趨勢,認為趨勢是自己唯一的真正的朋友,是自己利潤的來源,他不重視價格的日內波動,認為價格的日內波動幾乎和自己沒有關係,這也會讓人覺得你麻木不仁,甚至像個傻子,他也不重視第二天行情會怎麼走,他只重視趨勢是否結束。

長線交易者持倉的忍耐力絕非一般投資者所能理解,也非一般交易者所能承受。市場有一種誤解,認為長線交易者之所以能夠長期持倉是因為他能預測到市場的趨勢和終點所以才能放心長期持有!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解!其實長線交易者跟你一樣不知道市場的未來走勢,他只是遵守紀律跟蹤趨勢。

忠告10:投資真的很簡單

首先一定要堅定選擇價值投資,堅持四大原則:好公司、好價格、長期持有、適度分散。

做到這四點就可以了,不要去炒作垃圾股,因為你根本沒信心去長期持有。比如某隻次新股大跌了,很多人捨不得割肉,一直抱著。那是非常痛苦的,自己心裡根本沒底。

而好公司就不一樣了,只要你在估值合理處買入,根本不怕跌,跌了就是撿便宜貨的機會。

如果你不長期持有,你怎能順應股市長期總體向上的大趨勢?

如果你不長期持有,你怎能應對市場短期的下跌和犯錯?

如果你不長期持有,你怎能應對市場無盡的擾亂和迷惑?

如果你不長期持有,你怎能獲得優秀上市公司年年派給你的股息?

如果你不長期持有,你怎能獲得哪怕是一隻十年漲十倍的股票?

如果你不長期持有,你怎能在週期性出現的大牛市中一舉成功?

但是,如果你買的企業不增長,你買的行業屬微利,你買的股票價很高,以上各條也還是“四大皆空”,長期持有也還是一場夢。

適度分散分開看,一個是“適度”,買的股票太多,你自己就成了指數。二是分散,把雞蛋放不同籃子,這個籃子一定要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