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新財富第一策略分析師英國路演感想

新財富第一策略分析師英國路演感想

新財富第一策略分析師英國路演感想

來源:股市荀策(ID:xunyugen)

上週我到英國倫敦路演了一週,到新的地方見到的人、聊到的事不太一樣,有一些思考和感悟,無論生活還是投資,迴歸簡單可能是最舒適有效的方法。

因為之前來路演過一次,剛接到路演通知時並沒有太多的興奮和期待,想到要飛12個小時,還要倒時差,內心有些畏難情緒,不過一想到海德公園的梧桐樹,又有點期待和嚮往了。兩年前到倫敦路演了3天,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大本鐘、倫敦眼,也不是白金漢宮、國會大廈,而是海德公園那一排排上百年的梧桐樹,及樹蔭下騎行的普通居民。作為老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首都,倫敦其實挺破舊的,沒啥高樓大廈,地鐵裡面手機信號都沒有,也沒啥燈紅酒綠,下班後三五個人站在街邊喝一杯啤酒聊聊天就各自回家了。第一次來的時候,我就納悶自己是到了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了嗎?最後正是這種更貼近自然的簡單生活方式,讓我產生了留戀。記得上次來歐洲路演前,我傻乎乎跟同事聊,出差兩週要帶好多件襯衣啊(我習慣出差時每天準備一件襯衣),對方很淡定地跟我說不用天天換,來之後發現襯衣穿兩天領子比國內穿一天還乾淨,空氣質量太好了。5月的倫敦早上5點天就亮了,晚上9點才天黑,路演完我總想著到公園走走。走進“倫敦之肺”的海德公園,漫步在楓樹成蔭的路上,緊張了一天的神經瞬間放鬆了下來,公園的長椅上有人靜靜地讀一本書,草地上三五個朋友在閒聊,腳邊的鴿子悠閒地走來走去地尋食,它見得人肯定比我見得鴿子多,此時內心的感受是“這他媽才是生活!”。上海衡山路兩邊有很棒的法國梧桐, 每次經過時都刻意放慢腳步,只是公路上的感覺終究比不上公園裡,這邊的樹也遠沒海德公園那麼高大、有歷史感。

這次在倫敦路演時間比兩年前多了兩天,因為倫敦投資A股的機構變多了。過去兩年,隨著滬港通深港通全面開通,A股確定要納入MSCI,英國投資機構對A股的關注和投入明顯上升了,尤其是過去兩年A股的價值股賺錢效應很明顯,投資者參與A股的熱情被點燃了。上次路演途中只碰到一箇中國人,這次在五家公司見到了中國人,還碰到了一個會講中文的英國人。這讓我想起過去在香港路演的經歷,2011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路演時,有一半的客戶是老外,需要英文交流,現在到香港路演中文橫掃,偶爾見到一個老外,對方一開口普通話發音比我還標準。路演中交流互動內容也明顯比兩年前接地氣多了,包括中美貿易戰、金融監管、銀行資產質量、中國製造2025、CDR和獨角獸、A股入摩等等。對於外資會否持續流入,國內投資者總有些擔憂,畢竟A股的價值股已經漲了兩年了。我的感受是完全無需擔憂,外資機構投A股的邏輯很簡單,他們並不太擔心中美貿易戰、金融監管之類,而是Topdown的配置思路。從全球資產配置角度出發,投MSCI發達市場還是新興市場一道選擇題,歷史數據看,二者強弱關係類似大小盤,風格7年一輪換,2010-16年MSCI發達市場指數強,16年下半年來新興市場指數相對走強才2年,繼續增配新興市場的趨勢未變。在新興市場裡面,A股是較好的選擇,一方面A股納入MSCI,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速整體較高,A股的估值盈利匹配度不錯,目前A股整體PE約18倍,2017年淨利潤同比18.4%,印度Nifty50指數分別為22倍、3%。實際上,隨著A股不斷對外開放,外資規模已經越來越大,目前QFII獲總額度995億美元,RQFII總額度6149億元,陸港通北上資金累計4620億,外資持有A股自由流通市值近5%。而且回顧陸港通開通以來的3年多時間,外資往往在市場階段性底部加速流入,最近陸港通北上資金持續淨流入,4月北上資金淨流入387億,5月中上旬已經達287億,2017年月均才166億元。

英國投資者的偏好跟其他外資一樣,就是大白馬。選擇白馬的理由也很簡單,一方面,白酒、家電等消費白馬的商業模式很容易理解、業績又好,他們之前投資帝亞吉歐、百威英博等都賺過錢,另一方面,這些公司是A股市場的特有品種,真正的科技股去美股和港股選就好了。我們在《消費白馬股何時有絕對收益或相對收益?-20180518》中討論過,消費白馬股絕對收益源於業績增長,相對收益多數出現在震盪市和熊市,18年消費白馬股盈利仍較優、估值和盈利匹配度不錯,市場仍處在震盪市,基金持股比例較高但外資仍在買入,消費白馬股仍是較好的配置選擇。最新數據顯示,北上資金持倉中白酒為14.3%、家電為12.4%,4月以來持續買入的品種仍集中在白酒家電。雖然中國投資者覺得消費白馬經歷兩年上漲,吸引力已經不大,外資仍然持續買入,這跟當年臺灣和韓國納入MSCI過程中外資持續買入臺積電和三星很像。換位思考,如果中國機構去印度、泰國投資,同樣會買當地特色行業的龍頭。而且國際對比,A股消費白馬估值也不高,目前貴州茅臺PE(TTM,下同)為31倍,帝亞吉歐為29倍,格力電器為12倍,飛利浦為21倍。外資偏好白馬股的另一原因是,他們自嘲自己獲得的A股信息是三手資料,只能認真研究信息更公開透明的行業。說到底還是回到基本面這個最基礎簡單的邏輯,這樣反而少了很多猜心的煩惱。實際上,長期而言白馬股的股價絕大部分源於業績增長,自上市以來貴州茅臺股價年化漲幅/對應年化淨利同比為35.2%/31.0%,格力電器為25.9%/25.4%,伊利股份為29.2%/26.9%,真正的成長股股價上漲其實也來源於業績,比如海康威視股價年化漲幅/對應年化淨利同比為33.6%/31.6%,騰訊控股為56.6%/43.9%。只不過成長股的選股難度大一些,一旦選對上漲空間更大。震盪市的環境未變,繼續堅守業績為王的簡單策略。

權聲明: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聯繫方式:010-65983413。

新财富第一策略分析师英国路演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