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影响孩子自控力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孩子自控力的因素有哪些


一、自控力及其对孩子未来的影响

可能各位爸爸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的很多事情都需要爸爸妈妈安排和管理,只要一放手孩子就乱套了,什么都做不好。尤其是在手机游戏这个事情上,孩子更是缺乏自控力,如果没有了爸爸妈妈的管束,可能孩子整天都会玩手机。因为孩子的这些表现,有些父母会更加严格的管控孩子,结果越管控越难管控,尤其是孩子上初中以后,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孩子越发不听话,越发叛逆。

父母越管,孩子越难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核心还是自控力出了问题。

什么是自控力呢?通俗的讲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自控力分为情绪自控力、行为自控力,同时行为自控力又和情绪自控力密切相关,很多表现出的行为自控力问题,其背后是情绪自控力问题。

那么自控力究竟对孩子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不知道各位爸爸妈妈是否听说过棉花糖实验

在这里,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棉花糖实验也是自控力领域的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这是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Walter Mischel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一项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实验者把一块棉花糖放在4到6岁的儿童面前,并且告诉这些孩子如果能坚持15分钟别碰它,那么15分钟后你将被额外再奖励一块棉花糖。若没坚持住吃了就没有了。这个研究发现有的小孩在实验员一走就吃掉了棉花糖,有的则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用手盖住眼睛、踢桌子玩或是用手指戳棉花糖。还有的孩子凑上去闻,舔一下,或是在棉花糖边缘咬一小口,希望等实验员回来的时候不会被发现。最终总共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小孩坚持了15分钟,并得到了奖励。几年后,该研究小组回访了这群小孩发现,当初能够为了奖励而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普遍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更高的自信程度或更优秀的成绩)。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自控力强的孩子对老师的指令更加合作,他们的专注力更好,人际关系也更好,而且在学习成绩方面,剔除智力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是相对出色的。

美国心理协会认为,缺乏自控能力,是完成目标最大的绊脚石。美国宾夕法尼亚心理学家安吉拉▪杜克沃斯曾经对美国全国拼字比赛的孩子做过全方位的观察,以及对美国那些优秀人物的经历和故事有过多年的研究,她发现决定一个孩子未来是否有更大成就的是自控力。

影响孩子自控力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孩子自控力的因素有哪些


二、自控力的影响因素

接下来,和各位爸爸妈妈分享下影响自控力的因素。了解了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自控力,各位爸爸妈妈在培养孩子自控力时也能够有的放矢。

影响自制力的因素有很多,在这里主要介绍孩子自身的因素和家庭因素。

(一)从孩子自身的因素角度来说:

1.神经系统是否发育成熟

神经系统的发育会直接影响人体自我控制的形成和发展,而其中大脑额叶区域对人的自控能力影响最大,额叶区域的成熟程度与抵抗干扰和抑制反应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大,额叶的发展,人体的调节和控制能力会逐渐增强。同时一些生理因素比如缺觉、醉酒时大脑皮质对身体的控制力也会下降。

2.不同的气质类型

孩子的气质类型各有不同,并且更多取决于先天的成分。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自控力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的气质类型分为三种:

1)容易型气质:这样的孩子很容易相处,脾气好,通常表现出积极的心境,具有求新性和适应性,他们的行为习惯有规律并且可预测。这样的孩子一般表现出较好的自控力。

2)困难型气质:困难型的孩子脾气暴躁,行为习惯不规律。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常常反应过度,对陌生人或者环境适应很慢。这样的孩子自控力也较弱。

3)慢热型气质:这种孩子不太活跃,略显忧郁,对陌生人和环境的适应较慢。但是,与困难型的儿童相比,他们对新事物的反应适度,而不是报以激烈、消极的反应。比如在陌生人面前,他们可能用转头来拒绝拥抱,而不是踢打或者大叫。

这三种早期的气质类型,有些会延续到以后的人生阶段,有些也不会。

3.影响儿童自控力的因素是认知的发展水平

人的自控力强弱一定程度上也与认知水平有关。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认知能力越来越强,就能够逐步自己引导自己的行为。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认为应该去做或者值得去做,那么,他会自觉地抑制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行动,集中注意去做这件事。如果他认为这件事无关紧要,即便去做,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

影响孩子自控力的因素有哪些


(二)对自控力影响的第二大因素是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养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所模仿的榜样。儿童通过模仿家长的处理方式来学习控制自我行为和情绪。儿童自制力的程度,一定情况下反映了家长自制力的程度。倘若父母本身脾气就比较暴躁,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会变得没有耐心、消极抱怨。如果家长经常争吵,使得家庭气氛紧张,那么孩子会因为这样的环境而缺乏安全感,容易焦躁不安。此外,如果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孩子也很难拥有良好的自控能力。

如果家长对孩子疏于管教,对孩子基本上持放任自流的态度的话,孩子便会养成娇惯任性的性格。家长如果对孩子进行的是溺爱教育,只求孩子不哭闹,什么都满足孩子的话,孩子更会养成任性妄为不听劝导的性格。

因此,为人父母者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要形成一套教育规则,多多关心孩子,给孩子做好榜样,家长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在一些无理要求面前不为孩子的哭闹和旁人的求情而心动,和孩子好好沟通,让孩子理解他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样才容易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控力。

除此之外,自制力还跟父母的控制水平有关。孩子被父母“过度控制“,很少有机会锻炼自我控制,自制力反而不如经常有机会进行自我调节的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