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果一个人自称看透了一切,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生死看淡,你怎么看?

愿我不上天堂


我认为,这种人是遇到了大不幸或沉重的打击,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或叫心已死。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死,他对人间已不再留恋,对一切失去了兴趣,甚至见人都感到厌烦。我老家有小伙子,因生活困难到外面闯荡,自己搞了个对象,领回家让父母看,母亲横竖不同意这门亲事,愿意让儿子在当地找对象,儿子回来后,因家庭条件差,说两个没成功,后来岁数一大,也就没人说了,后来分家后一个人过,由于婚事的打击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天天混在麻将句赌小钱,有时一天吃一顿饭,一天两夜不睡觉,时间一长病倒了,再加上没人管,五十多岁就去世了,就这样蹉跎了一生,真是令人唏嘘!


王西真


他是受了多大的打击啊……

看到了这个话题突然流了泪……应该是因为这就是半年前的自己啊……

半年前我就想提问者说的这样,没有了目标,也没有了追求,甚至也有些生死看淡了。

半年前,刚从工地下来,为了维护和对象的关系,从新疆飞越了三千多公里回到了河南。因为是郑州,所以花销真的很大。从工地带出来的几千块钱根本就撑不了多久。每天的旅馆住宿,每天的吃喝,每天的出去找工作的路费。最后临时决定找了一个包住的工作。卖海景房!是啊,河南哪里有海景房?是印的传单,穿着西装一张张的发!一个月的时间,工作毫无进展!加上吃饭,买水,坐车!根本剩不下多少钱!看着同事们两三个月依旧卖不出去,我心灰意冷。

感觉真的太难熬了。诺大的一个一线城市,工资水平对我们这样没有学历的人很不友好!每天和家里人通电话,一起想办法看有什么出路。家人也是想让我回工地老老实实干!也不怎么出主意。那时候真的很累很累!心累!再加上和对象矛盾加剧!心灰意冷下,回到了我的家乡!一位朋友来接我,聊到了凌晨一点。依旧没有办法……太晚了,让他回家休息了。我自己在街头坐到了天亮……那时候感觉什么都是灰暗的。什么都不好做!

在家颓废了一段时间,我家人说,你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呆几天,想想,然后去工作!

就这样…在我们家乡的中原车城附近一家店一家店的问,看他们招不招销售顾问,正好沃尔沃汽车招人,然后我就入职了,慢慢的调理状态,刚恢复斗志,但偶尔还是会感觉到黑暗……留下了些后遗症。

所以,如果他经历过打击的话,我能理解他。如果他在我的城市,我愿意请他喝顿酒,听听他的心事…

可能会有朋友说,才工作不如意就这么难过,这么不抗打击吗?其实您没经历过我的过往,不能理解的。那段时间,每天都是煎熬,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每天都可以用“熬”来形容。每天的打击加打击。心灰意冷加心灰意冷。真的很难。

我也相信,所有的黑暗都会过去!都有的一切都会走上正轨!加油!



大阁主


我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从小经历多次严重外伤,手腕部动脉韧带割断,从二楼脸朝下掉下去,一氧化碳中毒,被蜂蛰昏迷,食物中毒昏迷。这些东西带给我的后遗症就是一个非常非常不好的身体,不能冷,一冷就冻疮,咳嗽。不能热,一热就流鼻血,中暑。骨瘦如柴,四肢无力。这种身体状况,给贫困的家庭带来了负担,因此被歧视,从小不知道什么是亲情,也没感受过温暖,也没有人搭理,又不能出门,经常一个人孤单的看蚂蚁,别人看我好像是透明的。好不容易长大了,努力过后有了好工作,买了房子,却出现剧烈头痛和眩晕,严重到整个人狂躁不已,经常出冷汗以后休克。所谓的爱情不敢要了,亲情没什么体会,只有友情。无可奈何卖了房子辞了工作,回老家种地。在我如此难过的时候,老家所有的亲戚,都在催我结婚,我心里觉得好好笑,我记忆里你们这些亲戚基本都只是打过照面,现在都好关心我,感觉像在看电影一样,熟悉又陌生。我已经不怕死了,只怕病痛折磨。也没有目标了,因为有目标身体未必跟得上。至于追求,谁不想自由自在啊,随心所欲啊,逍遥快活啊,不现实不是吗,明天醒来还是要吃米饭,该烦恼的东西继续烦恼,解决了这个会有下一个。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我只要不后悔昨天就行了。


天一阁图书管理员


如果一个人自称看透了一切,可以说明他是两类人。

一类人,他是经历过现实生活的磨难,岁月的打磨,经历了血雨腥风,有过成功时的辉煌灿烂,也有过低谷时的落魄撩到。

这类人通常有了很深的洞察力,有很深的城府,遇到各种问题都能够通过问题看到本质。当所有的浮华褪去,剩下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朴实和平淡。也就磨灭了对生活的激情,所以,才会有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生死看淡的说法。

另一类,则恰恰相反,他们大都初出茅庐,有着高傲的斗志和激情,对社会没有很深的了解,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稍微碰壁,或者跌了一个打更头,就会感慨自己,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生死看淡。

这也就说明了,他们的心里素质很脆弱,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就拿谈恋爱分手,最后自杀的青年男女举例说吧,就是心里素质薄弱的体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都是从年轻走向成熟在走向老龄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年龄段,对自己的成长的学习,勇于挑战,面对挫折,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到老,学到老。

祝大家心想事成,幸福快乐每一天。



艾美霓裳


在我看来,看透一切有两种境界。

第一种,看破人间。

不再为喜怒哀乐所牵挂,明白生死有命,懂得随遇而安,不强求不争取不执着不动容。

在佛学里各种理论大都接近看破,没错,只是接近。

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而佛祖慈悲为怀——他们心中一天有苍生,就一天都无法看破。

真正的看破可以理解为一种异常的自私行为,大抵可以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过我的万丈红尘,任世间狼烟四起还是天下太平,都与我无关。

其实人比佛祖容易看破,因为人可以置身万物于事外,而佛祖不能,佛祖心有苍生,苍生苦则心痛。

但人又难成佛,因为心中无慈悲,却又因此更易看破。可以说是得失无非一念间。

这一刻的你,没有欲望,没有爱恨,不追求生理的享受或折磨,也不追求心理的慰藉或悲喜,你就像天地间一棵自生自灭的花草,除了宁静,只有宁静。

第二种,回归自然。

这种境界接近物理学。

你开始懂得天地万物无非一种运行,明白太阳月亮不再富有含义,它们也不过宇宙中遵循物理轨迹运行的一个球体。

参透天地,是因为你突然明了,世间一切不过人为的假象,你说它欢喜,它便欢喜,你道它忧伤,它便忧伤。

你的眼界不再局限在人世,你的思维不再停留在人生,你恨不得自己有一双无敌的眼,可以看穿宇宙的另一边。

这一瞬间,你明白人的渺小,懂得天地的伟大。引用电影斯嘉丽的《超体》(推荐你看看)里的对白:什么东西证明了它的存在?是时间。

但是当你的看破境界达到这一层的时候,连时间都无法与之匹敌。

这一刻的你,没有知觉,没有思维,听见就是听见,看见就是看见,时间空间都失去了概念,你就像是宇宙间一粒漂流的星体,除了宁静,可能连宁静都没有。





文采悦


首先我认为这样的人并不是看透了一切,目标和追求都没有了,生死也无看淡,这其实是自暴自弃的表现。

世外高人并不是看透一切,高人的追求在于由内而外

  • 我们常在电视上、书中看到一些世外高人,他们往往与世隔绝,世间一切纷扰都与他们无关,他们每日诵经,坐禅。他们不入世,却看得透世间所有事,对任何人都兼容并包,会鼓励善人坚持积德行善,也接纳恶人悬崖勒马。
  • 其实他们的追求是内在的追求,比如佛家要普度众生,就要先提升自己境界,要先脱离众生,才能普度众生,如果自己也是众生一员,如何普度众生?他们所修习的,所参悟的是如何才能“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何才能离一切相,心向如来。
  • 又比如道家讲无为而治,却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家所追求的无为,通俗讲是遵循天道,顺其自然,然而人们往往想要主宰万物,这有违天道,便不能顺其自然,就需要调和阴阳,使天道归于常形。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眼中,万物都是一物,圣人眼中,富贵贫贱皆是世人,天道轮回,万物有常。并非表面意义上的不仁,而是大仁,大仁方能无私,胸中有万物,方能对万物一视同仁,胸中有百姓,方能对百姓一视同仁。

无欲无求,无谓生死,并非看破红尘。

  • 人生来就有欲和求,在当今社会,目标和追求更是人人都有的,只是目标和追求并不容易实现,这个人或许是遭受了过大的打击,觉得目标和追求遥不可及,失去了对一切的信心。
  • 真正无欲无求的人,心外无物,心内万物,才能做到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无欲无求其实是一种执念,因为什么才这样,想必只有这个人才知道,应当放下执念,心平气和地思考,思考自己,思考身边的人和事。

作为大多数的普通人,我们应当有目标有追求。

信息爆炸的时代,接触了太多,见证了太多,容易乱花迷人眼,反而失了本心。不妨向内追求,追求自己的本心,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何才能达成目标,实现愿望?


泊雨渡风


很荣幸回答题主的问题。

我觉得这要分乐观和悲观两种情况。

乐观:一个人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考验,从最初追寻的权利也好,金钱也罢,最终回归到平淡,意识到其实简单的活着就挺好,那个时候人对人生就有一种豁达的态度,所以会有生死看淡之感,因为经历多了,你想要的就会越来越少,因为那些人明白,有所得就会有所付出,而往往选择都是不幸的,其实人生所有的不幸,都是源于选择的悲哀。

悲观:没什么经历的人,一碰壁就会发生如此感慨,其实他们并没有经历承受什么大风大浪,只是心里素质差,很多没啥特别经历的人往往会用一种表现来哄自己,看似豁达,其实比谁都纠结。



情感酵母


看透了一切的人是懒得叨叨的!还叨叨引起注意的都是迷途的大雁!再说,哪那么容易看透一切啊!这人现在的状态当是万念俱灰!应该是眼见了或者亲自遭遇了一些打击和不幸!

真正看透了生活的人,大概有两种,超然物外如庄子那样逍遥游去了!什么念头也没了!就是开心的不得了!懒得看懒得管懒得搭理你!可是我觉得,咱们凡人达不到圣贤的境界!

我们最多是这样的,那就是看透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因为我们必须走下去!人生路没有暂停键!所以凡人一切所谓看透通常会是逃避!


燕都醉客


  • 您好!很荣幸能够回答您的问题。您提出来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自称看透了一切,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生死看淡,你怎么看?”,我来试着作如下的分析:
  • 在我个人看来,这句话道出了两种对于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活出了两种人生。
  • 第一种:我们身边不乏很多已是暮年成功人士的例子,当他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目标,追求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便学会了用淡然看待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更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了大自然的人终究要回归“大自然”中去。
  • 第二种:之所以有这样认识的人,若非已是垂暮之年,源自于生活的挫败与折磨。自己也曾为目标奋斗过,但总是无法接近,在着追求的路上奔跑过,却不能坚持下来,也就觉得人生苦短,该学会放下的态度,极为平和的看待生命的价值。大家试想,若五柳先生初入仕途,就能官拜高位,我想能够看到《桃花源记》这样佳作就是奢望了。
  • 总之,个人觉得无论何种人生,都将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就该活出他的与众不同,即使结果不尽人意,我们也要为自己喝彩,因为我们这样的活过。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

轶暄暄的小视圈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无欲无求也是一种解脱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