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扶蘇為皇位繼承人?

綠嘉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扶蘇為皇位繼承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觀點如下。


秦始皇想長生不老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的故事,他當上中國歷史上的第1位皇帝之後。如果說天是老大,那麼他就是老二。他是整個天下最大的統治者,他想要一直統領整個天下,因此他想要長生不老。

但是我們知道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所以現在我們一直流傳著秦始皇派徐福等人出海去尋遊仙丹的故事。據說這還與日本的起源有關。

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想長生不老的人,一個想永遠統治自己帝國的人,怎麼會(在自己還年輕力壯的時候,後面確實立了扶蘇)立繼承人呢?如果立了繼承人,不就是承認自己會生老病死,不就是承認自己不能長生不老嗎?

扶蘇的身世

據一些古籍資料記載,傳說公子扶蘇的母親其實是楚國人。

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考慮了,楚國是被秦始皇滅了的,如果公子扶蘇的母親,對秦始皇懷有恨意的話,那麼他就有可能暗中教育自己的孩子。

因此我覺得秦始皇之所以在之前沒有立扶蘇為皇位繼承人,就是可能考慮到扶蘇的身世。

扶蘇的性格

在秦始皇的眼中扶蘇是一個過於仁慈的人。扶蘇的仁慈使得他在百姓心目中地位十分的高,我們從之後陳勝吳廣起義打著扶蘇的名號就可以看出來。

在扶蘇的性格方面,我覺得秦始皇不立扶蘇為皇位繼承人,可能有以下兩個小原因。

①他覺得扶蘇在百姓心目中地位十分的高,他佔有了民心,秦始皇忌憚他。因為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用嚴厲的刑法治國,必將會失去民心。

②秦始皇自己是一個殺伐果斷的人,他覺得扶蘇過於的仁慈不太適合當一個皇帝。

時間上面

以上幾點的內容都是在秦始皇年輕力勝的前提下的。其實秦始皇最後就是立了扶蘇為太子,只不過他的遺詔被趙高給篡改了。

之前秦始皇沒有立扶蘇為太子,可能是由於扶蘇的資歷還欠佳,他想要讓扶蘇再去歷練。因此他佩服蘇軾鎮守邊疆,可是沒想到自己突然就死了。這才讓整個大秦帝國落入了胡亥的手中。


以上便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觀點。歡迎大家提意見。


奉旨說史


我是品讀歷史者,我來回答。

首先明確的告訴你答案:秦始皇就是立扶蘇為皇位繼承人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秦始皇這次出巡,本來是打算隨行官員只帶左丞相李斯,但是其子胡亥也要隨從,秦始皇也應允了。十月,秦始皇一行從咸陽出發巡行江南,一路上,秦始皇有云夢,登廬山,過會稽,遊興正濃,因此並沒有感覺到陰冷潮溼的江南天氣,給他的身體有什麼不良影響,然後他們渡江北上,至瑯玡,閆海濱尋仙求藥,在海上捕殺大魚,秦始皇非但沒有求得長生不死之藥,而且海風的侵襲,使得秦始皇因長期巡行而下降的體質,已無法抵禦病魔。當車駕到沙丘平臺時,秦始皇已經病入膏肓,只好在沙丘宮住下來,不久病死於沙丘宮。

據記載,秦始皇在病危期間曾命中車府令趙高寫遺詔給扶蘇,遺詔內容是讓扶蘇把兵權交給蒙恬,趕快回咸陽主持喪事並繼承皇位。當時遺詔已經封號,但是還沒來得及送出去遺詔便落入趙高、李斯手中。

面對秦始皇的突然死亡,趙高、李斯決定密不發喪,知道秦始皇死訊的只有胡亥、趙高、李斯及秦始皇身邊的幾個宦官,為不引起人們的懷疑,李斯等人決定將秦始皇屍體放在轀輬車中運至咸陽。

另一方面,中車府的趙高則利用這一時機,勾結李斯,篡改遺詔,立胡亥為太子,並以“為人子不孝、為人臣不忠”的罪名賜死扶蘇。

不久,皇帝車駕回到咸陽,李斯等先宣讀改過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然後胡亥與太子身份主持秦始皇的葬禮,並繼皇位,是為秦二世。

那麼,秦始皇病亡沙丘時,扶蘇人在何處?又幹什麼呢?

扶蘇此時正和蒙恬在邊境戍守,假詔書中斥責扶蘇與蒙恬守衛邊境十幾年,非但未立戰功,反而屢次上書,肆意非議朝政,並逼二人自殺。扶蘇接到假詔書後,心中自然明白,這絕非父親旨意,定是朝中發生鉅變。蒙恬主外事,蒙毅則為內謀,是秦始皇在朝中最為信賴的一文一武,在咸陽時,蒙恬出則陪同始皇同乘一車,居內則侍從秦始皇跟前,自己守衛邊疆幾十年,守衛30萬精兵,秦始皇從未懷疑過,為何此時突然下詔書賜死?

蒙恬苦勸扶蘇不要輕生,但扶蘇為人仁義。

但此時的仁義看起來像是迂腐,他不願背禮,說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隨後自殺於上郡軍中。

為什麼趙高勾結李斯篡改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傳假詔書賜死扶蘇,李斯同意並參與了呢?

《史記—秦始皇本紀》裡有明確的記載。這還得從秦始皇發動的“焚書坑儒”說起,扶蘇為人善良,看秦始皇坑殺了那麼多人,於心不忍,便勸父皇說這些術士都是讀孔子的,都是知識分子,國家棟梁,不能濫殺。

結果此番進言若怒了秦始皇,便把扶蘇派到北方邊境和蒙恬一起守邊境,抵抗匈奴去了。

這和李斯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焚書坑儒”事件的行動最大推手正是李斯。

李斯認為:由於時代的變化,五帝三代的治國辦法也不同,三代時期的做法,並不值得效法,那時候諸侯並列,互相爭奪,現在天下統一,情況完全不同,不必效法古代,以古非今,攪亂民心,對於造謠惑眾,不利於統一天下的言行,必須禁止,否則將會影響政局的穩定,有損於皇帝的權威。

最後他又把這一切都歸罪為讀書的緣故,建議秦始皇下令焚書。

在這件事上,秦始皇就是李斯的護身符,現在秦始皇病亡,護身符沒了,如果扶蘇作為新皇上位,必定會反對自己,相位難保不說,還有可能被誅殺。

李斯深知自己的處境,為了保相位更為了保命,與趙高篡改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害死了扶蘇。

謝謝閱讀!


品讀歷史者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扶蘇為皇位繼承人?關於這個問題,王皓沐查了史料,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正史: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司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書已封,在中車府令趙高行符璽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喪。棺載轀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官者輒從轀涼車中可奏其事。獨子胡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1)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

——《史記》本紀第六-秦始皇本紀

關於這段歷史,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院長,前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許嘉璐是這樣翻譯的:

到平原津始皇病重。始皇討厭談到死,群臣沒人敢說死的事。皇上病情日益加重,就寫了封加蓋璽印的詔書給公司扶蘇道:“回來參加喪事,在咸陽下葬。”詔書已封好,放在掌管符璽的中車府令趙高那裡,沒有交給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在沙丘平臺去世。丞相李斯因為皇上在外面去世,恐怕各公子及國內發生變故,就隱瞞消息,不發喪。棺材放在轀涼車中,由始皇生前寵愛的宦官陪乘,每到一處,皇上進餐,及百官奏事依然如故。宦官就在轀涼車中批准他們的報告。只有皇子胡亥、趙高及始皇所寵愛的宦官五六個人知道始皇已死。趙高以前曾教胡亥書法及法律條例等事,胡亥自己很寵愛他。趙高於是與公子胡亥、丞相李斯密謀拆開(1)始皇所封賜給公子扶蘇的詔書,而詐稱丞相李斯在沙丘受始皇遺詔,立皇子胡亥為太子。

注(1)“……陰謀破去……”中的破去,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在弘豐的史記白話全譯中理解為毀掉。

綜上所述:依據《史記》的觀點,問題的答案就顯而易見了:

一、始皇打算立扶蘇太子,並下了詔書;

二、扶蘇性格偏軟弱,在朝中根基不深;

三、詔書這一事件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

四、是李斯和趙高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

我是王皓沐,希望大家都能以史為鏡,反射生活,提升智慧。


王皓沐講歷史


秦始皇是歷史上很不一樣的一個皇帝。除了他統一了全國以外,他還有幾個讓人想不明白的事情:

一是沒有立皇后;二是陵墓不確定;三是已知認為是他陵墓的朝向是東方;四是死亡之謎;五是不立太子。

今天我們就說說他為何不立太子。我認為秦始皇不立太子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是他認為自己不會死。這一點大夥不要覺得可笑。雖然秦始皇登基時就想好了秦國將從一世延續到萬世,但就如他相信秦王朝能有萬世一樣,他也認為自己不會死。

一方面是他認為自己是天之選民,才能最終統一全國。另一方面,他身邊有無數的方士跟他說他不會死,說多了,大家都相信了。

第二個原因,是他不想死。立太子,就會有一群人聚集在太子身邊,想方設法讓他早死。

第三個原因,是他不想兒子們因為爭儲而互相殘殺。這樣的事情在戰國時期比比皆是。

第四個原因,是秦國需要公子扶蘇戌守邊疆。如果立扶蘇為太子,扶蘇、蒙恬都將回來,邊疆缺人。

第五個原因,是秦始皇不想這麼早立太子。他確實想立扶蘇,扶蘇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為人仁,有政治遠見,是秦國最好的接班人。但扶蘇經常勸諫其父親,觸怒秦始皇,於是被派到上郡監督軍隊,協助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匈奴。一方面讓他能成長,一方面讓他能立下軍功,獲取更多政治資本。

最後要說明的就是,秦始皇其實是立了公子扶蘇的。他是在巡遊途中病逝的,死前詔令扶蘇即位。是中車府令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蘇登基後,對他們不利,於是矯詔以始皇身份立胡亥為二世,同時賜死了扶蘇。

所以,其實我們不必惋惜公子扶蘇沒有成為二世,要惋惜的是以秦始皇如此優秀的人物,居然也看不透趙高這個人。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58147743414779359"} --}

知行史話


秦始皇不是不立扶蘇為太子,而是對自己太過自信了,他沒想到自己會死在南巡的路上,更沒想到李斯和趙高會篡改遺詔,改立胡亥為太子並繼承皇位,那為什麼秦始皇不早點立扶蘇為太子呢?原因很簡單,這是對扶蘇的保護。秦始皇不想讓扶蘇過早的亂入到朝堂的紛爭中來,因為當時的秦朝以法治天下,而扶蘇崇尚得是儒家的文化,這樣的政治理念,如果過早的立扶蘇為太子,勢必導致他和扶蘇政治上的矛盾,這種矛盾在當時是無法調和的,這是兩種文化,無法在短時間內融合在一起,所以把扶蘇派往北疆,遠離朝堂。

那秦始皇會不會想立胡亥為太子呢?我想秦始皇沒有這個想法,俗話說,知子莫若父,胡亥是個什麼樣子,秦始皇心裡清楚的很,把胡亥帶在身邊,說的不好聽點就是替扶蘇擋槍的。

看看扶蘇的老師是誰?蒙恬,蒙家世代為秦朝的軍事世家,蒙恬更是手握重兵,在秦始皇看來,有蒙恬支撐的扶蘇就算碰到些許麻煩,還是能夠順利解決的,

而胡亥的老師是當時的趙高,再古代,宦官的地位是很低下的,如果秦始皇真的有心栽培胡亥就不可能讓他拜趙高為師了。

但是,秦始皇沒有想到自己去世的這麼早,更沒想到李斯和趙高會背叛自己。而扶蘇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在趙高和李斯矯詔下選擇了自殺。而秦朝在胡亥的折騰下沒幾年就滅亡了!


清石茶館


您好,我來探討一下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扶蘇為皇位繼承人? 這個問題,其實史書上對這段歷史的記載雖然不算含糊的,但是個人覺得指向性有些強。秦始皇並沒有直接立遺詔來安排扶蘇繼位,但是也沒有說是讓胡亥繼位。那如果說秦始皇心目中的繼承人是誰?我認為是扶蘇,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看看秦始皇舔犢的一面。

究竟是失望至極還是恨鐵不成鋼

史籍對扶蘇的記載是正面的,當然記載這段歷史的《史記》是西漢時期寫的,我們不知道司馬遷有沒有為漢室正名的個人因素在,畢竟漢朝作為第一個平民起義的存在,司馬遷又是漢臣,我們先姑且相信司馬遷記載的是客觀事實,在司馬遷的記載中扶蘇是一個非常重視儒生的人,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許多次的阻撓秦始皇,《史記》中刻畫的秦始皇的形象是殘暴、弒殺、獨裁的,但是細細想想,不論秦始皇是為了什麼焚書坑儒,但最終目的一定是為了穩固秦皇朝的統治,而扶蘇卻處處的阻撓,這對於霸主秦始皇而言,肯定對扶蘇是不滿意的,甚至可能在深夜惋惜扶蘇不懂他的雄霸和用意,最終扶蘇被秦始皇流放到了北方,表明上看這是對扶蘇失望徹底,讓扶蘇消失在自己眼前,但是秦始皇的兄弟成蛟,如果真是如史書記載,那秦始皇可能直接幹掉了扶蘇,假如秦始皇真的那麼殘暴,那能夠保持這份舔犢之情,沒有幹掉扶蘇,那更加顯得那麼的可貴了。

再看秦始皇送扶蘇去的地方,送去的是大將蒙恬部隊,而且還是去監督軍務的,一個雄主如果真的是厭惡扶蘇,怎麼可能把扶蘇往部隊送?不怕他和下面的將領合謀起事嗎?所以秦始皇對扶蘇並不是失望徹底,最多恨鐵不成鋼覺得扶蘇太拖泥帶水,但絕對沒有放棄扶蘇,甚至可能父子自己有了某種默契,所以讓扶蘇去部隊歷練,史書記載扶蘇也確實很爭氣,很快就在部隊中穩住。

秦始皇去世前的端倪說明他是要立扶蘇的

《史記》記載: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書已封,在中車府令趙高行符璽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了沙丘(河北廣宗),史書的記載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看出兩點,一是秦始皇沒有忘記扶蘇,生病的人是最脆弱的,秦始皇在最脆弱的時候想到的是扶蘇;二是秦始皇是傳玉璽來安排繼承人,沒有直接的立遺詔傳位。但我們可以根據其中的記載看出秦始皇是要立扶蘇的,秦始皇將傳國玉璽交給扶蘇就說明了這點,要知道古時候傳國玉璽代表的意義是極為重大的,秦始皇出遊隨身攜帶,就說明玉璽的重要性。所以按史書記載我們並不難想到秦始皇的目的。

扶蘇有沒有治國之才

扶蘇是有治國之才的,不僅僅是史書對他的評價,我們可以看他的行事,先是去救儒生,在文壇獲得一定的名譽,多次的勸阻秦始皇,表現仁義,民間對他的期望肯定也很高,而他進入蒙恬的部隊後迅速取得了軍隊的之前,這說明了他的人格魅力極強。胡亥繼位後要賜死蒙恬和扶蘇,蒙恬就說了:

很明顯蒙恬看出了什麼想要阻止扶蘇,但最終扶蘇選擇了自殺,這件事我們無需在多做分析,但可以看出來的是蒙恬擁有幾十萬部隊,按我們現在的猜測秦朝應該是有七、八十萬部隊,所以蒙恬擁有的是全國很大一部分的部隊,而這些部隊是都支持扶蘇的,只要扶蘇願意,他們就能“上京勤王”,雖然有互擁取暖的成分在,但也看的出扶蘇在部隊取得的影響力,也許這正是秦始皇安排他去部隊的初衷,所以扶蘇的治理能力是有的。

結語

我們不知道司馬遷是如何能夠知道蒙恬和扶蘇在軍中對話的,我們也不知道司馬遷怎麼知道秦始皇以玉璽為詔給扶蘇傳位,而且還沒有發出去這樣的事的,但是即便把所有的細節去掉,扶蘇去部隊歷練的事情應該是可以很清楚的被人們廣為知曉的。至於秦始皇最終對扶蘇是怎麼看的,到底有沒有想法改傳胡亥也就不得而知了,畢竟當時無論陳勝還是劉邦起義在那個年代看都是不符合正統的,是謀反,而以公子扶蘇的名義來起義名頭上更加的能讓百姓接受,而司馬遷作為漢室的一員,有沒有因此而過濾什麼很難說,不過以個人而言,我更認為秦始皇更疼愛扶蘇,安排他去部隊歷練,甚至是讓軍隊保護他平穩繼位。可惜扶蘇太過拘泥於小節,最終浪費了秦始皇的苦心安排,自殺而亡。


歷史風物誌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秦始皇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將扶蘇立為了太子。秦始皇死後,秦帝國卻是由殘暴寡情的秦二世統治。秦二世主政後僅三年,便葬送了幾代秦王嘔心瀝血建立的統一王朝。世人皆感嘆秦帝國的曇花一現,甚至於惋惜秦帝國的命短。

扶蘇的性格比較軟弱。對於始皇帝這樣的千古一帝。不喜歡扶蘇的這種性格。在最後為了鍛鍊扶蘇的性格。焚書坑儒後讓去北疆鍛鍊。始皇帝死的太突然,趙高夥同李斯篡改詔書,留下了秦二世而亡。

秦帝國的滅亡確實與秦二世胡亥的胡作非為分不開。這一切的禍端其實是秦始皇沒有早早冊封太子造成的。秦始皇掃滅六國後,一直忙於各處巡遊。一是考察各地風土民情,二是到處宣揚功德,三是尋找長生不老之術。所以,秦始皇就沒有在王儲問題上多做考慮,這也為後來胡亥陰謀篡位,進而斷送大秦帝國埋下禍根。

第五次東巡途中,遺詔是傳位公子扶蘇,並且讓人通知扶蘇馬上回咸陽繼位登基,只是被趙高,李斯等人篡改遺詔,改立胡亥為王。扶蘇的為政思想和秦始皇不同,他覺得應該與民休息,並減輕徭役。這些觀點秦始皇雖不同意,但秦始皇知道扶蘇賢能,就是要傳位給扶蘇。可是傳位給扶蘇嚴重影響了李斯的地位,再加上宦官趙高想奪權,故而改遺詔,立胡亥。總的來說,秦始皇看人很準。可惜他死的太突然,給了趙高等人機會。

在第五次巡遊全國之前,秦始皇就把公子扶蘇送到了蒙恬的軍中做參將。此舉看似是貶謫,實際上卻是對扶蘇的一種歷練。大將蒙恬可是當時大秦帝國最優秀的將領,其麾下也是久經沙場的長城軍團。但是讓秦始皇本人始料不及的是,他自己會在第五次巡遊全國時病倒,而且是一病不起。自負的秦始皇認為沒有人敢忤逆他的旨意,趙高密謀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旨意該立了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為新帝,同時命令大將蒙恬和公子扶蘇自盡。真正不敢忤逆秦始皇旨意的不是趙高,而是扶蘇和蒙恬,手握重兵的二人真的就自殺了。

在歷史上,對扶蘇的評價是非常好的,如果在秦始皇之後,扶蘇執政,秦朝不會那麼快滅亡。扶蘇剛毅勇敢,為人有誠信,寬厚,有政治主見,深得民心。

不少後人紛紛評論:“如果秦始皇死後不是胡亥繼位,而是扶蘇繼位,也許秦帝國就不會二世而亡了。”

《扶蘇》



農民詩人曹玉輝


秦始皇沒有確立扶蘇繼承人的地位確實是秦始皇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犯下了一個巨大錯誤。

由於執政理念不合,秦始皇嬴政和公子扶蘇二人的關係並不和諧。可能公子扶蘇各方面能力沒有達到秦始皇的理想要求,但是秦始皇本意是把扶蘇當做大秦帝國繼承人來培養的。

在第五次巡遊全國之前,秦始皇就把公子扶蘇送到了蒙恬的軍中做參將。此舉看似是貶謫,實際上卻是對扶蘇的一種歷練。大將蒙恬可是當時大秦帝國最優秀的將領,其麾下也是久經沙場的長城軍團。




但是讓秦始皇本人始料不及的是,他自己會在第五次巡遊全國時病倒,而且是一病不起。自負的秦始皇認為沒有人敢忤逆他的旨意,於是在臨死之前讓趙高擬旨讓公子扶蘇繼承帝位。


這恰恰給了野心家趙高可乘之機,趙高密謀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旨意該立了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為新帝,同時命令大將蒙恬和公子扶蘇自盡。真正不敢忤逆秦始皇旨意的不是趙高,而是扶蘇和蒙恬,手握重兵的二人真的就自殺了。


由此可見,秦始皇並不是不想把皇位傳給大兒子扶蘇,而是造化弄人,秦始皇嬴政不到五十歲就駕崩了,大秦帝國也錯過了平穩度過權力的機會。


亙古懷念說史


關於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國為什麼在短短十幾年裡就土崩瓦解,有人認為秦始皇沒有早立皇長子扶蘇為太子是迅速滅亡的原因之一。正因為沒有早立皇長子扶蘇為太子,才讓趙高迎立胡亥為皇帝有了可乘之機,最終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而關於秦始皇為什麼不立皇長子扶蘇的太子的理由,自古以來就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那麼,在有著早立太子傳統的秦國,秦始皇為什麼不立皇長子扶蘇的太子呢?原因其實很簡單,總結一下,大致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皇長子扶蘇過於仁慈

在完成秦朝統一大業的秦始皇眼裡,皇長子扶蘇確實可以算是自己23個兒子中最優秀的一個。但扶蘇生性過於仁慈,與秦始皇嚴刑峻法、喜好大肆殺戮的性格完全相反,如果在這樣一個奉行法家思想的大帝國裡,立扶蘇為太子的話,確實是一件需要好好考慮的事情。所以,才導致了秦始皇遲遲沒有立太子。

二、扶蘇一直處於繼承人的培養階段

其實,皇長子扶蘇雖然一直沒有被立為太子,但是秦始皇一直把扶蘇當做帝國的繼承人來培養。即使因為秦始皇大肆殺害儒生、術士,扶蘇堅決反對而惹怒的秦始皇,父子倆的關係由此降到冰點。然而,秦始皇依舊沒有放棄對扶蘇的培養,作為懲罰,秦始皇便將扶蘇派到大將軍蒙恬身邊,名義上是監督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匈奴,實則是有意鍛鍊扶蘇。按秦始皇所想:扶蘇既可以得到鍛鍊,又可以和手握30萬大軍的蒙恬搞好關係,並將其發展為支持扶蘇的一派,為將來繼承皇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扶蘇還在太子的培養階段,秦始皇就不幸逝世

皇長子扶蘇被秦始皇派到蒙恬那裡好好鍛鍊後,僅僅過了兩年,秦始皇就在巡遊的途中不幸逝世。還沒來得及立太子,換句話說,也就是秦始皇還沒有把扶蘇培養成自己心目中的繼承人的時候,秦始皇就突然逝世,享年只有49歲。

秦始皇這一突然逝世,徹底影響了大秦帝國的命運,緊接著的是:趙高篡改遺詔,胡亥繼承了皇位;扶蘇自殺,蒙恬兄弟自殺;農民起義不斷,最終大秦帝國就此滅亡。


古今歷史觀文


首先我們從歷史背景來分析。春秋戰國時期,文化思想的碰撞,誕生了很多很多優秀的文化。百家爭鳴的背後是百國爭霸。秦朝從秦孝公開始,重用法家思想,幾代國君的努力,從來沒有改變過。所以秦朝完成了中國首個大統一王朝。而當時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那個戰亂的年代。還有很多六國餘孽。皇帝希望他的後代中出現一個剛毅果斷的後代。以保證秦王朝的傳承。當時的扶蘇喜歡的儒家。大儒淳于越是扶蘇的老師。

其次,和扶蘇關係好的蒙家。因為軍權。家族的重大實力在北疆。咸陽的三公九卿和扶蘇的關係都不太好,盟友比較少。

再次,扶蘇母親早早的去世,宮中沒有為扶蘇說話的人,而它的競爭者胡亥的老師趙高是中車府令(位卑權重)。

最後,扶蘇的性格比較軟弱。對於始皇帝這樣的千古一帝。不喜歡扶蘇的這種性格。在最後為了鍛鍊扶蘇的性格。焚書坑儒後讓去北疆鍛鍊。(還是很看好公子扶蘇的)但是日始皇帝死的太突然。趙高夥同李斯篡改詔書。留下了秦二世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