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老輩子養四五個孩子沒問題,現在養一個都累死了,得花不少錢?

寶黛釵鳳璉平尤


以前是放養式教育,沒有各種補習班,沒有玩具,沒有尿不溼,沒有保姆,都是自己解決,不需要自己花錢,能吃飽飯就不錯了。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解決了溫飽問題後,人們就會有更高層次的追求,現在社會教育都是精英教育,每個家長都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各種課外補習班,游泳卡,音樂班,武術班,舞蹈班,眼花繚亂,孩子出生錢各種胎教,醫院各種四維檢查,基因檢查,出生時月嫂特護,寶寶奶粉營養品,尿不溼,玩具,總之衣食住行都投入了很大精力和財力,因此,現在人感覺養一個孩子比以前四五個孩子還難。這是草根教育到精英教育的一個升級,一份價錢一份收穫!


俠客行世界


看了幾個網友回答,感覺沒談到點子上。我就是那個年代的孩子,我家六個孩子,還不算多我們班級同學有八個的,也都養大成人。我們那個年代一般都是單職工,我家八口人就父親上班,人均生活費10元左右,雙職工人均20元,所以我們那個年代城鎮居民雙職工就是富裕家庭。那為什麼單職工能養活這麼多孩子呢?關鍵就是國家暗補,比如教育、糧油、肉蛋、醫療、住房等都是國家承擔或大部分承擔,國家對困難職工還有困難補助,所以那個年代困難的吃不飽但餓不死,雙職工家有錢可以買議價商品(價格高),我78年考學的,學校沒學費,生活費(吃飯)12塊定餐,自己拿9塊學校給補貼3快,家裡每月給我15元,扣除日用品支出,每學期還剩幾塊錢。我們小時候一件衣服都是穿幾年,小孩的撿大孩的穿,過年能吃四天細糧,初五開始恢復苞米麵大餅子,這就是那個年代的生活。

現在的生活水準高的不可思議,國家也把暗補轉換成明補,工資看著很高,扣完剩不多少,但是我們活的質量高了,你不可能讓你的孩子過我那個年代生活,所以也不能生太多孩子。


老石27636


這個問題我可以用自己的親身體會來回答。我媽生了我們姐妹四個,我是最小的一個,從小到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姐妹們一塊打鬧,一塊幹活,印象中父母的參與度很低。我年齡小,父母農活忙,就讓大姐看著我,她比我大不了幾歲。聽說有個夏天,小姨來我家串門,發現大姐在灣裡抓魚,我在門外天井裡抓著雞糞往嘴裡放。當然這些我都忘了,但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我吃過家裡場院裡的土,現在我都很清晰的記著那個味道,真噎人啊。我還吃過西瓜皮,陷進過鄰居家的旱廁,想想都是一把辛酸淚啊!現在我有了閨女,開始有我媽幫我還覺不出什麼,後來孩子漸漸大了,看著別人都給孩子報這班那班,我心裡著急,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舞蹈,繪畫,武術,樂器,圍棋,象棋等等好多,這些我都沒接觸過。想著孩子可不能跟我一樣沒有一技之長,我領著孩子上了這個試聽課又上另一個體驗課。孩子報班上課了,下課後還得練吧,剛開始新鮮,孩子願意,時間一長孩子不幹了,嫌累。我也嫌累啊,天天苦口婆心地開導孩子,哄著嚇唬著,軟硬兼施。嘿,人家不吃我這一套。所以,家裡天天是雞飛狗跳的,我也成了孩子嘴裡的壞媽媽。孩子上了小學,有了課後作業,就更難了。並且,我發現現在孩子都太精了,我跟我家閨女比起來,我小時候那就是個木頭,把我放在哪就在哪,沒人管我一會就睡著了。我閨女可不行,什麼事都瞞不過她的眼睛,看她在那老實待著玩,我的一舉一動她全都能掌握。我閨女還是個話癆,看到什麼問什麼,有些問題我都沒法回答。經常被她一連串的為什麼問下來,我頭疼的只能說,等你長大就知道了。孩子小飯桌阿姨買了些書讓孩子挑選作為禮物,別的孩子挑的都是些大雁為什麼往南飛之類的書,我孩子挑的是人為什麼會死。唉,好好的繪本故事看著多好,她非得看三毛寫的散文,也不知道有什麼感悟。諸如之類,等等等等,作為一個非學霸媽媽,身上的擔子真的很重啊。


我的漫漫路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1.我媽家兄弟姐妹四個,我媽經常就給我說,那時候只要吃飽,穿暖,有地方住就行,上學家裡有條件就上,沒條件就給家裡幹活,照顧小的,到合適的年齡就相親結婚。所以父母文化水平都很低。父輩都是農民,花錢的地方就沒有多少,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活,但他們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比自己強,不要那麼辛苦在田地裡幹農活。

2.我現在初為人母,從懷孕就開始吃各種補品,每個月產檢,到生產,坐月子,給寶寶買衣服,奶粉,尿不溼等等,這些都要花錢,現在一歲了,花了不少錢,所以養一個開銷都不少。將來還有上學,醫療,住房,那不知道要花多少!

3.現在社會發展好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農村土地都承包了,農民也沒有地種了,菜啊,什麼的都要去買著吃。小孩子現在上學,還要上補習班,興趣班,都要花錢。所以壓力就大了,養一個都有點壓力。但是,現在國家開放二胎,家裡有條件,經濟允許,還是可以考慮給國家做貢獻。😄





樂樂媽媽故事


老一輩那會兒每家幾乎都一樣,四五個甚至七八個,但是那時候大家對孩子的注意力幾乎沒有啊,給點吃的能養活就行,我婆婆生了總共生了八個孩子,夭折了三個,存活五個。我問她當時傷心不,她說,哪有時間傷心那,天天那麼多活要幹,想不起來傷心了。生了那麼多娃,她回憶好像都沒怎麼做過月子。現在呢,一家就一個,最多兩個,幾輩人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再加上社會的發展,我們對養孩子的要求,不只是養活他而是要養好他,各種素質教育,各種輔導班,大家都要上,那咱家就不能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呀,所以社會環境給我們提供了條件,我們自己給自己提出了要求,親戚鄰居給了我們壓力,所以我們必須舉三代之力把這根獨苗給培養好。感受自然會不一樣,我婆婆經常會說,帶這一個娃,比我帶四五個都累。這其實也不是壞事,是時代發展的證明,想想我們的累比起上一輩缺吃少喝還要生一大堆孩子還是要幸福很多的吧,加油!



雨滴年


大家好:我是綠茶碎碎念

首先我是70後,我姥姥有9個孩子,以至於我有5個舅舅、3個姨。

記得小時候大家都很窮,衣服基本上是大的傳小的,穿著補丁衣服上街也沒有人笑話。

至於吃的那就更簡單了,有時候一碗玉米糊糊加少許鹹菜就是一頓飯,稍微大點的孩子還得讓著妹妹或者弟弟。

即使窮,舅和姨們也上學了,大多唸到初中的樣子,我媽因為要帶弟弟和妹妹只念了小學課程,到現在還耿耿於懷。

現在養一個孩子都累的要命,大多家長哀怨。

孩子從出生就開始花錢,舉例:出生時的月嫂,條件好的會住月子會所,長大一點要幼兒教育,(不要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使小朋友失去了童年的快樂。

再大一點,各種電子設備都備齊,補課不能少,這個開銷大。

如果選擇私立學校開銷更大,我女兒高中讀的楓葉國際學校,每年10萬+,最後以不願意出國為理由,留在了國內。

現在養一個孩子累人、累心,還費腦子。大家有同感嗎?



綠茶碎碎念


老輩人家裡孩子的確比較多,以我媽媽為例,她有8個兄弟姐妹,常常是大的帶小的,她上小學的時候是揹著弟弟去的,老師在上面講課,她弟弟在下面玩鉛筆。這種情況在當時也很常見。

我母親出生在五幾年,她小時候的那個時代最需要解決的就是溫飽問題,我姥爺每天去生產隊幹活換工分,才能換吃的,孩子能吃飽就不錯了。

到了我這一代,我姐弟兩個人,家是豫東村裡的,吃喝不愁了,但是父母文化水平有限,又忙於農活,基本沒時間關心我們的學習,頂多是鼓勵一句:好好學啊!

現在,我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城市,生了兩個孩子,每天都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到孩子身上,也感覺到養孩子不易。

1、關心孩子的精神世界

不用再擔心孩子吃不吃得飽,我們現在擔心的是孩子的營養是否均衡,孩子是否開心幸福,溫飽你給她飯就行了,開心幸福是需要你言傳身教的,是需要交流以及瞭解孩子每天的心理情況的,更不易。

2、輔導作業

提到孩子,輔導作業是繞不開的話題。記得小時候我爸媽沒有管過我作業,也很少簽字。

現在不同了,我每天都需要給孩子檢查作業,輔導孩子作業,按要求在作業本上簽字,搞不好還會發生雞飛狗跳的場面。

還看到了一句話,你的孩子你都不認真輔導,老師管幾十個孩子怎麼會有精力?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變成這樣了。輔導作業,嚴重影響親子和諧,讓家長疲憊不堪。

3.期望過高

我這麼高的智商怎麼會生出這邊笨的孩子?有些家長會發出這樣的感嘆。我一個朋友,一年級時孩子經常墊底,她說她出去都不好意思說孩子爸爸是博士。

為什麼會這樣?無非是我們期望太高,希望孩子出類拔萃,希望孩子不同凡響,但孩子成長都有一個過程,他可能還沒開竅,但在家長看來可能有點格格不入,如此就會自己心裡不舒服。

還有一部分家長希望孩子多才多藝,報了好多個課外班,舞蹈樂器書法英語等一個都不落下,花費大量的金錢不說,自己也忙於各種接送,忙於定孩子的進度,身心疲憊。

報輔導無可厚非,關鍵是孩子喜歡,每個孩子潛力不一樣不一定別人報了你就報,攀比沒有任何意義,孩子家長都累。

3.爸爸的缺失

還有一部分媽媽,可能會覺得非常累,是因為孩子爸爸沒有參與到育兒過程中,全職媽媽看著沒上班,實則不輕鬆,接送、做飯、打掃衛生、輔導作業,一整天都閒不下來,比上班還累。

▹我是一位兩個孩子的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和趣事,做學習型的媽媽,和孩子一起成長,歡迎關注趣說小學生,一起交流。


趣說小學生


對這個問題我談談我的看法,過去父母養孩子怎麼會不累呢?過去在農村大人要出工,掙工分,大人在地裡頭幹活,孩子就在地頭上玩,天熱的時候找個樹涼,現在的孩子行嗎?過去的孩子,過年才買新衣服,現在行嗎?過去孩子吃什麼。現在孩子吃的是什麼?作為農村的婦女那更不容易,白天出工勞動,晚上在家做針線活,那時候是沒有電的,都是點著煤油燈在做。全家人穿的衣服大多都是自己做的,不是不買,而是條件不允許,省錢省手工,如果孩子多的父母更辛苦,勞累一天,也沒什麼好吃的,一般不過年是吃不上肉的,所以那時候的孩子都盼著過年,吃頓餃子,穿新衣服。勞力多的人家盼著過年分紅,孩子多勞力少的人家,父母勞動一年還得拿錢。過去的孩子自理能力,生存能力都比現在的好,七八歲就能刷鍋做飯,帶弟弟妹妹了,餓了沒有零食,上樹摘棗,野地裡找野葡萄,墳地裡找枸杞,黃豆 地裡逮旅居,逮螞蚱。過去的孩子不用教給他,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那個都知道,現在孩子上五年級了,他能否掌握熟練。 現在孩子難養是因為現在的條件好了,標準要求高了,孩子所學的課程也深了,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沒有文化知識不能維持你的生活了,現在人類在向是人工智能時代邁進, 教育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所以說現在的孩子不好帶了,孩子多了養不起,孩子從一出生就要花錢,奶粉、尿不溼、再大點幼兒園都要花錢,上小學後就是各種特長班,補習班,都要花錢,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再以後初中高中,大學花錢更多,現在孩子的條件比過去的孩子好多了,養孩子家長什麼時候都是受累,但是時代不同了,條件不一樣了,要求也不一樣了,你沒有在父母那年代呆過,所以你感覺過去的孩子好養,現在的孩子不好養。


時代的荒唐


那時候一年學費書本費兩塊錢,拾雞糞、撿麥穗算勤工儉學。發筆橡皮的。衣服是老大穿小了給老二,然後給老三,破洞再補。基本上過年買幾斤肉,花個五六塊。全家擠一副炕上,有可能哥倆 姐倆蓋一張被子。都窮。一毛錢都有很多用處


拒絕假醜惡


如果你願意過粗茶淡飯,一套衣服穿十幾年,每天下班還得去揀柴火回來做飯,一家大小都擠在十多平米的房子,晚上點盞煤油燈在納鞋底做鞋,過年才能吃一頓肉,上班再遠也是步行,有輛自行車就比現在開輛寶馬還牛,家裡有個小鬧鐘就感覺良好,戴塊手錶就比現在的土豪還要神氣。大孩子的衣服一直穿到老三老四一直穿到老七老八,孩子們放學回來還要去餵豬放牛,挑水澆菜,如果你能做到,別說生養四五個,七八個都不成問題,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養一個都困難。說別的無非是引人噴一氣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