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深圳和上海未來哪個更有發展潛力?

一顆沙的世界


在可見的10-20年之內,上海將保持優勢,而深圳會迅速追趕,而在“經濟密度”和“發展速度”上深圳可以說獨領風騷。

《全球城市指數》,香港、北京和上海上榜

根據科爾尼最新發布的《2017全球城市指數》報告顯示,中國上榜城市數量逐年增加,已超過美國達20座城市,佔據榜單總城市數量近六分之一。同時中國城市的總體排名提升明顯,尤其是中國三座超大型城市香港、北京和上海,在《全球城市指數》中分列第五、第九、和第十九名,總體排名近年來穩步上升,皆達到全球前20名水平,綜合實力均躋身國際一流城市之列。

深圳暫時排71位,遠遠落後於這三個城市,也說明深圳的整體經濟規模、體量、政治資源上還無法和北京、香港以及上海競爭,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經濟規模和總量上海優先,而“經濟密度”上深圳獨領風騷

面積大的城市GDP不見得高,面積小的城市GDP不見得低。當引入了經濟密度這一指標以後,14座萬億城市的排名座次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深圳成為經濟密度最高的城市,是第二名上海的4倍多。

財政收入情況反映了一個地方政府到底有沒有錢。拋開只比較絕對值的思路,14個“超萬億”的城市中,每萬人為政府貢獻的財政收入情況到底怎麼樣?

人口紅利

上海人口的老齡化問題在今後的10年將會越來越突出,而深圳暫時還可以享受人口紅利。

上海市政協主席吳志明表示,預計到2020年,上海市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將達到36%,常住人口老齡化程度也將超過21%。 澎湃新聞記者 雍凱 圖

1月23日中午,上海市政協主席吳志明在與網友在線交流時表示,上海市人口老齡化趨勢將進一步加重。至2020年,上海市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將達到36%,也就是說三個上海人中,有一個是老齡人。

深圳市民政局黨委副書記陳亞凱介紹,截至去年底,深圳60歲以上戶籍人口達到23萬,佔戶籍人口6.9%。60歲以上非戶籍常住人口95萬,與戶籍老人相加接近120萬,佔總人口6.6%。“從這個數據來看,深圳目前壓力還不是很大。北京2014年已經達到22%,上海超過28%,廣州超過了16%。所以,與北上廣相比,深圳的老年化程度還不是很高。”

但陳亞凱指出,深圳的老齡化出現一些顯著特點。一是人口結構加速老化。從成年型社會到老年型社會,全國平均時間是18年,而深圳是10年左右。根據目前的速度,深圳將在202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二是老年人數呈現爆發式增長,因為數以百萬計的深圳“拓荒牛”正進入退休階段;三是戶籍老人和非戶籍老人人口嚴重倒掛,這和深圳目前的人口結構類似;四是空巢老人多,涉及生活習慣、子女出國等多種原因;五是高齡化趨勢突出。

受教育程度

深圳人口的教育受教育層次在迅速提高,

根據2010年全國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上海市每十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人數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排在第4位,深圳排在第10位。

而《深圳市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指出:

同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教育程度的人數由17644人上升為22668人,已經快速趕上並超過上海市2010的數據;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數由23903人上升為25289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數由44088人下降為33266人;具有小學教育程度的人數由8905人上升為11446人。

小結論

看了看這些經濟數據,我個人還是覺得年輕人應該去深圳拼搏,你認為呢?


談者無語


深圳和上海同屬一線城市,同屬港口城市,被拿出來比較是常有的事。我在深圳生活有3年了,雖然偏愛深圳,但論兩個城市發展潛力,我還是要客觀的來說道說道。

1.深圳經濟競爭力>上海經濟競爭力

在前不久剛出爐的全球城市競爭力排名中,深圳的經濟競爭力是0.9337,位居全球第六,上海的經濟競爭力是0.93370.8367,位居全球第十四位。

2.深圳GDP增長率>上海GDP增長率

2017年深圳GDP是2.24萬億,比2016年的1.94萬億,多了3000多個億,增長率為8.8%;

2017年上海GDP3.013萬億元,突破三萬億大關,比上年增長6.9%;

3.深圳創新>上海創新

總所周知,深圳是座創新的城市。據統計,2017年深圳專利申請量17.7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萬件,有效發明專利維持5年以上的比例達到了86.3%,是全國第一!大疆無人機、華大基因、大族激光等一系列新型創新企業都坐落在深圳,可想深圳後續發展潛力之大。

4.深圳人口吸引力>上海人口吸引力

人口往哪裡走,財富就往哪裡走。2017年深圳人口大增62萬人,成為年度最具吸引力城市。這點我自己也深有體會,身邊很多朋友來了深圳就不捨不得走!再看看上海,人口吸引力已經被廣州和北京超越,沒想到在一線城市裡是最後一名…


廣東包打聽


經過分析 作為一個外來人上海和深圳都去過 感覺上海和深圳都不屬於自己 深圳的粵語上海的吳語 這兩個城市的發達也是很多外來人的夢想 尋機的地方 甚至在這裡安居 上海和深圳各有各的好處和壞處 上海也算是老城和現代化的結合 深圳完全現代化 上海的飲食不習慣 深圳的飲食不習慣 上海有外灘 深圳有海 上海有自己的證券交易所 深圳也有自己的證券交易所上海老年人比較多 深圳無論是坐地鐵還是大街小巷百分之九十都是中年輕人 當然上海的美女沒有深圳多 但上海個把美女都比深圳要好看上海的環境好樹是綠的 深圳的綠化好樹是黑的上海的生活比較純樸古典 深圳的生活比較現代雖然深圳大部分都說普通話 但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坐地鐵還是聽到粵語比較多 因為畢竟深圳離香港一寸之遙 上海好像說普通話更多些 在上海工作和深圳工作的工資待遇都好 但上海工資待遇更高些。 在比較上海和深圳的地形 上海國際大都市 深圳一線城市 上海城市jdp比深圳高 是深圳城市jdp兩倍左右 上海人數比深圳人數多 上海兩千多萬人口 深圳一千多萬人口 上海周邊城市有蘇州杭州 深圳周邊城市有廣州香 港 上海是東沿海岸城市 深圳是南沿海岸城市 上海與日本九州島和韓國首爾相望 深圳與馬來西亞相望 提到這些就不得不提到機場了 個人認為上海機場和深圳機場比較 上海的機場更發達 雖然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外觀很漂亮科技化 但深圳的國際航線沒上海發達 上海離日本韓國很近 如果去首爾東京 上海出發坐飛機更近時間更快 深圳就相反了 如果從深圳出發去東京時間就過得慢了 上海到東京兩三個小時 深圳到東京五六個小時 上海到東京美國以及其他航線都很多 深圳就相反了 如果深圳到東京美國坐飛機的話也就兩三個航線 而且有的是長途停站才到達不是直接到達目的地 忘了說了上海的外國人很多 深圳少 如果娛樂的話 雖然廣東有澳門 和美國的拉斯維加斯相比我更喜歡去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去玩 雖然澳門的娛樂行業勝過拉斯維加斯 從環境及出名度 拉斯維加斯更美 澳門和拉斯維加斯 澳門就像地獄 拉斯維加斯就像天堂 澳門街道骯髒 拉斯維加斯街道乾淨 澳門始終是廣東人的地盤 拉斯維加斯異神脫俗 去澳門感覺靈氣消失了 拉斯維加斯靈氣上來了去澳門看看荷官的臉色 感覺只能給澳門送金 去拉斯維加斯感覺娛樂中帶優雅感 。反正上海和深圳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 上海發展過頭了 深圳還有未來 在上海和深圳之間做出選擇 想了很久依然想不出答案 到地哪個城市好 我想如果到這兩個城市發展而且心志更高更加具有野心更想到國外發展 貿易 投資經商定居 我想上海應該很合適 如果在國內定居養老深圳應該很合適。


TGV8


這是一個千人千面的問題,說深圳好,得罪了上海人,說上海好,深圳人卻又不服。其實深圳和上海各有優勢,只不過根據每個人的個人喜好,看法也就不同,但是說起發展前景,我們看兩個數據,就知道了:

1、人

我們需要看兩座城市的人口增長情況

2017年上海常住人口出現負增長,比上一年減少了1.37萬

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位居全國第一,比上一年增加了62萬。

2、錢

截止於2018年3月底,上海資金總量為11.49萬億,同比增長4.2%,深圳資金總量為7.01萬億,同比增長6.7%。

從總量上來看,上海領先,從增速上來看,深圳領先。

總結

通過數據表明,上海在人口和資金的總量上具有絕對領先的優勢,但是在人口增長和資金增速上,落後於深圳,所以綜合來看,深圳的發展前景要優於上海。


蔣昊說經濟



肯定是上海!未來上海不但是中國最大最有發展潛力城市,也是亞洲乃至世界最大最有發展潛力的城市。

一,上海是一座綜合型的巨型城市。

上海體量國內最大,地理位置國內最優越,上海的教育體系與深圳不可等量相比。上海的文化底蘊與人口素質在國內國際都是名列前茅。

二,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

上海的經濟總量中國第一,在亞洲僅此於東京。上海的經濟結構均恆平衡,門類齊全。上海的綜合發展能力很強,投資環境更優,上海已是亞洲最有活力,最有投資價值的城市。上海的金融證券業十分發達,匯聚著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為優秀金融管理人才,是國內及國際金融產品,大宗商品,股票證券商品的主要交易地,是亞洲的金融中心。

三,上海的基礎設施,相當發達。

已經擠身亞洲前列,交通運輸四通八達。綜合功能得到了良好的發揮。上海基礎設施在亞洲乃至世界也是數一數二。

四,上海的影響力已享譽國際。

上海是世界上著名的城市,也是近代國際上知名的城市。上海的國際影響力正吸引世界各地人們前來觀光旅遊,參觀學習。

五,上海正在形成上海城市群。


隨著滬通大橋的建成,上海已形成了上海蘇州南通三角形城市群。上海的經濟、文化、交通等各種基礎資源已成為三地共享。

六,深圳是一個新興城市,但不是綜合型城市。


深圳城市的發展潛力在於它的創新及科技開拓,它只是一座充滿活力,充滿朝氣的新型城市,在發展成綜合型的國際大都市,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依旺情深1


目前,從經濟實力來看,上海市強於深圳的。但未來,深圳具有更強競爭力。

2017年上海GDP30133億元,深圳GDP22438億元,上海在經濟總量上領先深圳約35%。2017年,深圳財政總收入約8600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00億元,這個財政實力在全國範圍內內來說很高了。但是,上海財力更雄厚,2017年光稅收收入就達到了16200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00億元,兩者均是深圳的兩倍。

(上海)

但從未來的發展看,深圳更具有競爭力。這個從幾個方面可以看出。

第一,深圳的經濟結構更有優勢。2017年,上海經濟結構是公有:非公有是49:51。其中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是25%左右。總所周知,民營經濟是最具有活力最具效率的。民營企業比重太低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而深圳民營企業比重卻佔到了GDP的一半。民營企業成為了深圳的支柱。深圳也誕生了諸如華為、中興、萬科、比亞迪、大疆等全球知名的品牌。上海的民營經濟品牌方面還乏善可陳。

第二,深圳的未來戰略定位更前瞻。對於未來的發展,深圳的目標只有一個——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努力打造成中國版的“硅谷”。為此,深圳在科技發展方面投入了巨資,為企業發展提供了發展平臺,目前深圳的可以企業數量和質量在全國首屈一指。而上海的戰略定位是航運、金融和物流中心。這是典型的工業時代思維。

第三,深圳的創新精神強於上海。改革開放40年來,從袁庚在蛇口的改革,再到新中國土地第一拍,再到“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深圳的改革創新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今天,深圳提出建設全球科技和產業創新中心,深圳一直以來都以創新作為發展的最大動力。上海由於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原因,創新動力和能力一直弱於深圳。

基於以上三年,我認為,深圳在未來會比上海更具有競爭力。未來,對上海造成最大沖擊的不是香港、北京或者廣州,而是深圳。


財經知識局


深圳更具潛力

上海城市起步早,有傳統工業以及人口的支撐,有很多大區級總部駐紮,這是上海最大的優勢。但相比於深圳的萬眾創新以及創微企業的包容性,上海的“准入門檻”似乎更高,而深圳則有更大的空間自由度。


其實單從城區發展情況來看,深圳不論城建還是經濟的進步速度都更加令人驚歎。深圳起步晚,人口純靠移民填充,沒有超級國企為依託,一切都是以“新”開始,即使現在的行業龍頭平安、華為、萬科、中興等公司也都是和深圳這座城市一起成長起來的,很多像馳名全國的科技公司甚至是從創微企業成長起來的。相比於上海這樣當初企業進駐時直接就是高大上的城市,深圳顯然已經展現出了後來居上的潛質。

上海面積是深圳的三倍有餘,有更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土地能夠依仗,這本身就有體積優勢,深圳雖小,但是小而精。深圳的綠化和空氣質量是上海難以比擬的,深圳市民年輕化率亞洲第一,平均年齡32.2歲,正是年輕的城市與年輕的市民所組成了這座朝氣蓬勃勇往無前的深圳。上海更像一個已經達到頂峰,即將功成身退的超級企業家,而深圳更像一個初來乍到即取得驚人成就的青年,兩者相比,上海未來的發展曲線會是平緩上升,而深圳的上升仰角則會更大,這個上升角度就是潛力差異。


城市發展報告


深圳基本上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也造就一群背井離鄉、開荒拓土的弄潮兒。能留下來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在深圳的兄弟,哪怕是一個億萬富翁和一個物業保安在一起,大家見面都會聊彼此在深圳的經歷,如何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有喜有悲,有迷茫,有希望。大家彼此坦誠相待,惺惺相惜,沒有裝逼。所以彼此相互理解包容,我來深圳多年沒見過打架鬥毆的,吵架的少之又少。大家有的,只是謙虛待人,和務實的拼搏。


獨特的一幫人也造就了獨特的商業氛圍及特有的深圳文化。深圳人是全國有名的不夜城,晚上十點鐘深圳夜生活才剛剛開始,逐步熱鬧起來。酒桌上幾乎看不見勸酒的,大家討論重心永遠是合作,產品,商機,創新。

深圳是科技之都,創新是深圳的靈魂。大家沒了以前的投機取巧,雖然節奏快,更多了一份從容。知道腳踏實地,從革新創新尋找突破口和自己的價值。

最後談一下大家經常提到的~城市底蘊。我覺得人才是一個城市底蘊的載體,深圳的創業者有著超強的向心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有著寬闊的包容心。

我覺得底蘊來自於有條不紊的排隊;遇到矛盾,大家相互理解的一個微笑;來自對這座城市的信心,來自自己紮根這片熱土一顆奮鬥的心!


往生拾夢26221713


深圳和上海,未來哪個發展更有潛力,因為題主提出的是個模糊的概念,“未來”是個不確定的時間概念,“發展潛力”也沒有確指是經濟還是指別的某一方面,我們姑且理解為城市綜合實力。那麼題主的問題就轉變為:深圳和上海,未來在綜合實力方面哪個更具有潛力。

首先,我們要理解“潛力”的意思,潛力,是指潛在的尚未發揮出來的力量。“潛在的”,就是你未來具備的。“尚未發揮出來的”是說在條件成熟時才能發揮出來的。

現在,我們簡要了解這兩座城市。

一.深圳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深圳是改革開放後由一座小漁村發展起來的大都市,建城時間短,但人口年輕,充滿活力,充滿機遇,也是年輕人的“夢想之城”。

二、上海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滬杭甬大灣區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G60科創走廊核心城市。

上海一百多年來都是中國工業、商業、金融、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的中心城市。

三. 政治地位和經濟實力

上海是直轄市,深圳是省轄市,計劃單列市,上海政治地位比深圳略高。

上海2017年GDP30133.86億,增長6.9%。

深圳2017年GDP22438.89,增長8.8%。

從總量上看,上海領先深圳7700億,優勢明顯。

從增速上看,深圳超出上海1.9%,追趕勢頭猛。

四、人口結構與經濟構成

我們知道,深圳的人口結構年輕,充滿活力,充滿朝氣,充滿新鮮思維,充滿創新意識,充滿奮鬥精神,充滿各種機遇。這裡聚集著華為、騰訊、中興、比亞迪等眾多實力雄厚的高科技企業,是以民營經濟為主的城市

上海,人口結格偏老齡化,市民素質高,財富充足,上海聚集著全國各類名流達人成功人士。上海雲集著眾多國企央企,世界500強總部,經濟已逐步向服務經濟、總部經濟.高端製造業轉型。上海,歷史底蘊足,有著歷史與當代,傳統與創新的完美結合。是國企為主其它為輔、經濟協同發展的城市。

深圳與上海,就象二十歲的年輕人與四十歲的成熟人。

深圳勝在年輕,有闖勁,前進步子快。但因為年輕,不確定性也多一些。上海,勝在穩健,步步著實,底蘊充足。

你讓我回答深圳和上海未來誰更有發展潛力,因為你問的模糊,我也只能模糊回答:

從經濟發展潛力看,我選深圳。

從綜合發展潛力看,我選上海。

最後我想說個現象,似乎很多人在深圳是為了成功,而成功後去了上海。功成名就的人聚集在上海的是不是比深圳更多一些?我沒統計,只是感覺!

深圳和上海都是挺起未來中國的脊樑,都有無限的潛力,都有美好的未來!





無語石1


上海和深圳,作為兩個中國的一線城市,從目前來看,就發展程度而言,上海依然是領先於深圳的,但是在未來,深圳有著更大的發展潛力。

首先來看看兩個城市的GDP對比,上海市的3.01萬億對比深圳市的2.23萬億還是有很大的優勢,不過按增速來看,深圳市以8.8%比6.7%的數據顯得更具有衝勁一些。其次,兩地的地理位置都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沿海的條件一直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兩市中一個守著長江的入海口,周圍江浙自古以來也是富饒之地,另一個位於珠三角,背靠香港,同時周邊還有另一個一線城市廣州市。

上海作為中國的金融中心,在國家政策方面得到了很多優惠,同時央企居多的結構是支撐其經濟發展的原因之一;深圳的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對當地經濟貢獻極大,發展空間更高,諸如騰訊、華為等互聯網科技企業就是代表。年輕是深圳最大的優勢,雖然在城市底蘊和歷史積累方面有著差距,但是身為改革開放以來高速發展起來的城市,對待外來人士有著最包容的態度,在這裡基本沒有“排外”的現象存在,這是對人才最有力的吸引條件之一。而上海是中國內地在世界上都能排的上號的城市,如果具備能力和資本,同樣也能在這裡立足。

總的來說,上海和深圳都有各自的優勢,上海的發展雖然目前領先,不過在未來的發展中,深圳毫無疑問會給上海造成更大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