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体内湿气太重,该怎样祛湿?

武帝青云


祛湿不只靠吃。

说到去湿气,大家立刻想到薏米、红豆等等,祛湿茶、祛湿汤料在春夏也会卖的特别好。但是,饮食祛湿只是方法之一,还有许多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很多人忽略了。


一,最保险的祛湿法——运动

不管是中医观点还是现代医学,运动始终是防病健身的良方。

中医看来,运动有助于激发人体阳气,阳气充足,则脾胃运化功能增强,减少体内水湿停滞。同时,运动排汗,也有助于祛除湿气。

至于运动项目,如果是出于化湿的目的,可以选择慢跑、走路、八段锦等中低等强度的运动。强度上也以自觉微微出汗为宜。不宜锻炼到大汗淋漓,否则出汗过多,又未能及时擦干或及时更换衣服,也会招致湿邪入侵,反而导致风邪入侵。

另外,建议在上午、下午,而不是在夜间、清晨,以为你这些时段雾气较重,祛湿不成反而招来外湿。


二,艾灸

艾本身有活血、祛寒、散湿的作用,单纯煎水泡脚、泡澡也有一定的祛湿作用。

而艾灸效果则更好,因其温热感更能提升脾阳。这有两个意义:

一是脾阳本身对付湿气这种阴邪最为合适,直接就可以将体内的湿气驱走。

二是祛湿先健脾,这是共识,因为脾胃正是掌管人体水湿代谢的。所以,艾灸时,要达到更好的健脾祛湿效果,自然是选择脾胃相关穴位,如足三里、神阙(即肚脐)、三阴交等穴位。


三,饮食祛湿,要辨寒热

大家最为推崇的饮食祛湿,不是不好,只是吃什么,是要先辨别湿证的类型,因为体湿还分两种,一是寒湿,二是湿热,辨别清楚之后再选择相应食材才有效。

而市场上、网络上大卖的祛湿茶祛湿汤,用的多是红豆、薏米、蒲公英之类,药性都是偏寒凉的。所以有些人喝了觉得效果不错,有些寒湿、脾虚的人喝了,只会更寒更虚。

辨寒热并不简单,如果完全不会,还是请医师去辨证。


当然,如果觉得湿症并不明显,也可以选择宜用性味比较平和的祛湿药材煲汤、煮粥,如芡实、白茯苓、扁豆、淮山。都是易得食材,一般也不会出错。


家庭医生杂志


四招赶跑体内湿气

1、注意饮食

祛湿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饮食方面着手。

在夏季最好坚持清淡饮食,多吃一些利湿的食物,如黄瓜、莲藕、冬瓜、苦瓜、绿豆、赤小豆、薏仁、莲子等,这些食物可以帮我们去湿除热,利水消肿。但是体质虚寒的人要控制食用量。

要少吃油炸、辛辣、大补的食物,烟酒也要戒掉,甜食要少吃。

2、劳逸结合

很多上班族有自己的工作习惯,从来不睡午觉,事实上,夏天的午觉一定不可以省。

一方面,夏季昼长夜短,有些上班族晚上常常加班,睡眠质量不高,白天如何投入繁忙的工作?

另一方面,睡一个午觉可以让身体更加轻盈,更有精神投入到下午的工作。忽视劳逸结合只会耗伤气血,从而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

3、运动

运动是最能够防病治病的方法,体内湿热的人往往也是不爱运动的人,不妨在周末出门爬爬山、骑骑车,这些运动会让你出汗,又不会过于剧烈,适量出汗对祛湿是有帮助的。

夏天出门运动的时候,要选择比较阴凉的地方。

要注意,夏天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锻炼。

4、按摩

夏季常让人闷出一身汗,被不少人开玩笑称为“免费桑拿”。

洗桑拿的过程中会出很多汗,尽管这样对促进血液循环有帮助,但这种被动的出汗方式并不适合夏季。洗热水澡,并加以按摩是更加健康的选择。

热水澡可以让身体微微出汗,再配合简单的按摩手法,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排水作用。


39健康网


夏天天气炎热,气温较高又闷热,出门就一身汗,衣服汗湿了来不及时更换,湿气很容易再次侵入体内,所以人们普遍湿气都比较重,很多中医就建议人们多喝一些薏仁绿豆汤。薏仁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等功效,与绿豆搭配一起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我家隔天就会煮一锅薏仁绿豆汤,特别是放冰箱冰镇后,口感甘甜清爽,祛湿消暑的同时还有减肥美容的功效。做法很简单,看一遍就会。

准备材料:薏仁80克 绿豆100克 冰糖50克

薏仁提前用清水浸泡一晚很容易煮烂,若是白天也可以泡一个小时左右。天气炎热,最好放冰箱冷藏哟!

将薏仁和绿豆清洗干净。

加入半锅清水。(水和食材比例是4:1)

电压力锅,按压粥/羹档,煮40分钟。

40分钟后,加入50克冰糖,搅拌至融化。(喜甜的朋友可以多放点冰糖哟!)

此时薏仁和绿豆都已经煮开花,晾晾即可食用。

薏仁绿豆汤,消暑祛湿,甜糯可口,放入冰箱冷藏后食用,口感更佳!


小鱼私厨


车前草的祛湿效果神奇

湿气的形成有自身和外界的原因,主要有:寒能生湿,咸能生湿,甜能增湿和湿聚成湿。

古人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天气寒冷人体的水液就会蒸发、散失减少,体内湿气就会增大,冬天天气冷,玻璃窗上就会有水气,夏天的雪糕,从冰箱里拿出来不多会就会有层水珠,这都是自然界中寒能生湿的现象,人体在寒冷的季节湿气也会增加;人的阳气不足,或者体质虚弱,就会运化不足,也会增加湿气。可以多吃些生姜、大枣、葱白、胡椒,多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多运动,动能升阳,静能生阴,多活动有利于湿气的排出。



过食咸味也会生湿,夏天的盐坛子都会湿漉漉的一层水,这是自然界的咸能生湿,人过食咸味,必然喝水要多,就会增加体内的湿气,注意不要过食咸味。

甜能增湿,少吃有利于脾胃,多吃就会增湿,《黄帝内经》中有甜能伤肾,肾主水液气化,甜味的食物比较粘稠,不利于水液的代谢,过食就会增湿,注意少吃甜食,多以清淡饮食为主。


久居湿地,或者饮食过于寒凉,也不利于脾胃的运化,也会形成水湿。湿气重的人经常喝红豆、山药、生薏仁、大枣粥等,车前草是一个祛湿比较好的食物和药材,它清热、利尿、祛湿效果非常好,可以炒菜、泡水喝都可以,体质虚弱或者偏寒的人可以加生姜、甘草、大枣配合用,经常食用会有非常神奇的疗效。


中医杂症


首先给大家解释下何为湿气?以及湿气重的一些表现症状。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认为通过饮食、起居可以对湿气进行调节。

如过多吃肉,少量运动。再加上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中医里讲究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体内就有了湿气。

湿气症状的表现有哪些那?

1)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便秘(2)口干,口苦,口臭(3)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4)头发油腻,脱发,白发(5)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6)浮肿,眼袋下垂,(7)腰酸关节疼痛(8)胸口闷(9)黑眼圈 (10)睡觉打呼噜(11)头晕没精神,特别疲劳(12)阴部潮湿(13)脾虚胃弱(14)对房事不感兴趣(15)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16)月经不调,白带有异味,瘙痒,(17)皮肤油腻,起湿疹等等 (18)手脚出汗

但是如何祛湿那?

最好的去湿方法,就是减少酒、肉等肥腻食物,增加运动,自然而然就能摘掉湿人的头衔了。

再附两个小方:

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散:由健脾药+去湿药组成,这是最典型的健脾去湿方,因为脾管着水湿的代谢嘛,边补脾边去湿,就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苓桂术甘汤:此方在健脾去湿的基础上,增加温阳药,这是虚寒体质有湿的人专用去湿方。

不过,没有湿气的人,绝对不要吃去湿药,而且也不存在“我吃点能预防以后生湿”这种情况。

因为,中药的药性是“有病病受之,无病体受之”,没有湿气的人,喝了去湿药,就会损伤正常的津液,一定要切忌,切忌,再切忌。

最后再附两个食谱:

食谱一:薏米红豆粥

原料:薏米和红豆按2:1配。

做法:把薏米和红豆洗净浸泡一晚。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用猛火煮开,改慢火煮至薏米烂熟即可。喝的时候可以酌量加些冰糖或红糖。

功效: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食谱二:山药红枣粥

材料:山药、白扁豆、红枣、去芯莲子、山楂条、葡萄干。

做法:将白扁豆、红枣浸泡一会儿,白扁豆去皮,红枣去核,山药切丁备用。白扁豆、山药和莲子一起入锅炖煮,煮至酥软。最后放入山楂条、葡萄干再煮三分钟即可。

功效:这款粥可益气补血,保肝健脾,清热祛湿,使人面色红润,精神气十足。经常喝可调理人体肠胃,改善代谢功能,排除多余废物,起到减肥效果,并对高血压、高血脂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北京医生网


昏昏欲睡,身体慵懒,精神不振,皮肤起疹子等等都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很多人都知道生姜汤和红豆薏米水都可以去湿气,生姜偏温。现在人活动少,空调天天猛吹,很多人是体湿体寒的,祛湿就变的较为重要。

晒太阳是祛湿最好的方法,还能减肥。中医有一句话“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意思就是增加阳气的来源,来消除那些阴寒秽滞的东西。湿气本身是属阴寒的,所以真正要去湿,就得温阳补阳。张仲景老师说“痰饮当以温药和之”,也有这层意思。生姜是祛湿的良药。虚寒体质或者宫寒痛经的人,每天早上一碗生姜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薏仁红豆水可以祛除湿气,用等量的红豆和薏仁煮水喝酒可以。当然如果您能够参考邱医生的三豆一皮茶煮水后饮用更是不错的选择。三豆一皮茶是邱医生在微头条发的比较火的方子,主要是百合10茯苓15炒薏苡仁15佛手3赤小豆15陈皮5克,用家里的养生壶中火煲煮30分钟后作为茶水来饮用就可以。

运动是调理身体比较好的方法,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如今的人对于运动随着也有着很好的认识,但是真正能动起来的人却非常少。毕竟工作比较忙,有点时间还是会忙于工作。如果您在白天因为工作忙而没有时间,可以在晚上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通过运动可以让自己出出汗,适量出汗对祛湿是有帮助的。

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有好的建议,欢迎您在下方留言评论

我是王桂真,欢迎您关注【王桂真营养师】头条号,一起聊聊健康,让我们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王桂真营养师


首先告诉你祛湿不能着急,讲个例子来说你蒸个馒头需要半个小时,你非要十分钟拿出来,调理祛湿也一样,要有个过程,循序渐进,祛湿不是一下子说清除就能清除的!做好这5个方面,逐渐改变湿热体质!

湿气重的3大信号!

1、排便粘稠

不良的饮食习惯,伤到了脾胃,脾胃受伤,再吃一些油腻的食物,只会生湿助热,日久形成瘀滞,化而成热。也就是大便不成形,这就说明大肠有湿热。

2、小肚子
这是由于湿气重在体内越聚越多,就会造成小腹处水肿,容易引起比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汗出、肢体沉重等。

3、爱出油
正常人的头发是光泽、柔顺的。体内湿起太重的人头发就会爱出油;摸上去能感觉到不光滑,油腻腻的。

对于这些信号,湿热体质要求不能单一调理,一些有祛湿经验的医生建议可以使用怡清茶调理,内在调理脾胃,同时也要注意日常习惯,饮食习惯不能过于重口味,做美丽女人。

做好这5个方面,逐渐改变湿热体质,循序渐进!

1、远离烟酒,远离湿热

酒具有湿和热的双重性质,喝的过多,会滋生湿热,加重湿热体质。

2、顺时作息,让湿热无法插足

熬夜、吸烟、喝酒,它们是形成湿热体质的三大诱因。坚持晚睡早起和午间休息、保持办公室和家里通风、适量减少户外活动。

3、夏季养生,防病保健康

夏季的气候特征是又湿又热,外界环境带来的湿热和体内的湿热相遇,对于湿热体制的人具有很大的危害。要注意把握适量户外运动,保持家里的通风,食物要选择清淡,少熬夜。

4、动出一个健康来

湿热体质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排除体内水分的同时起到清热化湿的作用。需要注意,要避开与酷暑、梅雨天的正面接触,最好安排在早晨和晚上进行。


5、了解自身的体质,学会对症养生

对于自己体质不是特别清楚的人不要随便吃祛湿御寒的食物调理预防,需要在医生的引导下,知道自己的体质,对症下药,找寻合适自己的一套养生方案,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风轻花落晚


体内湿气重,恩,这个湿邪是中医的概念,不信中医的当笔者没说。

这玩意一个很让人头痛的东西。在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 中,最怕但也最常见的就是湿邪。


因为湿气是最容易侵入人体的,容易到什么程度,男方天气潮湿的地方呆一段时间就会被湿气入侵,喝太多水运化不了的也会化成湿气。而且湿邪向来病缘好,总要勾搭几个别的邪气。

湿气重会导致人脸色看起来泛黄无光,眼袋浮肿,长痘痘,也就是会变丑,对了还有口臭。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显得尤为不好。


咋办呢?笔者推荐一个运动方式和一个穴位。

运动方式呢就是打打太极拳。

一个穴位就是承山穴。每天随时按摩这个地方,挺简单的,翘起二郎腿就可以按到。

就这样。

祝身安体泰福寿安康。


紫云观涛




很多人认为人体里70%都是水,有湿气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实际上此“湿”非彼“湿”,人们身体内的湿气就像是把一条干毛巾放到老中医水中,毛巾湿了,但当我们用尽力气将毛巾拧干,毛巾上的水没了,可毛巾依旧是湿的。所以能拧得动流出来的叫水,而流在体内的则叫湿。一般情况下,我们喝进体内的水,通过正常的代谢,体内是不会有湿的。

那一般人要怎么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呢?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自测,当和这些内容重合度越高含有湿气的可能性一般也就越大。

  • 喜食肥甘厚味、大鱼大肉者体内易藏湿
  • 喜食辛辣刺激者体内易藏湿
  • 喜食甜、凉食品者体内易藏湿

如果觉得以上内容不够精确,可以用“双保险”的方式来反复确认哦~

  1. 起床时——看感觉。体内有湿的表现为晨起头晕、体酸乏力、胃口差、容易胃胀不消化
  2. 如厕时——看大便。大便粘、挂池,一天内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过后却总还是带有便意
  3. 洗漱时——看舌苔。正常舌苔呈白色薄状,若舌苔变厚呈腻子状,说明体内有痰湿。而舌苔呈黄厚状是体内有湿热的表现
  4. 痰湿体质者体形多偏胖或腰围较粗
  5. 早晨起来小腿肚子会有发酸、发沉的感觉

除湿小方法

除了看医生外,老中医教你自己在家也能用的一些祛湿法

穴位按摩祛湿法:

  • 按摩丰隆穴
  • 按摩阴陵泉穴
  • 按摩三阴交穴:三阴交穴还被叫做人体不老穴,经常按摩三阴交穴,可以起到补脾、补肝、补肾的功效,还可以抗衰老。

以上穴位如配上艾灸祛湿,效果更佳

食疗法祛湿:

  • 薏米红豆粥可以消水肿
  • 茯苓粥可以健脾祛湿
  • 冬瓜粥有利尿祛湿的作用
  • 藿香陈皮茶健脾祛湿效果也不错



    蔚蓝下的煦风营养师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体内有湿气会产生诸多不适,除湿可以试试薏米红小豆粥,做法超简单!

    薏米和红小豆都很耐煮,有三个办法可解决。

    有三个办法可解决,最传统的做法就是浸泡,等量红小豆和薏米至少提前四个小时浸泡,如果第二天早上早餐用,可在临睡觉之前泡,除了夏天气温很高时冷藏放置外,其他季节可放在室温下。

    也可用焖泡的方法,锅里加凉水烧开后熄火,让红小豆薏米在锅里焖半个小时,然后再开火,烧开后,熄火再焖半个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

    还有第三种办法——提前开水浸泡法。前一天晚上取等量的红小豆、薏米,准备一个干净的保温瓶,把薏米和红小豆放到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焖着,早晨起来就是粥了。这个方法还适应于外出旅游携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